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缘何再一次访俄反华?


  据日媒报道,俄罗斯与日本两国政府正在协调,拟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俄日程定在4月27、28日前后。有方案提出,安倍此次访问的地点包括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和总统普京的故乡圣彼得堡。

  据悉,双方将就去年12月首脑会谈时商定启动谈判的北方四岛共同经济活动进行协商,还将确认为缔结包括领土问题的和平条约抱有“真挚的决心”。

  安倍在这个时候选择访俄,并且详尽周到地安排了一个访问的地点和行程,安倍政府尽力讨普京之欢愉心态纤毫毕现。

  在对待北方四岛的主权问题上,安倍政府一再选择了妥协退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对待同样涉及主权问题的钓鱼岛问题上,安倍政府的态度非常蛮横,大有欲强行霸占本属中国领土的钓鱼岛而后快之状。

  笔者认为,安倍政府在对待中国和俄罗斯态度上的差异,原因在于:

  一方面,与美国对待钓鱼岛问题和“北方四岛”问题的态度迥异紧密相关。

  在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上,美国一直都是日本的坚实靠山。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所奉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到了特朗普时期,在这个战略问题上,是不会作出大的调整的,在特朗普执政时期,依旧会坚定地执行奥巴马时期的战略路线。表现在东亚问题上,就是坚定地构筑美日韩同盟,在钓鱼岛争端问题上怂恿和支持日本,同时,在南海和台海问题上不时地制造一点紧张气氛,以此来牵制中国,企图达到减缓中国发展进度的目的,即使达不到目的,哪怕是在一些时候达到转移国际视线的目的也行。

  钓鱼岛之争,美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混淆是非的角色。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的中国,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并不强大,美国在将琉球群岛的管辖权交给日本的同时,也将属于中国的钓鱼岛“送”给了日本,日本随后就派出了舰队开赴钓鱼岛巡逻。就在事后,美国宣布只是向日本政府移交钓鱼岛之行政管辖权,与主权无关,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应由各有关方面谈判解决。(引自《日本仗势欺人!不敢惹俄罗斯却死磕中国!》)

  美国的作法,明摆着就是在中日关系之间挑拔离间,唯恐中日关系不乱。

  尽管今天的中国较之40年前其综合国力蒸蒸日上,军事实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美国已经习惯了沿用在对付中国不强大的时候采取的那一套,直至被沿用到当下。有了美国的撑腰,安倍政府自然就在钓鱼岛问题上有了胆量,敢于跟中国叫板。

  而在日本的“北方四岛”问题上,鉴于前苏联与俄罗斯的强大军事实力,美国就没有也不可能怂恿日本对俄罗斯和前苏联进行过多纠缠和挑衅。冷战时期,前苏联的军事实力在世界上是唯一可以与美国直接相抗衡的,而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尽管军事实力与巅峰时期的苏联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由于其拥有着庞大的核武库,只需要挥舞一下核大棒,美国和其日本盟友就会不寒而栗,三缄其口。

  不仅如此,由于当下的国际格局表现为美俄关系短期内缓和无望,美国也不希望“一向听话”的日本自作主张背着自己与俄罗斯缓和关系。美国不可能坐视日俄之间解决两国主权争端“北方四岛”,美国将解决日俄两国争端视为日本“亲俄远美”的举措,(引自《日本仗势欺人!不敢惹俄罗斯却死磕中国!》)日本这样“不听话”,只会引自美国主子的不满。

  没有了美国主子的怂恿支持,相反,自作主张地对俄和平谈判又会被打上“亲俄远美”的标签,无奈,安倍政府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只有“忍辱负重”。

  另一方面,二战历史造成日本右翼势力的主观误判。

  对于日本右翼势力来说,二战历史的阴影抹之不去。

  在二战的洗礼过程当中,日本经历过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以及1945年的“八月风暴”,两次与苏联的战争,被作为当时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大国的苏联所支撑起来的军队的恐怖实力所震慑。在诺门坎战役当中,苏联军队仅仅4个月所消耗的弹药量就接近了中国8年抗战消耗弹药量的总和,而在1945年的“八月风暴”行动当中,150多万苏联军队更是在短短的不到两个星期时间里让已是日薄西山的日本关东军飞飞湮灭。

  较之于抗战时期的中国战场,中国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一共抗战14年,时间之长,过程之艰难,使得日本方面对中国不以为然。

  很多日本右翼势力至今不但不反省历史,相反,在他们内心深处认为:二战时期,日本是败给了美国和苏联,而不是败给了中国。

  日本民族怕硬欺软的本性,使得他们在面对同样的领土主权问题时,选择了讨好俄罗斯而独欺负我大中华,还自以为是在摘“软柿子”。

       作者:李勇(中兴汇金高级研究员)

       本文发表于4月25日《海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