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罗竖一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中国女记者向黑社会“下跪”


  作者罗竖一(原中华新闻报传媒观察副主编)

  (声明:本人已经暂时离开媒体,即不是以一个记者的名义发出此文。可以说本文只是一个评述而已,所以读者朋友就不要去追问文中所谈及的这位可敬、坚强而数年来一想起此事就会心碎的中国优秀女记者的姓名了,更不要拿新闻的某些做法来强求本人罗竖一了。

  如果有必要,我们会邀请这位优秀的中国女记者在适当的时候跟国内外的广大正义之士见面的。

  同时,本人坚决反对部分知情者在未能取得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擅自向外传播当事人姓名及其相关情况,否则当事人将会诉诸法律。)

  时下,由于中宣部、中国记者协会等有关机构的介入,北京电视台&ld...

Read more

“酒王”五粮液国际化的法宝


  中华新闻报记者 罗竖一

  时下提起五粮液,国人无不倍感亲切。尤其是中国数以千万计的“酒仙”、“酒神”和“酒圣”们,更是视若珍宝。被世人誉为“中国人的福酒”。

  据记者了解,正是这个“中国人的福酒”,在1915年代表中国产品首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以来,又相继在世界各地博览会上共获38次金奖,1995年在“第十三届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再获金奖,铸造了其“八十年金牌不倒”辉煌...

Read more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竞合中共同发展


  (原载于《中华新闻报》2007年7月20日)

  本报记者 罗竖一 见习记者 饶星

  编者按:

  近几年来,网络媒体呈现出了较快的成长态势,但传统媒体依然保持着较强的发展势头。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愈来愈明显。作为网络媒体如何应对这种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期沙龙推出的是一些从事网络媒体工作的相关人士对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竞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随着网络媒体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不少人都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网络媒体是否最终会取代传统媒体?甚至有人断言传统媒体将在50年后集体退出历史舞台;同时,也有人认为网络媒体必须...

Read more

赖昌星“荣归故里”之后的“辉煌”前途


        明天就要暂时离开漂泊两年的京华之地,而返回故里看望白发苍苍的父母亲了,内心非常高兴。

       但是,心里也觉得特别不是滋味儿,因为突闻我们的赖昌星老同志“荣归故里”之后,仍然可以继续行走在“辉煌”路上。

    赖昌星,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无疑是世界的一个焦点人物,尤其是国人眼中的“大人物”,因为那个震惊国内外的号称“...

Read more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回家看看老人呢?


        一位远在河南的朋友在QQ中告诉我,希望不要再写那些消极的、令人伤心的事了,而在博客里写些积极向上的东西。

       我知道这位朋友是出于好心,但是我却无法不把这些文字敲入键盘,因为可怜天下父母心,因为我们大家都缺失了许许多多人世间最为珍贵的东西。

    前些天,父亲在电话中告诉我,如果到时买不上回家过年的火车票时,就不要回老家了,我当时口上应了。

    昨天,父...

Read more

当代中国成功企业家缺什么?


  罗竖一

    改革开放的大潮,将无数跟贫穷与饥饿打了多年交道的民族精英推到了“成功企业家”或“富翁”的宝座上。

    因此,这些先富起来的“民族精英”,无一例外地成了国人仰慕和学习的榜样。然而,相当多的这些精英在其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却不知自己究竟该干什么了?也不知自己赚钱是为了什么?真可谓“穷得只剩下钱了”。

    但是,也有不少的成功企业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诠释。

&nbs...

Read more

送给中国企业最高领导人的10句话


       年关将至,全国许多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将会面临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其实,大家早已把年关作为自己跳槽的一个分水岭了。

       其中缘由,自然是各不相同,笔者无意探究于其中,而只想对那些企业最高领导人说几句金玉良言:

  

    第一句:

    当企业频频换人的时候,你应该首先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在做了亏欠下属的事情;

    第二句:

...

Read more

中国贸易报记者兰成长“含笑九泉”


  2006年1月9日,中国贸易报山西站记者兰成长,不经意间与世长辞了。

  但是,他却成了亿万国人关注的焦点,甚至连当代中国的天子、朝廷重臣都惊动了,并且下了圣谕。

  为什么呢?——因为他被人打死了!

  然而笔者认为,如果笔者是兰成长,那么一定会含笑九泉,因为替这位因公殉职的记者申冤的同胞们实在太多了,而其他非正常死亡(包括被打死)者,似乎就没有这样轰动中华大地、也没有让亿万国人为他们打抱不平了。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不妨回首2005年6月的《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王克勤乔国栋)记者在一个村民冒死拍下的...

Read more

罗竖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得让于欢们心服


 2017年3月26日,山东省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办案民警告诉澎湃新闻,目前于欢案中10名讨债者(11人中杜志浩已死亡)全部被抓,首要犯罪嫌疑人吴学占、带队讨债的赵荣荣等人已被抓半年,案件已经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

  从《南方周末》等媒体的有关报道来看,聊城官方此举,客观上是在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当然,其中某些层面或许存在民意倒逼的因素。

  就一般逻辑而言,在众目睽睽之下,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高层的直接参与下,无论是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还是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山东省公安厅等有关方面,通常都会秉公执法。

  不过,如火山爆发似的相关舆情表明,社会各界更为关注的则是,涉...

Read more

罗竖一:高层当直接严查地铁问题电缆案


文/罗竖一 

  据2017年3月23日《华商报》报道,3月22日上午,西安市政府召开全市安全生产扩大会议,市长上官吉庆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刻汲取地铁三号线问题电缆事件教训,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坚持依法治安,深入排查隐患,强化风险防控,确保城市安全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现实中,言行不一的并非罕见,然西安官方的上述表态,起码在某些层面上一定会让民众的安全感有所增强。或者说,西安官方的安民告示会引起某些积极的作用。

  在众目睽睽之下,西安方面“对问题电缆全部更换”,一般只会是时间问题,所以不必太过于担心西安地铁三号线的安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