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集体误读的事情多得让人见怪不怪了。广告被误读,法规被误读,国策被误读,也许误读说给大家一个台阶缓冲一下以便修补。俗话说,蒙得一时,蒙不了一世。一时间不明白,问问何妨,就像余永定老师那样,“在发售特别国债的问题上我们实在有许多不清楚之处,还望有关方面能够消除我们心中的疑惑。”(余永定,中国证券报070625)
金融所的老师似乎没有这一问,说起中国财政和金融之间的历史关系,自1953年起便形成了一种“长期资金归财政、短期资金归银行,无偿资金归财政、有偿资金归银行,定额资金归财政、超定额资金归银行的体制”,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1978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