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树彤

现任敦煌网总裁。有长达十年的IT业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对中国的IT市场有独到的见解

神化女性领导人的性别优势是一种庸俗


 

最近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和媒体访谈,交流的主题除了涉及电子商务行业,最后往往都离不开女性领导力、女性领导人的人格魅力、女职业经理人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等,似乎这些都是我作为一位女CEO必备的话题,或者说很多朋友认为这一定会是我热衷的的话题。其实说实在的,对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我并不以为然。

 

 

上周日刚刚参加了一个企业女领军人物的颁奖典礼回来,深有感触。很多时候,大家总是津津乐道于女性企业家的成功经验,把它归结于女性优势、女性领导力或者甚至于女性特殊的人格魅力。对此,作为一个在互联网行业创业、实战多年的女性领导者,我觉得这种看法未免舍本逐末,太概...

Read more

第二波社会化媒体创新


  最近阅读了互联网咨询机构Econsultancy最新发布的一份未来互联网趋势报告,作者Neil Perkin系数字媒体专家,他总结了社会化媒体、无线和数据应用这三个核心的互联网创新领域内数个重要趋势和商业机会。感觉酣畅淋漓,兴奋不已。正所谓人生的幸福感来自于对未来的憧憬,我给最新一期的《IT经理世界》写了一篇文章,简单分享一下比较感同身受的几个要点及我个人的感悟。

  社会化媒体的创新和商机,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化媒体意味着营销的创新。未来企业的营销,核心将是研究如何拥有一个庞大的好友群,如何推动好友对品牌的认同,进而使之成为品牌的主动传播者和倡导者。

  知名互联...

Read more

社区化商务喷薄欲出


    我们近年来不断读到经济危机冲击零售业的消息,与此同时,网络零售却热气蒸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据报道,电子商务销售额在过去10年间每年增长率近20%,远远超过了线下零售的发展。

  据万事达组织估计,刚结束的欧美圣诞季网络销售比2009年同期上涨了15%,在10月31日到12月23日间,北美网络零售总额达到364亿美元。所以我们会继续看到,传统形态的零售商和各种零售业态会继续挣扎在生死线上,而在线零售商则通过不断的创新实践,将电子商务推向了新的高潮。

  电子商务已死?

  展望今年的全球电子商务走势,我认为,这个新的高潮可以称为“社区化商...

Read more

两分钟“波士秀”——肚皮舞,跳起来


    上周六我去上海录制了第一财经频道的《波士堂》,这是一档商业访谈互动节目,比较轻松,展现人生智慧和商业智慧,本质上是聊天为主,谈谈处事价值观,对商业人生的感悟等等。这两天导演还会来北京拍些场外镜头,拍拍我和同事们在办公室的工作场景等。我昨天把一些现场的照片放到微博上,有网友说照片不够大,我今天又让同事找了一些,一起放在博客上晒晒吧。这些照片只能给大家先看个大概,这档节目估计会在下周六晚上《第一财经》频道首播。

    这次时间特别匆忙,导演只提前两天时间才通知我要上《波士堂》,还特地叮嘱让我带上好几套衣服到现场备选,我只得...

Read more

从Groupon那里学到什么?


      最近我一直在找一些有关Groupon发展的资料,我想了解一下Groupon的成功因素有哪些。《华尔街日报》一直对Groupon很不屑,我曾经看到这家美国权威财经媒体的一篇评论,认为Groupon无非就是一个电子邮件营销公司,距离真正的社会化商务还很遥远。

      但是这么一家靠定期发送电子邮件传递团购活动信息的公司,为什么会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就火成这样呢?

      我们首先可以看看这样的一些数字:

  

      Group...

Read more

二三线城市,新精英群体崛起的机会




    选择去二三线城市,不是因为你在一线城市的竞争力不够,而应该是你在二三线城市发现了更大的机。

 

非常感谢网友在我的上一篇博客——《去二三线城市发展,我最不看好的两类人》热情留言。这篇博客的本意并非劝阻大家不要去二三线城市发展,恰恰相反,我认为二三线城市会成为近年来国内事业发展和创业的一个全新机遇。回归二三线城市,需要把你在大城市积累的见识、经验和闯劲用起来,用好。最要不得的是那种思路:仍然选择走一条狭窄、保守的老路——靠父辈亲友的人脉关系找个当地的国企工作岗位,或者把希望寄托在考公务员、进事业机关单位。

 

最近因为北京...

Read more

如果北京人愿意去二三线城市


 

我的前两篇以“回归二三线城市”为主题的博客,引起了网友热烈的反响。原本想改谈其他话题,但是网友们的热情回复使我欲罢不能。我看到有不少回复对我的博客表达了这样的疑惑:“是不是北上广深接下来要驱赶外地人了?”“为什么北京人、上海人不去外地发展?”就这样的疑惑,我这里想再阐发一下,算是对前一篇的补充。

 

我的观点是:如果说现在是广大白领、创业者和求职者们将目光瞄准二三线城市的合适时机的话,那么,现在更是一些二三线城市脱颖而出,成为吸附人才、产业升级新高地的绝好时机。前者由年轻人自己把握,后者的钥匙则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上。如果地方政府能更积极主动,则二三线城市前景...

Read more

中国收购美国零售商的时代来临了?


    利用春节翻看了一些新书。有一本名为《零售的新规则》(The New Rules of Retail, Competing in the World's Toughest Marketplace)的新书,虽然还没有细看,但感觉还是比较新鲜的。推荐给大家,我想说的是,零售业,特别是在线零售业的发展,给予创新者很大的创业空间。不懂零售没有关系,因为传统零售业的一些规则已经不那么适用了,新的规则应该由创新者来制定。 


 

    如果说《长尾理论》颠覆了人们对互联网商业的常规认知,那么我...

Read more

回二三线城市发展,我最不看好的两类人




  我曾经在多篇博客文章中提到希望大家不要都拥挤在一线大城市找工作、考公务员,劝导城市“蚁族”可以去二三线城市发展。而近来,另一个现象同样令人担忧,很多人在一线大城市的梦想因为房价居高不下、因为公务员位子僧多粥少、因为500强竞争激烈等等原因而破灭之后,把去二线城市当公务员、去事业单位和国企求职作为首选。我判断,现实会让其中的大多数人失望。因为他们最终发现,二三线城市的这些资源似乎更有限,在一线城市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内地城市恐怕依然无解。

  想去二三线城市做公务员或者到当地仅有的几家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而对这两类我都不看好。一...

Read more

白领创业如何逃脱进退两难?


  最近,一位在外企工作多年的朋友向我诉苦,工作了十几年,收入已经不少了。但是总感觉不对劲,年轻时可以两三年就上一个新台阶,时时都在自我提升;而近几年情况就不一样了,在一个职位上停滞不前,外国人做上司的“玻璃天花板”似乎坚不可摧,工作积极性严重下降,年轻时大干一番事业的想法又浮现了出来,就是始终也下不了决心。 

  有这样苦恼的“白领一族”并不在少数,他们是中国早期的一批白领,那时候白领还是一个很有光环的名词,经过十几年的打拼,这些人现在大多身居较高的职位,但也为这高位所困,停滞不前,过于稳定是他们现在急于想摆脱的现状。他们的优势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