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胡勇

07年开始研究SEO,在大型网站工作5年,12年加入网易,担任SEO总监,曾担任500WANSEO经理。

百科开放移动开放平台对广大站长们有哪些好处?


10月25日,百度开放移动开放平台.

   百度移动开放平台介绍:
移动开放平台,向站长提供基于移动搜索和移动转码的解决方案。

   主要服务
   1. WAP站告知服务;
   2. 转码意见反馈服务;
    即将推出:
   移动建站、移动统计、转码页模版编辑服务

 那么百度这么做对广大站长们有哪些好处呢?

    DICK认为,有一些好处:

    能够让用户通...

Read more

58同城骗链接的真正原因!


  记得我在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我被58同城骗链接的事情。当时我只是因为心里不平衡,所以才有感而发!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58同城要骗链接呢?这是为什么?他们不怕这样会影响58同城在seo界的声誉?

      终于,我找到了原因!

     为了认证我的原因,我拿自己的博客(http://www.huyong.org.cn)做了实验!那就是我在一个权重比较高的网站挂上了我的博客地址的链接。

第7天,我在雅虎反向链接里,发现了这个高权重的网站链接地址。

 &...

Read more

PR值不再更新对SEO界有哪些影响?


(i美股讯)谷歌(GOOG,543.30,+0.35%)员工 Susan Moskwa在谷歌官方网站管理员中心,谷歌将停止PageRank值的更新。同时,Susan Moskwa希望给网站管理员不要过于看重PR值,不要只注重pr值而忽略了网站的真正内容。

        此消息一出来,seo界顿时一片哗然!各大友情链接交换群纷纷报道了此事!

        那么PR值不再更新对SEO界有哪些影响呢?

   &nbs...

Read more

DICK:谈谈网站的链接类型


对于seo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网站能否在搜索引擎获得一个很好的排名,很大程度和链接有关。

      那么具体的链接类型包括哪些呢?Dick认为,应该包括以下4种类型。

      第一种是:内部链接。

      之前我在seo基础教程里面有提到,今天我要详细讲一下。

      内部链接也就是在同一个顶级域名下的链接。当然有些搜索引擎把同一IP下的链接也叫内部链接。

例如:&l...

Read more

如何让高层肯定你的seo计划?


如何让高层肯定你的seo计划?

             作为一名大公司的SEO,最难的不是如何制定SEO计划,而是如何让你公司的高层肯定你的SEO计划。

            以前在小公司做SEO的时候,自己的唯一上司就是老板。因为小公司就十几号人,没有啥组长,更没啥经理的。之前做SEO计划,并不需要参加什么项目需求会。直接发给老板,老板觉得满...

Read more

最“拉风”的“山寨”网站,既然能骗过搜狐!-SEO案例分析之PR劫持


最“拉风”的山寨网站,既然能骗过搜狐!-seo案例分析之PR劫持

            今天在一个友情链接交换群里,有个网友发了一个PR9的网站,网址为001en.com,这里我本想写出他的地址的,可如果不写出他的地址,就没法让大家知道我是分析哪个网站了。

           之前在群里也看到过很多PR7-8的被劫持的网站,可从来没看到过PR9的,因...

Read more

DICK:垃圾站-正规网站潜在的克星!


DICK:垃圾站-正规网站潜在的克星!

发表时间:2010-8-10 3:57:52     作者:胡勇     发表于:SEO培训在线

       21世纪初,会HTML语言的聊聊无几。那时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可谓吃香,基本上都是高薪就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大中专院校对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会HTML语言的越来越多。就连ASP语言也开始普及了!后来ASP没人用了,PHP火起来了!一直火到现在。ASP逐渐被淘汰了,但是大部分垃圾站和少部...

Read more

PR劫持又出一新技术,SEO黑道解密!


 

最近发现好多人在群里卖劫持PR的网站的链接,有PR8的,有PR7的,也有PR7以下。总之,劫持的网站一大批。
之前也听过PR劫持技术,主要方法是:利用301或302重定向到要劫持的网站,待该网站PR跟新时,转向该站的网站也就拥有和该网站一样的PR了。
这个技术最早是由ZAC在他的博客里公布的。
谷歌很早就对该技术进行了过滤,目前通过该方法已经无法进行PR劫持。
但是为什么还有人劫持成功呢?
我认真地分析了下:他们的主要手段就是复制全部网站内容或网站部分内容,让搜索引擎认为2个网站是一个网站。不仅要路径一样,标题,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