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仲黎明

江苏省吴江市, 喜欢股票交易, 喜欢价值发现, 喜欢看财经新闻, 99年入市, 结果亏了, 2002年退出市场, 2005年再次进入股票市场, 2007年赚了, 赚了500%, 还需努力, 继续前进, 生命不止, 战斗不熄!

经典个案: 大众公用, 中金黄金, 西水股份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把北方创业直接盘到12元


机会是谁给我, 当然是市场。一旦市场稳定,我会把北方创业直接盘到12元,会很吃力吗?一点也不吃力,因为北方创业是小盘股,拉升起来很容易,散户持股心态随着市场转暖,也会安定下来!没什么害怕散户会出现套现的,其他大户也在增仓北方创业,足以说明北方创业未来走大牛市是可以期待的。中国兵器集团控股的企业,未来都会走大牛市,因为中国兵器集团即将整体上市。这只连机构也踏空的股票,会让很多人后悔!这几天走势说明北方创业正在向月30天线靠近,收复失地弹指之间!从K线来分析,北方创业正在走一个大圆弧低,连续收红盘是完全可以见到,等我们把北方创业盘到12元附近,将会出现爆发性拉升!嘿嘿

Read more

感受股票,感受北方创业600967


北方创业, 一家铁路设备公司, 含有军工概念的上市公司, 最近一路下跌, 走的很艰难, 感觉象一位下山的过客。实际操作一段时间来,越来越有感觉了,发现此票未来走势不会这么颓废!做多的能量正在聚集,公司自上市以来,投资者持股心态还算比较稳定,机构投资者长线投资没有,短线炒做的比较多!但有几家公司对北方创业的持股时间和心态都比较稳定,现有新的机构在不断增仓北方创业公司,未来一段时间股东数量会持续下降,三个月来散户帐户已经杀掉了1000个,未来三个月小散的帐户会杀掉2000个, 没有足够耐心的散户将全部杀掉!当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你能坚持多久?

Read more

股票一只一做, 饭一口一吃


我喜欢预测, 虽然有时候不准, 但是也有准的时候。现在我就预测大盘底部来临,未来股市继续向上的趋势会延伸;2690点就是本次大盘调整的目标点位,现在买入股票利润会有很多,某些股票至少上涨100%,而之前资金亏损的朋友,解套的机会要来临了;就看自己的股票有没有这个命了,我现在买入的是北方创业600967, 我是专门做完一票接着做下一票的,不会搞很多票在手!北方创业,从资金流向来分析,近三个月资金流出达到1亿7千万之多;而最近有实力的资金+基金也撤离了北方创业,所以短期内发生暴涨的可能性不大,中期持股三个月,应有利润!长期持股三年,利润有1000%。

Read more

600967我分析了很久,终于弄明白为什么有主力进入600967!


 

介绍:中国兵器集团公司是生产导弹/雷达/军用汽车/坦克/运输车/等军用产品,是国家重点类军工企业。

 

上涨理由是:600967增发股份通过,募集资金达3亿人民币,增发股份不超过5000万股。这不超过5000万股的股份将会有新的公司或机构买入,为了新股东的利益,所以北方创业的股票会涨。

 

 

现在中国兵器集团公司控制内蒙古第一机械公司,而第一机械公司又控制了北方创业公司的股份,所以中国兵器集团公司间接控制了北方创业公司。

 

【秘密】中国兵器集团会使用暗度陈仓的方法达到上市的目的

 第一步骤:中国兵器集团...

Read more

北方创业600967未来能否再创新高?


经过一次血洗之后,  市场还能站起来吗? 我可以很高兴的告诉大家, 绝对可以!理由何在?理由就是咱们中国人一直有5000年文化, 居安思危的心态永远藏在心根里面,  市场好一点就怕的要死,总喜欢存银行!参与证券市场的散户帐户远远不够,参与市场长期投资的帐户比率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最近的市场屠杀确实残酷的,但是改变不了市场向上发展的趋势!

北方创业公司,一家铁路设备的上市公司,业绩一般,也没大机构参与,但是其公司潜在的利好消息还没有显现出来,中国兵器集团未来整体上市是完全可以期待的。一旦中国兵器集团整体上市消息出来,北方创业还能是现在...

Read more

等待北方创业600967做多能力聚集


当市场都不看好的时候,股价下跌是很正常的;当市场出现恐慌的时候,股价暴跌也是很正常的!当市场估值认为过高的时候,股价下跌也是很正常的;当我们被机构抛弃的时候,股价下跌也是很正常的;只有上市公司自己争气才是股票价格上涨的理由!任何看惔一家正在发展的上市公司,也会被无情的抛弃!北方创业公司未来三年的业绩增长率每年20%以上,绝对没问题!再配合中国兵器集团整体上市,北方创业的股价到底能涨多少,谁也说不清楚!我们唯有等待,等待时间的到来!让抛弃北方创业的投机者也被北方创业抛弃!机会主义者永远看的是眼前利益,从来没成想过未来三年的事情,三年不长也不短,留给你们的是翻几翻的利润,何必在乎时间的流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