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凌秀丽

与智者同行,获益无穷,希望能与更多的同道之人在这一方寸之地交流。

中国经济减速压力加剧,国际资本流出迹象显现


目前,中国经济减速压力加大,资金流出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一、2月份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环比大幅缩减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3月28日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2月,银行代客结汇1140亿美元,售汇1096亿美元,结售汇顺差44亿美元,而此前的1月,该数值为194亿美元。结售汇尽管仍然是顺差,但环比已经大为缩小,且处于历史低位水平。结售汇顺差收窄表明境内想换成外汇出去的人民币较前期有所增加。
 
  
 
二、FDI连续4个月同比负增长
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2月,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金额77.26亿美元,同比下降0.9%,这是我国实际使用...

Read more

央票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功能发挥


一、央票的前世今生
央票即央行票据、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一般而言,中央银行会根据市场状况,采用利率招标或价格招标的方式(大部分央票发行采用的是价格招标,在确定数量的基础上由市场发现价格,但有需要时也采取设定利率目标进行数量招标的模式3月期、6月期、1年期和3年期票据,其中以1年期以内的短期品种为主。),交错发行
早在1993年我国人民银行就开始发行央行票据这种短期债券,当年,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融资券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随后便发行了两期融资券,总金额为200亿元。当时发行央行票据是为了调节地区间金融机构资金的不平衡状...

Read more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回落,增速或将继续下探


根据统计局3月9日公布数据显示,1-2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1.5%,较去年回落2.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了平稳回落态势。
首先,受在建项目支撑,房地产投资回落速度减缓。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7.8%,较去年回落0.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主要缘于在建工程投资较为活跃,1-2月,商品房施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35.5%,较去年大幅增加10.2个百分点。但从新开工数据来看,累计同比增速从去年底的16.2%大幅下滑到5.1%,创下26个月以来的新低,与此同时,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增速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这将意味着,由于商品房销售萎缩,回款放缓,...

Read more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房地产政策走向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作了较为正面的评价:“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抑制,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调控效果正在显现”。对于2012年的政府主要任务,《报告》指出:“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抓紧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快建设城镇住房信息系统,改革房地产税收制,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

Read more

中国主动调低经济增速目标实为明智之举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向全国人大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把2012年的增长目标定在7.5%,这是自2005年以来首次调低经济增速目标。经济增速目标调低符合我们的预期。对此,个人看法如下:
第一,中央表明姿态:地方政府不应该只注重GDP。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应该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基础上的增长,应该是符合“民生”利益的增长。如果定的过高,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的考虑,很可能会层层加码,容易回到过去以环境破化、能源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式增长老路上,容易使房地产泡沫继续得以膨胀,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第二,经济增速下台阶本身具有内在驱动力。2012年,...

Read more

地方房地产政策的局部“放松”不足以改变市场长期趋势


近期芜湖楼市财政补贴政策暂缓执行、上海对外地户籍居民购房资格重新认定被叫停在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对此,个人认为:
第一,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会有放松房地产政策的冲动。经过1年多的楼市调控,全国多数城市土地收入大幅缩水。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监测显示,2011年全国13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9052.3亿元,同比减少11%。土地收入的大幅缩水造成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日趋紧张。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地区的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较大,违约风险也大幅上升。地方政府领导要在自己的任期内做出政绩,迫切地需要卖地。可以预见,地方政府在自身权限范围内放松房地产政策的趋势只增不减,不排除各地仍...

Read more

货币政策转向了吗


央行年内首次下调存款准备率,很多人认为此举是我国货币政策转向的风向标。对此,个人认为:
第一,本次“降准”是央行对信贷萎缩与货币低速增长的“被动”应对。一方面,从近期公布货币与信贷数据看,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7391亿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货币增速M1、M2 均创历史新低,尽管1月份新增外汇占款1409亿元,但仍远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当前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央行不得不通过货币松绑调节经济活力。
第二,央行在利率政策上还处于观望期,不会轻易动用利率手段。“稳通胀”是当前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出发点。2月1...

Read more

不宜对2012年货币政策放松力度抱有过高期望


央行2月18宣布,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少人认为本次“降准”拉启了今年货币政策放松之幕,市场普遍预期2012年会是一个货币宽松年。个人认为,我们不宜对货币政策放松力度抱有过高期望,2012年的货币实际宽松程度很可能会大大低于市场预期。货币政策调控的出发点可能还是落在“预调微调”上。
从近期的宏观调控动向看,以下三个“不及预期”显示央行在放松流动性方面比较谨慎。
首先,“降准”不及预期。自2011年12月初央行“降准&r...

Read more

关注热钱对股市的扰动


2011年,金砖四国无疑是全球股市的重灾区。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下跌24.64%、俄罗斯RTS指数下跌21.94%、巴西圣保罗IBOVESPA指数下跌18.11%,A股市场跌起来也毫不逊色,上证综指大幅下跌了21.68%。
然而,翻过2011年,谁也没料到股市一开局,金砖四国就迎来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截至2月2日收盘,印度股市上涨12.79%,俄罗斯股市上涨15.81%,巴西股市上涨13.81%,只不过相比较而言,上证综指涨起来却有些逊色,5.14%的涨幅远不及其他三国的一半。
股市表现为什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出现这么大的反差?个人认为,热钱难逃...

Read more

LTRO只不过是欧洲债务货币化的一个“幌子”


LTRO等同于QE吗?
LTRO被市场解读为欧洲版的QE:欧洲商业银行用央行提供的低息贷款购买欧债,既可降低欧债发行成本,又可使银行通过赚取息差增加盈利和资本金。若银行再将所购买的欧债抵押给欧洲央行以获取更多贷款,则更增加乘数效应。
表面看,欧洲的LTRO与美国QE都旨在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二者有相似之处,但仔细考量,二者难以划上等号。这是因为:QE是美联储直接购买美国国债,可以直接起到明显压低国债收益率的作用;而LTRO实际是欧洲央行对欧洲商业银行的抵押贷款,其选择权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银行使用LTRO作为融资工具,但并没有义务必须购买欧债,因此市场对LTRO能真正发挥多大作用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