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学峰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投资学专业学术带头人,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金融发展与资本市场运行、投资者行为与投资管理。出版学术专著《资本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等4部,出版教科书《投资学》等4部,在国内外各类专业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近20项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横向科研课题。为多家大型专业投资机构和地方政府担任顾问。

股票市场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


股票市场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
 
李学峰 南开大学金融学系 天津 300071
原文发表于《上海国资》2004年第6期
 
内容提要:至今为止,理论界对股票市场功能的考察,集中于股市的融资功能、信息传递功能,以及由上述功能所导致的资源配置功能;而对股票市场的另一重要功能——促进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却鲜有论及。本文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揭示了股票市场发展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推动和深化作用。
关键词:股票市场 国有企业 改革深化
 
伯利和米恩斯(1929)提出了两权分离有可能导致公司业绩下降的假说。然而,自伯利和米恩斯提出问题后的几十年间,美国经济却处在...

Read more

现代货币数量论与经济发展


现代货币数量论与经济发展
南开大学金融学系 李学峰
原文发表于《经济问题探索》1994年第12期
一、前言
    经济发展问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又突出反映于经济的货币化过程。因而,各发展中国家寻求适合于其本国情况的货币理论以指导其经济发展,就成为了突出重要的问题。
    由于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经济,因而,在现代经济学中货币理论流派众多,可以说,每一位经济学大师都有其自己的货币观。而在这流派纷呈的货币理论...

Read more

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微弱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微弱研究
 
南开大学金融学系     李学峰
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徐辉
 
原文发表于《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从实证上揭示了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微弱的现实,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股市财富效应实现所需要的宏观条件、市场环境及微观基础等角度,运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有关原理,在理论上分析了股市财富效应的实现条件,并揭示出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股市财富效应正常发挥的根基性条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中国股市财富效应微弱的原因,并得出了有意义的推论。
...

Read more

产权交易:冲破传统产权制度弊端的重要措施


产权交易:冲破产权制度弊端的重要措施
 
南开大学金融学系 李学峰
本文发表于《经济论坛》1995年第1期
 
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产权交易在中国大地悄然兴起,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两件事:一是1993年在上海股市出现"宝延事件";二是1994年在成都出现了"成工液"(即成都工程机械液压件厂〉产权挂牌交易。可以预计,在新一轮的企业改革浪潮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将是企业产权交易的规范化、大范围的开展。中国为什么要展开产权交易?目前是仁者见仁,理论界众说纷纭。本文认为,产权交易,其最大的功能在于制度创新,中国开展产权交易,其最大的必要性就在于它是冲破传统产权制...

Read more

论现代产权理论的核心问题


论现代产权理论的核心问题
 
南开大学金融学系李学峰
河南金融管理学院贾中河
原文发表于《金融管理科学》1995年第6期
 
何为现代产权理论的核心问题?对这一问题能否给出正确的回答,既会影响到我们对现代产权理论的正确理解与深刻把握,又必将对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最新一轮企业改革一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说这是一个有着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根本的经济问题,是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要。正统的新古典理论在分析解决这一问题时,是从如下两个方面展开的:
〈1〉新古典完全竞争均衡理论在...

Read more

产权交易与制度创新


产权交易与制度创新
——对中国开展产权交易的理论分析
 
南开大学金融学系李学峰
原文载于《财经问题研究》1995年第11期
 
目前,中国的产权变革已达到这样的一个临界点,即彻底打破传统企业产权制度的同时,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如何推动企业改革尽快跨跃这一临界点?理论界和实际经济部门都提出了不少好的政策建议。然而,综观目前占主流地位的各种改革方案,都不约而同地忽视了-个重要的改革措施一一产权交易。
产权交易,其最大的功能在于制度创新,它既是冲破传统企业产权制度弊端的需要,同时又是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重要措施
一、冲破传统企业产权制度的弊端需要产权交...

Read more

股票市场发展与企业投资支出研究


基于有效需求视角的股票市场发展与企业投资支出
——以中国通货紧缩为背景的研究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研究文献中,将股票市场发展与企业投资支出关系模型化的经典研究,是所谓q效应理论。Tobin(1965)在研究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发现货币的增长将通过影响真实资本的证券市场价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而影响企业投资支出。即
q=                   &...

Read more

上市公司股东投票权非完备性与股东行为选择




内容提要:
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和股票市场的已有研究中,一般是从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完善或市场是否有效等角度进行推演和论证,来揭示我国上市公司和股市本身所存在的缺陷。本文从一个更“微观”的角度,即公司控制权的核心--股东投票权--完备与否的角度,揭示出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行为选择。本文的研究证明,我国股票市场的投机性、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等热点与难点问题,都与股东投票权的非完备性有着根源性的关联,从而提示我们,一般层面地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恐怕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股东投票权完备性的标准与中国上市公司股东投票权的非完备性
    公司治...

Read more

大股东投票权非完备性与其对中小股东的侵害




李学峰
南开大学金融学系

内容提要:至今为止,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行为不断发生,并已成为了阻碍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其应有作用的一个难点和焦点问题。本文从股东投票权完备性的充要条件出发,揭示了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投票权的非完备性,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大股东的最优选择即是将其用手投票权发挥至最大——即最大可能地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这一研究提示我们,仅从一般性的加强监管、规范上市公司行为等角度,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股票市场中日益增多的大股东侵害行为。


    一、引言

至今为止,在我国股票市场中,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现象...

Read more

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做市商制度:功能、影响与趋势研究


 

摘要:至今为止,全球主要的证券市场均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做市商交易制度。本文从做市商制度的功能入手,论证了其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主要交易制度的成因,考察了垄断性做市商和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对市场微观结构的不同影响,揭示了传统做市商制度的缺陷和混合型做市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并提出了对我国资本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做市商制度功能 影响 趋势
Abstract: Up to now, the main security markets all adopted the system of market maker in global. This article res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