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易宪容

1958年出生于江西上高,
1989年获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1997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7年7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1998-2000年到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做合作研究;
1999年7月曾到台湾清华大学做访问研究;
从1998年起为国际新制度经济学学会会员。目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工作。
著有:《现代合约经济学导论》、《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科斯经济思想研究》、《金融市场与制度选择》、《现代经济学入门》、(合著)、《金融市场的合约分析》、《经济学与经济的迷思》、《金融市场的震荡与发展》、《经济繁荣与权力运作》等书;
译作:《佃农理论》、《经济解释》等;
研究领域为制度经济学,金融学。

“断供门”是银行按揭制度改革契机


7月24日获得两条消息,一是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针对日前美国次贷危机及国内“断供门”,银行监管部门要求国内商业严密关注城市居民按揭贷款风险,要加大防范这种风险力度,从而紧缩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二是深圳媒体报道,在断供门之后,银行监管部门要求各商业银行对“断供”的问题进行实质性调查,明其真相及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看到这两则报道,我想,国内银行监管部门可借助于“断供门”事件,将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住房按揭贷款体系与制度改革的契机。

对于第一则报道,香港媒体有电话访问,我对他们说,国内银行监管部门的动作并非是针对美国“两房”事件(房地美与房利美)而来,尽管“两房”事件对中国按揭贷款风险管理有不少...

Read more

房价是房地产博弈的核心


 

最近中央政府官员深入不少地方进行了一系列调研,也召开了一系列的经济工作座谈会。政府希望这些调研及座谈会更多了解当前中国经济实际,以便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做出更为正确的判断,对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做出更好安排。

也正是这个时候,房地产市场各种救市之声音蜂拥而来,比如房地产企业资金断裂说、土地财政减收说、断供影响银行安全说、房价不能下跌说等等。对于这些声音,尽管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但是无外乎一点,就是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不能够下跌,否则,房价的下跌就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就得让中国经济GDP增长出现逆转。

其实,这些房地产救市之论,表面上是从公共利益角度来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Read more

楼市要救的是房地产暴利模式


 

最近,房地产救市争论不绝于耳,房地产救市之讨论也五花八门,不过,无论这些房地产救市的理由有多少条,实际上这些主张救市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救房地产的暴利模式,就是希望通过救市来维护房地产的暴利模式不改变。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先来看一些列举的房地产救市之理由。比如,如果不救市,房地产企业就渡过不了百天,这些房地产企业就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倒闭。但时间已经过了半年,不仅没有看国内任何一家房地产企业破产倒闭,也没有看到哪家房地产企业由于资金紧张而停工停产。反之,今年上半年流入房地产企业的资金越来越多,房地产企业流入资金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正因为,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快速增长,正因为流入房...

Read more

断供没有在全国发生,发生将面临起诉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2%,涨幅比5月低1个百分点;环比价格与上月持平。其中,新建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2%,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5%。6月份深圳一手房下降为-1.3%。也就是说,从政府公布的数据来看,尽管近两个月国内房价的上涨幅度有所放缓,但国内房价仍然在持续上涨范则是不争之事实。而且,特别是今年前5个月,国内房价上涨幅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

但是,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炒作最为热闹的问题,有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的断裂,即百日巨变论;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会引发银行体系风险,会影响国内经济增长,会影响...

Read more

房地产不可救、不需救、不能救


最近,一些地方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某种程度下跌,住房销售的严重下降。面对这样的形势,一些人又如2003年那样,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面临一个调整的临界点,政府应该重新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在这些人看来,如果房地产市场不改变目前他们所认为的这种状况,就会危及中国宏观经济安全、就会危及中国银行体系的风险、就会影响民众房地产资产的升值、就波及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甚至于把中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也扯上,认为如果房地产市场调整,中国住房保障体系就没有财政支持,那么这个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他们又打出了“中国楼市告急”的旗号。

对于这些人的言论,并非什么司空见惯。房地产...

Read more

楼市核心是稳定绝大多数人改善住房的经济预期


最近,一些地方房地产市场出现某种程度房价的调整,也出现不少地方住房销售的严重下降。面对这样的形势,一些人又如2003年那样,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面临一个调整临界点,政府应该重新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政府决不可如股市那样,让股市大跌而让股市投资者面临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因为,在这些人看来,如果房地产市场不改变目前他们所认为的这种状况,就会危及中国宏观经济安全、就会危及中国银行体系的风险、就会影响民众房地产资产的升值、就波及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甚至于把中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也扯上,认为如果房地产市场调整,中国住房保障体系就没有财政支持,那么这个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对于这些人的...

Read more

当前楼市对银行体系风险有多高


今年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开始在出现调整,但这种调整除了深圳广东之外,其调整的广度与深度都是十分有限。特别是上海及北京,其调整除了住房销售量严重萎缩外,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调整则十分有限,甚至于有人说,其调整仅是增幅的减小,实际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并没有出现多少下调。尽管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总体上调整不大,但是有人却一直在说,国内房价的调整对银行体系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因此,政府要密切关注这个问题。

但实际上,尽管2008年中国的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变为从紧,但是目前的从紧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规模扩张限制仍然是十分有限。比如,2008年1-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1201亿元,同比多增273亿元。5月末金融...

Read more

成品油价格上调一石几鸟


6月19日成品油价格上调总算迟迟而来。当时,我预计,如果成品油价格上调,第二天的国内股市应该补上前一天下跌的空间,但实际上尽管20日股市有些上涨,而且上午的时候上涨幅度也不小,但最后还是回落。而且到6月23日,国内股市又进入下调的通道。何也?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幅度有限。也就是说,尽管成品油的价格每吨油价格上调1000元,但与炼油企业的亏损仍然相去太远,国内成品油上调的空间仍然较大。

  那么,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上调为什么没有迟迟没有推出?为什么推出之后没有一步到位?其实政府担心的是,调高成品油价格可能刺激内地通胀升温。特别是目前国内通货膨胀持续近一年处于高位时,政府更是有此担心。所以,...

Read more

美国要用货币政策遏制油价疯狂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由年初的93美元一桶上涨最近的140美元一桶。半年的时间里,国际油价上涨了50%以上。特别是这个月来国际际油价如过山车一样的大起大落,国际油价的大起大落到无可复加的地步。对于国际油价震荡及疯狂上涨,既有他们所说的石油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比如新兴国家石油需求量增加;也有地缘政治的问题,如中东政治危机不断,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美国货币政策导致的结果。从1987年以来美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造成整个国际市场资金泛滥、美元的贬值。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上的对冲基金在这样的环境下快速成长,而对冲基金则国际油价疯狂上涨或震荡波动的推手。

有统计表明,从1971年美元与黄金价脱钩...

Read more

当前负资产出现对国内银行体系没影响


最近有人说,随着国内房价下跌,中国可能出现负资产家庭。在这些人看来,如果中国出现负资产家庭,政府就得注意了,就得改变目前房地产市场的金融政策,特别要改变目前从紧的货币政策,要让涨到天上的房价再上涨。对于这些言论,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

其实,“负资产”这样一个概念,是香港1997年到2003年(期间香港的房价下跌67%),香港社会流行的一个新名词。其具体定义与内容,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并非是单一刻板的东西。而负资产的界定不一样,其计算方式与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负资产”是与个人用住房按揭贷款所购买的住房价格下跌有关。如果个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