什么是禅,不论了解还是不了解,都要活在现实的世界里,涅槃要在生死中去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并不是烦恼之外另有菩提,生死之外另有涅槃,而是菩提就在烦恼之中,涅槃就在生死之间,迷时为生死烦恼,悟时即菩提涅槃。就像黑夜和白天,就在转换的那一刹那。而生命的真谛,也许就是一瞬间的体验和认知!
禅宗认为:人是痛苦的。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现实中,无人能够超然脱俗,不食人间烟火。这一点又符合禅宗的思想,吃饭、劳动都是禅!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自己来自哪里---父母的一颗受精卵,但是仍然不清楚,我们将到哪里去?而那些知道这个答案的人,已经永远的离开了这个现实的世界!既然无法探究我们的未来世界,不如好好珍惜现在,感恩自然给与我们的山山水水、白云蓝天,感恩社会给与我们的酸甜苦辣、爱恨情愁。
人生是现场直播,无法暂停和回放,但能不能有个时间点,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思考一下人生?这一点很佩服我们的老祖宗,始于汉代的丁忧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考时间点。明朝的张居正因提前结束丁忧,而夺情;同时期的徐光启却因丁忧而错过与利玛窦共同翻译全部的《几何原本》。不论官职多高,从得知父母去世开始,卸掉官职,回到祖籍,给逝世的父母守孝3年。在此期间,停职留薪,过后官复原职。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离世时,作为子女自是伤心难过,但之后,能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做事原则、为人准则,甚至更多的其他问题。这个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更能体会到生命的真正意义,修正、优化人生的方向!
无论从孝敬父母角度,还是自身思考角度,当父母一方离世时,都应该采取现代化的丁忧制度,不必三年,至少要1个月吧。尤其,现在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父母仍然生活在乡下的,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