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金元浦

金元浦  浙江浦江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外文学理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人文奥运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市科技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卷主编。中国创意产业国际论坛秘书长。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国文化发展纲要》起草工作小组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文化部高等学校动漫类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我国中心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软实力竞争”项目主持人,文化研究网www.culstudies.com总编。 80年代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外报刊发表《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文艺学的问题意识与文化转向》等论文200余篇。 出版《范式与阐释》《文学解释学》《接受反应文论》《间性的凸现》《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 专著10余种, 主编《当代文化产业论丛》(6种)、《文化创意产业译丛》《跨越世纪的文化变革——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研究》大型报告,主编英文文集Cultural  Studies  in  China等30余种。 主持国家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重大项目及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项目等10余个。为北京市政府、云南省政府、深圳市政府等10省区聘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顾问;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客座教授、研究员。他所参与主持的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北京人文奥运研究基地)最近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嘉奖,成为唯一一个获奖的奥运科研机构。

当代中国的创意理念、创意人才与创意困境


  “创意产业”这一新术语的出现当然有其自身的背景和语境。新术语、新行业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对旧术语旧行业的反思与批评。反映了对旧行业的理论范式、现有机制、政策趋向和实际运作的调整或反拨。创意产业的兴起一方面是对现有产业的机制、政策和运作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对其缺乏创造性的批评。

  1.创意产业不再简单的囿于过去的文化产业,它是适应新的产业形态而出现的创新概念,是对新形态的概括、总结和发展。英国提出的13类创意产业部类,主要包括新生的产业类别,也包括虽然仍然沿用过去的电影、电视、服装设计,但内涵已大大变化,已经是数字电影数字电视设计。

  2.创意产业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