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蒋伏利

2007年7月始,先后出任金光集团APP中国林务外宣部总监、海南金华林业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

林浆纸一体化循环经济与利益相关方责任


面对海啸、台风等因全球变暖而不断加剧的自然灾害,越来越多的组织和团体、专家和公众开始正视、搜集全球变暖证据,并思考解决方案。这其中的大者,要数政府的环保部门,大自然保护协会、森林趋势、绿色家园等环保NGO及其志愿者,生态环保领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专家。作为社会公民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企业如APP中国等,已经关注环保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然而,企业环保责任的内涵是什么?履行状况如何?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和改善的地方?其利益相关者有哪些?各类利益相关者怎样才能更好的帮助企业履行环保责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深层次问题。

在发展层面,企业是整个社会运转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一方面,企业...

Read more

期货发展


5年前,我曾在经济日报中国能源版写过一篇《油价攀升反应滞后,中国石油期货市场亟待恢复》的文章。记得是3月末的深夜11点,我开车到北京紫竹院附近的一个加油站加油。现场看到,排队加油的车辆拥挤不堪,堵住了进出口两端。加油站工作人员说:“从零点开始,汽油每升将上涨2毛6左右。”横向比较,此次涨价各地不大一样,从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情况看,深圳的油价最高,上海居中,北京最低。但上涨的幅度基本上都达到了8%。
 
至于此次调价将会对有关上市公司产生什么影响,我当时的判断是,采油类企业将直接受益,炼油类企业负面影响不小,石化下游企业和用油大户,如航空、出租等运...

Read more

症结


据中国青年报东京6月30日消息,6月29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决定“后发制人”,从7月初开始在东海尚有争议海域进行石油天然气的资源调查及探测预备工作,日本要动手的地点则是中方坚持拥有的经济专属区。此前,在青岛出席亚洲合作对话会议的日本外相川口顺子,于6月21日指责中方在东海探勘石油损及日本权益,要求中方提供有关矿区设置的资料。对此,中国外长回答说,有关两国间有争议的专属经济区问题,双方可暂时搁置先检讨共同开发东海油田的可能性。但“共同开发”的友好提议,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事件起因据说是日本《东京新闻》于5月27日这天通过直升机...

Read more

国家战略


据新华海外财经5月27日报道,中国正在抓紧制订一项法律,以促进用再生能源来替代高污染的能源,并希望到2020年时,可再生能源在全部能源供应中的比例增加到10%。无独有偶,欧盟委员会26日发表报告,呼吁欧盟原有的15个成员国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步伐,如期实现在2010年将可再生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升至12%的目标。
 
这种东、西方呼应,不单纯是能源日趋紧张使然,而是基于全人类深刻的自我反省。今天的人们终于意识到,如果人类不能妥善解决开发可再生能源的问题,人类将要面对一场空前的政治、社会和生态灾难。换言之,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国乃至世界进行可持续能源开发的惟一出路...

Read more

暴殴致死


打工仔蒋念洪死了,是被人在看守所里活活打死的。据尸检报告,蒋念洪死前双肺淤血、脑膜出血、肾脏淤血、脾脏淤血、结肠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
 
“盯上” 导致蒋念洪死于非命的根源,是湖北省仙桃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分局的一次“执法”。对于当时的过程,蒋念洪之父蒋方生对记者说:“2003年6月10日上午, 12315执法人员来到位于仙桃市汽配市场的洪发粮油店后,说洪发粮油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要罚款。当时我的孩子蒋念洪受雇于洪发粮油店,对他们的结论提 出疑义,12315执法人员当即以要进行质量检测为...

Read more

危机攻略


借助传媒制造影响、抢夺眼球,这是“注意力经济时代”的特征,也是企业发展必须要采取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但传媒从来就是一柄双刃剑,在谋求自身商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要担负“社会公器”的基本责任,包括企业社会在内,方方面面都要接受它的监督和批评。亦即,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悖论下的企业都有可能遭遇新闻危机,而且并不因其谨小慎微就可以避免。因此,习惯并且学会策略性地同媒体打交道、化解各种新闻危机,并借势发力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危机处理失当情形    新闻危机在注意力经济...

Read more

失败评析


以前,我们是以仰视和敬畏的眼光去审视和观察跨国公司及其在中国的行为的。然而,突然有一天,当曾经仰视和敬畏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表现超出了我们的心理预期,甚至不可理解和难以接受的时候,我们发现,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陆开始接二连三陷入“危机门”。据统计,从2001年至2006年12月,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遭遇到的危机高达100起以上,造成的损失高达100亿人民币以上。尤其是2006年,宝洁、柯达、富士康……将跨国公司在华危机公关败走麦城记录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
 
宝洁SK-II化妆品危机——缺乏系统处理危机的能...

Read more

为何如此频繁


  2006年,大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刻地让跨国公司品尝到在华危机公关的酸甜苦辣咸。在这一年,从宝洁、柯达、富士康、芝华士,到丰田、家乐福、博士伦、芬达,直至戴尔、本田、索尼、美年达,纷纷被媒体推上风口浪尖。带着傲慢和偏见进入中国的跨国巨头们,第一次以这么集中的方式,接受中国式危机的检验。无论公众还是跨国公司自己,都在惊谔2006年,诧异跨国公司在华危机为何如此频繁?借用时下流行的一句歌词,不是你不明白,而是中国变化在加快。

  政府监管在变,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严厉    政府监管是在多个层面进行的,如在市场层面促进公平竞争和有效竞争,在人力资源层面保...

Read more

败走麦城




  2006年,跨国公司“危机年”。包括宝洁、柯达、丰田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跨国公司,不但陷入了程度不一类别不同的各种危机中,而且,由于危机处理失当而不能自拔。在我们的印象中,跨国公司经历了百年的积淀,无论在管理、产品、技术,还是在营销等各个领域都应该是最优秀的,为什么惟独在危机公关方面差强人意,与其背景、身份相距甚远呢?

  企图大事化小,用道歉代替召回

   我们知道,由于企业的变化或是社会上特殊事件引发的,对于一个企业或一个品牌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且在很短时间内涉及很广的社会层面,这种不良影响对于企业或品牌来讲就是一种危机。尤其是因产品...

Read more

论折腾


   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发表文章说,中共举行大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总书记胡锦涛在讲话中的一句北方方言“不折腾”,难倒了国内外媒体界的双语精英。虽然,网络上对于“不折腾”的各种译法五花八门,但都没有把“折腾”里头蕴涵着的“混乱”、“自我消耗”义体现出来。时至今日,针对“不折腾”,代表官方的权威解释依然缺席,似是预留了模糊空间让各家解读。对此,有文章大赞“不折腾”表现了中共的高智慧。“不折腾”也因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