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正国

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论、资本论、战略管理,创立劳本论。

“财产性收入”可以是创新劳动的成果


“财产性收入”可以是创新劳动的成果

 

——从生产关系的本质上理解“个人所有制”

 

朱正国

 

[摘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十七大报告中非常引人注目和鼓舞人心的新提法,自然也引出了如何看待财产和财产性收入的问题,例如,财产性收入是不是剥削收入?这是一个复杂问题,既涉及到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理论,也涉及到劳动价值论的问题。从生产关系的性质上看,“个人...

Read more

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


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

 

        我们知道,“以人为本”来自于西方,是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反抗神学体系和以神为本产生的思想,所以这个“人”是一个普遍的概念,指所有的人,与神和物相对。而“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思想,与其相对的是“以君为本”、“以官为本”。所以,“以民为本”同君主制和专制并不矛盾,它是君主制和专制的“自我完善”。也可以说,&...

Read more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朱正国
 
摘要:医疗改革伴随关经济改革而动,受经济模式、经济形势和经济思想的深刻影响。从这一角度看,中国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演变与世界各国的医保改革有着相近的背景、起因和进程,并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我国的医保改革一直缺乏整体战略和理论思考,目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仍然存在统筹面不宽、只保大病、政府承担管理等方面的风险,而且关注的只是提高需求能力,缺乏提高医疗供给的有效性和服务质量的努力。我国普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根源,不是一般的市场化而是缺乏管制下的“自由市场化”导致的。经济博弈分析...

Read more

建立控制过度医疗的微观机制,促进降低医疗费用水平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建立控制过度医疗的微观机制,促进降低医疗费用水平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朱正国
 
现在看病确实是让人胆战心惊!记得一次是小孩一手指受皮外伤出血,太太带到医院,医生先让他去拍片!接到电话我以为很严重,急忙赶过去,一看不过是消消炎或贴个创口贴的事。但大片已拍了!如果说这次还是有惊无险并多掏点腰包的话,那么下面一次就让人恐惧和愤怒了。这次是儿子感冒上医院,输液打下去,高烧很快退下来,心里很高兴。不料到了下午,体温又上去了。我以为是孩子自己贪玩折腾的结果,所以狠狠训了他一顿。却不料这种情况一连好几天都是如此。这不得不使我对医生的治疗产生了怀疑。一天,正好碰到一位外地...

Read more

一级考一级,考出了什么?


一级考一级,考出了什么?
 
朱正国
 
对政府及官员进行考核,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GDP和财税指标。现在强调科学发展,以GDP论英雄遭到批判,因此,开始推行综合考核,如科学发展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此,我是非常赞同的。还有一种考核,虽然没有称考核,但实际上也是考核,它包含在某一项政策中,如今年9月7号,财政部网站发布2008年中央财政对地方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奖励和补助办法中,对各地2007年县乡政府精简机构和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撤并一个乡镇或区公所奖励50万元。和2006年相比,县乡政府每裁减一名财政供养人员奖励4000元,而如果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超过全国地方平均水...

Read more

重心下移 轻松治国


  从社会运行和治理结构来讲,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权力集中,权力重心在上。重心在上,就蕴藏着很高的不稳定势能,就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成本去维护,比如一个信访问题,简直可以说围追堵截都用上了,仍然是担惊受怕,这个国家治理得很辛苦!与此相关的是,中央政策,要么不具有可操作性,要么具有可操作性却又无法难符合各地实际情况,实际上,大多属于前一种情况,因此,中央政策只能是一些原则性的东西,加之中央没有自己的执行机构,就必然遇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困境。在已经实现社会转型的国家或社会中,治理重心下移了,上面乱了,下面可能不会乱,而下面乱,则多是地方性的,上面不用有大的担心...

Read more

我们都不得不折腾


 

我们都不得不折腾

 

朱正国

 

尽管总书记讲“不折腾”,但我们都在折腾。这听起来有点让人悲哀!可事实还是如此。为什么呢?就在于每个人都没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预期,都不知道怎么办,都只是暂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都是一种短期行为。我们掉到一个陷阱里,左冲右突,不得解脱,也不得不挣扎着。

就看经济方面吧,先看税收管理,我们的名义税率比较高,税种也比较复杂,征收成本高,管理不规范,同时,企业现金交易和偷税漏税现象也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谁也不知道GDP到底是多少,谁也不知道税收负担到底是多少。我们的政府管理部门有许多,...

Read more

纠正办学层次上的错位,有效发展中国教育


 

纠正办学层次上的错位,有效发展中国教育
 
朱正国
 
有效发展中国教育,必须注意一种空间和机会,这就是在不改变教育的总量和投入的总量,只要调整结构,改变教育层次发展上的错位问题,我们就是大幅度提高发展教育的效果。
所谓教育层次上的错位,是指基础教育和由市、县基层地方政府举办和投资为主,而高等教育由省以上高层政府举办和投入为主。人们对这种制度安排已习以为常,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甚至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却是既不合理,又是低效率的。其理由如下:
第一,教育作为一种公共或准公共产品,应该符合公共产品的生产规律。这种规律就是,基础教育是大范围的公共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