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姆斯说:“我对交易的艺术的兴趣,远远超过对最近一两笔交易本身的兴趣”。
一.华尔街的大炒家杰西?利物莫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赌博和投机的区别在于前者对市场的波动压注,后者则等待市场不可避免的升和跌,在市场中赌博是迟早要破产的”。多年前,就已经把这句话贴在自己用于交易的电脑上!在市场,我们碰到最多的问题是诸如“能涨到哪里去”或“能跌到哪里去”此类的疑问,这些问题或许是不经意地提出的谈资,或许是认真地求索的课题,却常常在实实在在地强化着我们...
作者文章归档:孙香荣

散户必读的炒股感悟(一)
主力的折磨术和引诱术
众知周知,中国股市中绝大多数的主力、机构、庄家都是赢家,而绝大多数中小散户都是输家。原因何在?我以为,赢家主要是靠施展“折磨术”和“引诱术”成功,而输家主要是在“折磨术”和“引诱术”中受骗上当。
一、底部区域的“折磨术”
(一)反技术折磨
技术分析有两块基石:第一,一切信息都反映在股价走势上。第二,历史会重演,从过去和现在的走势、形态,可以预测未来。随着技术分析的日益普及,加速了市场思维和行为的趋同化。于是,如何让广大投资者经不起...
股市博弈必读的二十六条感悟
感悟之1:量、价、形之关系
传统股票理论有一个定理:量在价先行。做股票的人全记住了这句话,这几乎是启蒙圣经了。按照这种说法,股票的价格是由交易量决定的,价格的波动是由于量能的积累或释放引起的,也就是价是果,量是因,随之而来的结论就是做股票一定要研究好量能,要想赚钱就得把握好量能的变化,只有量能放大了价格才会上涨,量能委缩价格一定下行。于是投资者全去研究量能了,但结果并不是那么回事,笔者认为这完全是一种误导!这种说法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其一,笔者承认它们是因果关系,量是因,价是果,但他们因果产生的时间不是先后关系,而是瞬间并列关系,也就...
买了就跌,卖了就涨之原由
散户在选股时用的方式差不多,基本都是在看基本面、看行业、盘子大小、业绩好坏、盈利能力等,技术面上是看K线、均线、指标、量能等,基本面是公开的,技术面的分析就有点差异性,但对于多数散户来讲,由于智商相差不大,只要是用心分析其结果都是差不多的,除去特别聪明的高手之外。
散户的分析方法主力都明白,它所做出的那些表象,就是让你做出他需要的判断结果,你看着象底部或升势很明显买了,别的散户也看着象底买了,你只知道自己买了,不知道别人也买了,但主力知道,他从当日成交中就能知道散户的行为,散户都抢着买,主力怎么拿...
为什么要买股票
“为什么要买股票?”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得回答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投资理财?”所谓的生活,不就是找个好工作、努力赚钱、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然后王子与公主就能一生幸福快乐吗?理财劳心又劳神,何必理财?——因为,只有学会聪明理财,才能帮助我们创造美好生活。
一、对抗通货膨胀
很多不想为理财伤脑筋的人总以为:把钱放定存就好了,每年有固定利息,又不用为理财忙东忙西,何乐而不为?其实这种观念真是大错特错。
因为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会使得金钱的「实质购买力」下降。当每年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定存利...
信心的魔法
信心的魔法
这个故事也许只是为了讽刺魔法师的狡猾和国王的愚蠢,但温毕格勒博士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故事理想、天分、潜力往往会由于我们一时的意识迷乱,或没有熟悉到自己的能...
市场“变盘”特征
变盘通俗讲就是象相反方向走牛或走熊 ,或者说空头市场与多头市场的转变。市场发生变盘前,会呈现出一些预兆性的市场特征。
1、指数在某一狭小区域内保持横盘震荡整理走势,市场处于上下两难境地,涨跌空间均有限的环境中;
2、表现在K线形态上,就是K线实体较小,经常有多个或连续性的小阴小阳线,并且其间经常出现十字星走势;
3、大部分个股的股价波澜不兴,缺乏大幅度盈利的股价波动空间;
4、投资热点平淡,既没有强悍的领涨板块,也没有聚拢人气的龙头个股;
5、增量资金入市犹豫,成交量明显趋于萎缩,并且不时出现地量;
6、市场人...
七种应立即叫停的理财心理
我们总是想着一款新车的价格是多少,却不能监督自己每周的日用品帐单。我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却常常被高风险投资削弱长期回报。学会理清其中千丝万缕的前因后果。我们将收益匪浅。动态经济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的情绪和经验会歪曲我们的财务决定。下面是就其所涉及的金融过失以及相应的心理学的分析。
第一.右手进,左手出。支付着信用卡高达15%的费用,而为拥有储蓄存款5%的利率沾沾自喜。我们常常为一辆新车的高价而感到困扰,却没有注意到自己每周用于购物的大笔清单。
第二.盲目跟风。大量购入众人认为会大张的股票;在市场衰弱的时候大量卖出自己手中...
世界上最大的力是“规律”!
世界上最大的力是“规律”,世界上最巧的力是“借律用力”,借规律之力,你将无所不能!
“庖丁解牛”这个成语大家听说了吗?它是什么意思?庖是厨师,丁是厨师的姓,解,肢解分割。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姓丁的厨师杀牛。这个丁厨师一生杀了几千头牛,对牛的身体结构非常熟悉,所以杀牛的时候非常轻松,游刃有余,尽管这把牛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但还是锋利的像新的一样。大家想想看,“庖丁解牛”这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