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按照城市等级定位成功的机会?
----一位在职的MBA与我交谈应该到哪里去的感慨与疑惑!
汪华斌
昨天碰到一位认识的MBA,她问我她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她说她的同学大部分都奔上海而去,因为不少外资企业就是等她们这些人。但她的父母却还是想要她回家乡去,因为她的父母都是一个三四线城市的小官;想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快乐。我说虽然一线城市也有关系之说,但因为这里流动的资本过大;所以网络上流传这里有三样宝:“创业、投资、路演”,所以在这里靠个人能力翻身的人大有人在。然而三四城市因为流动的资本少,而且关系直线到底;所以三四线城市也也有三样宝:那就是医生、教师、公务员,因为在这里依靠能力而成功的机会很小;所以依靠关系安乐的是这样城市的普遍现象。正因为如此,有关系的回三四线城市;因为哪里有最体面而且还很安逸的职业。而没有关系的人则需要赌一把,到一线城市去;在这里没有安逸的生活,说不准可能一身伤。因为你在这里需要寻找关系,同时还要有敏锐的把握时机的能力;所以到一线城市虽然也有成功的机会,但说不定也是彻底的失败。这位MBA不解地问,为何改革开放这么多年还是没有解决好人才的公平竞争;而竟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按照城市等级定位成功机会,这难道就是我们能复兴中华民族的途径吗?
有人说一线城市更加开放,所以机会很多;自然有能力的也很多,所以大家互相制衡;最后是大家彼此只能遵守规则。而三四线城市更加封闭,都是拼爹和潜规则;所以更讲究人情世故。也就是说一个地方的规则越不透明,最后这里的“潜规则”生存空间就越大。所以有人说三四线城市是关系比能力重要,算计大于努力;攀比高于生活。其实今天的中国社会,到处是需要关系;尤其是在今天这政府主宰投资基本建设的时期,哪里还能有能力公平的机会。只是因为这一线城市的主宰投资巨大,所以能无限分解;最后也就可能流到没有关系之人的手上,这就是一线城市会有机会使没有关系的人也成功的原因。而三四线城市本来投资就小,所以一个投资能直接到施工队这里;你没有关系能拿到项目吗?如我们武汉市一条地铁投资千亿,有关系的人分解到千个小项目;最后每个项目都是亿元。而这二级分包的关系人再分解成十个,每个项目都是千万;最后这再接的老板分解。在这样的无限拆分中,就有可能流到没有关系而有能力的人手上;这就是你能在一线城市成功的第一桶金。所以在一线城市根本就没有安逸的生活,一线城市的人累在快节奏地寻找机会;而三四线城市的人累在做人,因为大家都在关系网中生存;所以如何做人最重要。
最近有人问我,说中兴事件造就今天的中国社会开始用人才了;所以不少城市开始抢人才了。然而不要忘记我们是一个政治社会,现在用人不过是政治风而已。再加上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用在造假上,所以假冒伪劣的产品我们肯定能很快生产出来;所以用人依然还是假的,因为今天的中国社会人才永远是官;这才是不变的定理。所以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你拼命去把握机会创造自己的个人财富,要么你拼命巴结领导而等待领导提拔”。千万别相信只有努力的人才有资格享有公平,因为公平是我们今天社会最缺乏的;而成功更是没有固定的模式,这就是我们今天中国人的疑惑。
在这些年大城市的日新月异的快速建设中,一线城市的高楼林立与灯红酒绿造就人群熙攘;所以一线城市流动的人更多,所以其它的个体发展平台也多。然而正是因为资源多,所以繁华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这就是你可能今天登上巅峰而光彩照人,而明天就可能跌落神坛失去一切;从而使你无情地被淘汰。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三四线城市能悠闲缓慢地生活;因为这里不喧嚣,而且流动的人也少。虽然工资不高,但却也没有高房价高物价的压力;大家日子都平平淡淡,安安稳稳。
正因为如此,所以一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是各有各的好与坏;唯一的区别就是格局和眼界。即使在一线城市失败,但其格局和眼界还有与三四线城市的人村庄巨大的原因。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定位适合自己待的地方。没有什么对与错,也没有什么优与劣。只要你有关系,在国内哪里都能成功;而没有关系,即使在生你养你的地方同样也不可能成功;正因为如此,所以今天的中国人对家乡已经没有了一点留恋;因为家乡如同当年国企的下岗,是那么没有情面地希望你离开。正因为如此,所以真正有能力的人都是通过出口转内销;这也是我们今天社会不少没有关系之人的成功之道。在我们今天这‘成王败寇’的年代,亲人朋友等待你的成功而共享。所以我们今天的人只获得知识是不够的,因为思维观念才是你迈入社会能不能前进的关键;这种奇妙的感觉就像是《约翰福音》中的那句话:“从前我是瞎的,如今我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