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孙思磊

一个初涉新闻媒体的年轻人,恰逢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历史大剧“粉墨登场”,不惧年少无知,以热爱的名义,用自己稚嫩的笔,点滴记录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历史进程。

剑指银行牌照 温州资本抢滩登陆


小额贷款公司在中国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作为央行尝试活跃农村金融市场的一种探索,早在三年前已经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崭露头角。然而虽然诞生时日已久,央行探索的这种金融模式,似乎并没有获得业界的普遍认同。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定位模糊、政策扶持缺失、资金来源匮乏以及发展前景不明朗等诸多原因,小额贷款公司注定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三年来,虽然不时有新的生力军加入,但小额贷款公司的名字似乎正在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日前,浙江省政府的一份文件,让小额贷款公司重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这一次小额贷款公司被看作是引爆“民间金融阳光化革命”的导...

Read more

农信社面临“饭碗危机”


  多年来,中国的广大农民一直处于被“金融边缘化”的境地,他们从没有将自己的“饭碗”与“金融”联系到一起。这种情况,在未来或许将得到改变。伴随这种令人欣喜的变化,农村市场正在上演戏剧性的一幕:作为农村“金融”代表的农信社,正在经历一场“饭碗危机”。

  一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改革的实质就是原有利益结构的重新调整,改革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既得利益的重新分配。”在金融新政效应的催化下,农村原有的利益结构正在瓦解,而农信社的“铁饭碗&r...

Read more

政策旁观,农信改革精彩难续


  五年改革路,弹指一挥间。自2003年改革启动以来,农信社改革已然走过了五年的历程。过去的五年改革,无疑是精彩的。五年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农信社从生死边缘重新回到了正常发展的轨道,完成了一次从求生存到谋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然而,五年的努力,似乎并没有使农信社接下来的改革发展之路变得平坦,相反,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态势的演变,农信社正在迎来一段更加艰难的改革历程。

  竞争升级——原有盈利模式遭遇考验

  近年来,监管层为活跃农村金融市场,在农村金融市场引入竞争,不断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催生了大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此外,随着农业银行重新回...

Read more

走进海南:中国“格莱珉”在行动


  海口市,海府路49号,一栋九十年代的楼房,这就是刚刚成立的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海南省联社)的办公地点。这里曾经是海南省委的办公场所,多年来这里一直是海南省搞改革、谋发展的“大脑”,对于日渐繁荣的海南而言,这里有着特殊的意义。

  8月20日,海南省联社办公人员的正式入驻,似乎预示着一批新的改革者将在这里带领海南省农村信用社创造新的未来。海南省联社的正式挂牌,为我国农村信用社第一阶段改革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尤努斯的参与又为海南省农信社改革赋予了新的意义,对于海南省农村农村信用社乃至整个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而言,这或许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

Read more

2008,农信社改革再起航


  岁月流逝,时驰势易。2008,注定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对于中国而言,虽然有灾难相伴,但熠熠生辉的30年改革历程,足以让中国闪耀世界;对于中国农村信用社而言,2008同样值得铭记。自2003年新一轮改革启航以来,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然走过了五年的历程。站在2008,回望农信社的五年改革路,一路走来,我们经历过彷徨与挣扎的改革阵痛,坎坷与阻碍也从未从改革道路上完全消失,但中国信合人执着的改革信念、坚定的前进脚步,让曾经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农信社,重新赢得了尊重;璀璨的改革果实可以作证,高高飘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征途上的信合旗帜,已经站在了新的发展高度。

  五年,对于有着50多年历史的...

Read more

改革旗帜引领光辉历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2003年的改革春风开始在神州大地吹起的时候,对于在历史的泥潭中挣扎多年的农村信用社而言,它们或许并不知道这将是一段光辉历程的新起点;当历史的脚步推进到2008,当中国信合的旗帜正在向着现代化金融机构挺进的时候,在改革道路上急行军的山东信合人已经无暇去感叹改革的力量。“高举改革旗帜,前进,前进”,成为他们心中唯一的目标。

  对于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而言,2003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因为这一年开始的改革为他们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而2004年6月6日,则是一个让他们欢欣鼓舞的日子。这一天,山东...

Read more

省联社改革生变,“重庆模式”遭遇“冷处理”


  关于省联社改革路径的争论终于上升到了监管决策层面。日前,央行对于重庆市农村信用社改制为省级统一法人的方案,采取了“冷处理”的态度,这意味着在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的改制路径和模式选择上,作为监管层的央行和银监会出现了分歧。与此前民间和学术界对于省联社改革的分歧讨论不同,监管层的分歧很可能将影响全国省联社改革的下一步政策走向。

  “重庆模式”遭遇冷处理

  此前不久,作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直接监管、指导部门的银监会高调对外公布了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改制可选择的几种模式。其中,最惹人关注的就是,以重庆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探索试点的省级统...

Read more

“退股潮”拷问农信社股权结构


  谈到2003年以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很多基层农信社的职工最大的感受,就是信用社近乎疯狂地“增资扩股”。为了迈过央行设定的资本充足率的门槛,获取票据兑付的“免费午餐”,很多农信社把“增资扩股”演化为改革的唯一内容。

  时至今日,对于很多成功“赴宴”的农信社而言,不择手段地疯狂扩股给股本金稳定带来的隐患,成为笼罩在农信社头上的一片阴云。种种迹象表明,农信社正在面临着“退股潮”的威胁。

  社员退股风潮初现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农村信用社入股社员大规...

Read more

省联社改革:只有目标,没有定式


  与2003年相比,这一次没有全国性的动员文件,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步伐却悄然间向更深层次推进。

  来自中国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的消息称,“进一步深化宁夏、重庆农村信用社改革整体方案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准,两地正在制定配套方案,推进改革。”这标志着以省联社改革为“标靶”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轮回:从主导改革到被改革

  五年时间,省联社这个农村信用社改革过渡阶段的产物,似乎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轮回。五年前,在农村信用社管理和风险责任全部移交省级政府的背景下,省联社这个特殊的机构营运而生。作为省级政府管理和指导...

Read more

城市钱“慌”VS农村钱“荒”


  城市信贷投资疑似“高烧”,农村信贷在冰点区徘徊

  时下中国经济是否过热这是一个尚无定论的命题,但是无论最后答案是什么,有一个前提必须成立,就是对于经济过热与否的讨论是把整个中国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来考察的。

  如果对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分别进行考察,就会发现中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温差”。这种“温差”反映在信贷领域,就出现了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一种怪现象,即城市信贷钱“慌”与农村信贷钱“荒”的同时存在。

  城市面临“钱慌&r...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