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林毅夫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2030年之前中国有8%的增长潜力不是过度高估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作为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一个成员非常高兴有机会在我们第三届国家发展论坛的闭幕上来跟各位交流一些我关心的,我相信各位也可能关心的题目,就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中美的贸易争端。

  今年我觉得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年份,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过去40年的发展确实是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所以在十九大的时候总书记宣布中国进入到新时代,今年也是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的第19年,这10年国际经济从我的角度来看并没有完全输了,待会儿我会阐述,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中美贸易争端,这也是40年来很重要的变化,过去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一...

Read more

应对危机政府应理直气壮加强投资


  目前存在三个似是而非的误区。第一个是中国不应该再搞投资拉动了,应该改成消费拉动,因为他们简单地把投资拉动等同于产能过剩,投资拉动是不是一定就产能过剩呢?当然不,我们可以投资产业升级,我们可以投资那些基础设施。所以简单把投资等同于产能过剩,这是不合理的。而且从某种角度来看,反而要投资一些产业升级,跟我们处于瓶颈状况的基础设施,产能过剩的行业反而会减少。

  第二个似是而非的观念就是雾霾严重的原因是经济增长快。不能说经济增长的速度跟环境没关系,但这不是根本问题。环境污染跟发展结构有关系。如果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的能源使用密度高,排放密度也高,相对于在农业耕种阶段的时候,以及在高收入...

Read more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一带一路倡议


  今天我想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角度来谈一谈“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回顾这40年,中国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在1978年我们刚刚改革开放时,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指标,当年我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56美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大家知道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集中在撒哈拉沙漠以南被称为黑非洲的地方。1978年时,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的平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490美元,我们连他们的三分之一都没有达到。跟世界上其它贫穷的国家一样,当时81%的中国人生活在农村,84%的人生活在一天1.25美元生活费的国际贫困线以下。同时我们...

Read more

新的理论来自新的现象


  林毅夫:当年国有企业普遍经营效率比较低,企业亏损国家会给补贴,也就是所谓预算约束出了问题。当时主流的看法,比如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就讲,国有企业跟国家就像父子关系。儿子经营不善,老子就要给予帮助。所以他认为,国有企业经营不好,主要就是它是国有产权。按照这样的思路,你把它私有化以后,这个问题就解决。当时我们市场改革的看法跟这个相关,要往市场化就要有竞争,市场对资源起配置作用,经营好的企业盈利比较高,得到的资源就比较多,经营不好的企业会亏损,它就要倒闭,资源就会从亏损的企业里释放出来,转移到经营好的企业。所以如果国有企业亏损,政府不断给补贴,资源就没办法得到好配置,市场经济就没办法正常运...

Read more

中国将在2025年变成发达国家 要承担更大责任


  第一,经济学家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做了许多贡献,经济学家还要继续为“两个百年”的目标发挥作用。1978年,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按照世界银行的指标,我们的人均GDP是156美元,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20年前,50人论坛成立的时候,我们的人均GDP只有850美元,还是低收入国家。经过40年,每年9.5%的增长,去年我们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640美元,成为了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并且也是在过去40年当中唯一没有出现金融危机的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亮丽的成绩,当然主要是靠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推动改革开放的结果。但我们作为经济学家,也不断地给党中央、国务院的...

Read more

中国改革开放给非洲带来三大机遇


  1978年,按照世界银行的指标,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当年价格计算为156美元,还不到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平均水平490美元的1/3。当时,81%的中国人住在农村,84%的人生活在每人每天1.2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标准之下。在这样低的起点上,1978年—2017年,中国连续39年维持9.5%的年均经济增速,平均每年的贸易增长率高达14.5%。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而且95%以上的出口产品是制造业产品。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中国使超过7亿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努力的贡献率超过70%。

  中国的...

Read more

中国为何成为唯一没有出现金融危机的国家?


  如果要找一个词来形容改革开放40年中国在经济上取得的成绩,最合适的是“奇迹”这两个字。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指标,1978年我国人均GDP只有156美元,一般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但1978年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人均GDP是490美元。与世界上其他贫穷国家一样,中国当时有81%的人口生活在农村,84%的人口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之下。

  当时,中国也是非常内向的经济,出口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进口仅占5.6%,两项加起来仅为9.7%。而且,出口的产品...

Read more

中国经济改革成就、经验与挑战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科学总结中国经济改革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分析未来需要应对的挑战,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改革开放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在经济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先后于1999年和2010年跨入了下中等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

Read more

准确认识我国五种产业类型


  从经济学家的视角来看,创新包括在未来的生产中所用的技术比现在的技术好,或者是进入的产业的附加价值比现在的高,即产业升级。前者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如果现有的技术已经在世界最前沿,技术创新等于技术发明。如果现有技术跟世界技术前沿有差距,创新除了自己发明之外,还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来实现。就后者而言,如果现有的产业已经处在世界最前沿,产业升级必须通过发明新产品、新产业来实现。但如果现有的产业附加价值跟世界前沿的产业附加价值还有差距,在产业升级的时候,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的方式来实现。 我最近提倡的新结构经济学把目前处于中等偏上收入的中国的产业分成五种类型的产业:

  第...

Read more

美国对华征收高关税不符合美国利益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何受到关注?

  美国对世界的贸易逆差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扩大。八十年代之前,美国基本保持贸易平衡,八十年代以后它的服务贸易是顺差的,而且在增加,但是商品贸易的逆差越来越大,引起美国自己高度关注。特朗普认为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是国际贸易规则不利于美国所致。

  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中,中国引起的关注最大,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1985年之前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中国有逆差、美国有顺差;1985年中国开始出现对美贸易顺差,1985年中国的顺差只有6000万美元,占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0.3%,而2016年底对华贸易逆差达3470亿美元,占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44%。其次,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