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倪与细节
喻建国
端倪,头绪,迹象,窥测,捉摸,边际。端倪现于细节。一个存在的蛛丝马迹全是端倪的藏身之处。《庄子·大宗师》有曰:“反覆终始,不知端倪。”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有曰:“这公事深藏着暧昧,好教我左猜右忖没端倪。”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有曰:“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於书,故旭(张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唐·岑参《西亭子送李司马》诗有曰:“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
能见端倪之人必为高人,试想能够发现存在中的蛛丝马迹的人肯定是慧眼洞开聪耳四达嗅闻全宇的人,还能不高。除了高人,一般的人也能够发现端倪,这就需要细心了。蛛丝很细,要发现它,就需格外细心,端倪往往就是细节,它是取得胜券的一把金钥匙。有这样一句流行的话:“成败决定于细节”,掌握好细节运转好细节,就把取得胜券的金钥匙端在自己的手上了。
一个存在往往有一个大大的架构,另外还有很多细微的链接以及许多细节的混连,要想驾驭一个存在,那是需要很多功夫的,而掌握细节往往还是很重要的一环。忽略了一个细节即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混连,那么所有的完成就功亏一篑,也就意味着是失败了。
关键的细节,四两拨千斤,对于关键的细节万万不能有丝毫忽略,抓住了就是成功,抓住了就是胜利。因此要培养自己对于细节的审核本领,哪些是关键的细节,那些只是一般的细节。对于一般的细节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关键的细节要十分重视。
学会察觉细节的本领,这是一项高招。察觉细节要依靠人的观察力,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学习中培养,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接下来要制定观察的计划,还需要重视观察兴趣的培育,在观察中要善于通过现象发现本质,在观察中还要注意总结各种观察的方法。
观察的目的是深切的感知,培养自己对不同强度的感知,对不同差异的感知,善于做出对比,善于觉察动态。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式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观察对象容易形成整体而为我们清晰地感知。因此,在实际观察中,要把零散的材料或事物,按空间接近、时间连续、形式相同或颜色一致的形式组合起来进行观察,从而找出各自的特点。例如在一堆乱物件中选大小相差不远,颜色相近的若干件,排列起来比较,就可看出彼此的差异。
观察时要善于调动眼、耳、鼻、舌、手和心,目的是要通过多种感知的渠道,提高观察的效力。观察还往往依靠持恒,长时间不断地进行观察,很多重要的细节就会在这样的观察中暴露无遗。
观察就是学习,具有好学心态的人就一定很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