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孟学农再度主政看中国官场习气
2003年4月20日,新华社消息称,中央免去孟学农的北京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一职,却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根据中国的政治惯例,孟学农实际上已经被撤销了北京市长一职,只不过需要人大程序性通过。也就在同一天,孟学农请辞市长一职。孟学农也就书写了迄今为止“历史上最短命的北京市长”的历史。
2003年4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受中央委派,宣传中央关于北京市政府主要领导职务变动的决定。贺...
作者文章归档:阮思余
我宁愿死也要把官司打下去。
我到死也要坚持下去,替受苦的老百姓把这些问题解决掉。
我对儿子说,就算打死我,我也不怕。如果打死了我,你拿着这些帐也要为杨寨村民揭开这个黑盖子。
村里人打怕了,现在就靠我一个了。
我想你为老百姓做事,要是不到头那怎么算?!
来到这个世界上要为老百姓做点事。我的心是红的,要为老...
针对咸阳市人大常委会表彰市府一事,笔者在拙文《人大表彰政府,还是人大监督政府?》着重指出,为了保证各种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掣肘平衡,人大应该与政府保持一定程度上的紧张关系,这就要求人大主要应该是监督而不是表彰政府。这一点实际上涉及到人大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囿于该文主要是探讨前一问题,而不是后者。固未及展开论述人大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该文,笔者不敢苟同吴敏先生《人大和政府就是上下级关系》一文所谓的人大与政府之间是“垂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这一论断。没想到此一“不逊之言”竟然惊动了吴敏先生,并且再度撰文《再谈人大和...
阮思余:毕业典礼与敬畏生命,谁更重要?
今天朋友圈不少人都在转发一篇热文:《上海悲剧事发学校,一位妈妈在毕业典礼现场的亲历记录》。我是今天午睡前读罢此文。一个总的感受就是: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相信不少人在读罢此文时都会被文中的一段文字所打动。文章是这么说的:
“我和一些家长,走上前去,建议校方,毕业典礼是不是可以临时改期,作为对受难家庭的致意,也便于校方集中精力处理这个突发事故。或者,至少,在毕业典礼上,减少欢庆气氛,并告诉这些即将迈入中学的孩子们,刚刚发生的...
阮思余:你读懂了北大校长的“焦虑”和“质疑”的意思了吗?
阮思余
北大校长林建华昨天针对其读错了字而发了一封公开道歉信。有意思的是,林校长在道歉信的最后一段关于“质疑”的文字又引来了新的“质疑”。林校长的道歉信的最后一段是这么说的:
“真正让我感到失望和内疚的,是我的这个错误所引起的关注,使人们忽视了我希望通过致词让大家理解的思想:‘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
学术生命的延续
——读杨雪冬《书声人去后,满座静思中——纪念荣敬本老师》
拜读杨雪冬老师的《书声人去后,满座静思中——纪念荣敬本老师》,我最感兴趣的是,原来“压力型体制”的概念是在1997年荣老师的主持项目,也就是《县乡政治体制改革》报告正式提出来,并逐渐获得学术界认同。这就说明,早年的研究项目,后来俗称的课题,还是提出了解释中国政治有影响力的学术概念,不像今...
被虐母、被逼杀人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阮 思 余
这两天满脑子都是山东聊城的“辱母案”。周末上了两天课,晚上终于有点时间可以坐下来就该案谈谈一些想法。该案是最近一些年来除了曾经轰动全国的邓玉娇事件之后,举国关心的又一大案。而且,此案必将成为学术研究和公共问题讨论常常提及的经典案件。关于该案,恐怕有如下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1、只是辱母,没有辱子?
由于南方周末的报道《刺死辱母者》强调的是“辱母”,大家谁说“辱母”,难道只是侮辱了于欢的母亲苏银霞?难道就没...
老人政治与台湾的前途
阮 思 余
最近,台湾国民党在产生2016年总统候选人的问题上,充分暴露国民党党内公开的大佬干政的文化与潜规则,以及这些大佬们的伎俩与能量。千万别低估这一点。不懂得这一点,就无法读懂国民党。他们可以左右党内重要议程,包括总候选人的产生。表面上的程序堪称完美,私底下的运作以及背后的谋划可谓惊涛骇浪。
当然,这些所谓的大佬们,主要指的是连战、萧万长、吴伯雄、马英九、吴敦义、王金平等诸大佬。这种大佬政治换成我们熟悉的政治语言就是老人政治。易言之,国民党已经严重受到老人政治的困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