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其仁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工作,从事农村经济调查,研究的题目包括土地产权和承包合约、乡镇企业、以及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

1989年至1991年,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做访问学者。1991年秋季进入UCLA研究生项目,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春季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2001年至2005年,每年春季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任教。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史、经济制度变迁理论、企业与市场组织、垄断、管制与管制改革等等。自 1996年以来,相继开设了有关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

创新是一连串的事件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创新是一连串的事件”。

  读过经济学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题目是我从耶鲁大学经济学家埃尔文·费雪那里借来的,他已经去世了。他一生做过很多重要的研究,其中重要一项是把时间引入经济思维中来,去理解人的活动

  比如怎么理解收入,理解资本。

  我们一看income“收入”这个词,通常会想到什么呢?无论领薪水也好,股权分红也好,我们一想收入就会想货币。

  但费雪教授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收入是人类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们为了收入从事经济活动,从事经济活动的结果又落实到收入上来。收入真正的含义是人的享...

Read more

百无禁忌想,脚踏实地干


 

  经济学常常被看作一门忧郁的学问,看未来不那么明朗乐观。

  亚当·斯密还比较明确,认定只要提供充分的经济自由,看不见的手就能把人类带向一个更好的经济增长。他那个时代,英国工业革命蒸蒸日上,实践也支持看未来“明确乐观”的经济学。《国富论》最了不起的预见,是断定美国经济有远大前途,这点后来得到验证。

  但是亚当·斯密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迅速展开所引发的矛盾,很多经济学家就不那么乐观了。最知名的是马尔萨斯,相信人口增长会快于食物增长,所以未来一定麻烦,要靠饥荒、灾难,甚至战争等来重建平衡。由此也给经济学打上了忧郁的印记...

Read more

中国经济冲破“围堵”的两条路径:改革“突围”与创新“突围”


  今天讲讲中国的经济。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台阶”的说法——中国的经济起点很低,只能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有时候要停一停、看一看,反思一下。现在有一个新台阶要迈了。怎么理解这个新台阶?首先回顾一下已经走过哪些台阶。

  1、中国经济这四十年走过的台阶

  1978年我从“上山下乡”的黑龙江考到北京念经济。当时中国正在制订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定下的发展目标是“保四争五”——争取5%,确保4%。

  这个目标回头看还是蛮低的,现在虽说...

Read more

何处用心?何处用脑?


  学经济会遇到很多困难。其中一个困难,就是我们在分析经济现象的时候,常常不知道何处用心,何处用脑。这里所谓“用心”,就是对任何经济现象,我们总有自己的情感、好恶、是非标准或道德标准。所谓“用脑”,就是对经济行为的逻辑有一个理智的判断或推断。人是万物之灵,灵在人在有情感,又有理智。困难在于,在分析经济现象的时候,人的情感与理智常常容易用错了地方。

  让我从简单的事情谈起。我们都看过非洲饥民的照片,特别是那个孩子,怎么可以饿成那个模样!任何人看到了,心灵和情感都不可能不受到冲击。要不要援助他们?只要力所能及,很多普通人都愿意伸以援手。要是...

Read more

如何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供给侧改革、金融体系改革、创新创业、实体经济、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小康……每一项改革都面临挑战。而每一个挑战都关乎我们的未来。

  01

  已知的最好答案是“不确定”

  经济学常常被看作一门忧郁的学问,看未来不那么明朗乐观。亚当·斯密还比较明确,认定只要提供充分的经济自由,看不见的手就能把人类带向一个更好的经济增长。他那个时代,英国工业革命蒸蒸日上,实践也支持看未来明确乐观的经济学。《国富论》最了不起的预见,是断定美国经济有远大前途,这点后来得到验证。

  但是亚当·斯密以后,随...

Read more

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就要给予补偿


  11月20日“《财经》15周年主题晚宴”主旨演讲

  各位好!15年来《财经》影响了无数的读者,我是其中的一个。今天非常荣幸可以在今天晚上又一次代表所有读者对《财经》的15年表示祝贺!但是,讲些什么好呢?我也是没有什么好的主意,波明说你就讲讲改革,具体讲怎么在这个三中全会决定之后能够推进改革?我想在座没有一位会否认改革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改革的困难在于它要触动已有的利益格局,它要触动已有的既得利益,你触动了既得利益,要给予补偿,有的时候就是因为补偿的本金不够,所以就不能够启动改革。不启动改革,很多问题就会越拖越久,拖到不行的时候会冒然改革,常常把改革推进到...

Read more

加快医疗开放 鼓励境外资本参与


  周其仁:加快医疗开放 鼓励境外资本参与

  周其仁网站:http://zhouqiren.org/   

  (本文根据作者在“2009北大光华卫生经济论坛”上的演讲录音整理,稿件未经作者审阅)

  周其仁:谢谢邀请,我的意见很简短,就是看现在的医疗改革的形式,可能要加快医疗服务的开放,为什么这么看呢?很多人认为政府增加了投入以后,医疗的看病贵、看病难会很大程度的缓解,这个前景是存在的,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医疗服务的供和求不平衡的形势形成了很多年。以2005年以前,78年到2005年的情况来看,我做过一些分析,就是我们国家的G...

Read more

下一次会有更大的灾难


  下一次会有更大的灾难

  “票子毛了”怎么办?

  统一发行货币的权力是把“双刃剑”。国家拥有了它之后,能不能谨慎地使用这个权力,这是现代经济史的一条中心线索。

  演讲:周其仁

  来源:新民周刊

  (本文由演讲录音整理,未经作者本人审定)

  周其仁个人网站:www.zhouqiren.org

  政府发行纸币,实际上不是很久远的事情。1935年国民党政府才对货币制度进行改革,完成了法币化。

  为什么会发生以纸币代替贵金属这个转折?其中一条大家都能接受的理由就是贵金属作为交易的媒...

Read more

建立一个新的货币体系


  周其仁:建立一个新的货币体系

  www.zhouqiren.org

  2009年5月11日-12日,由上海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2009”隆重召开。以下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教授的演讲内容:

  周其仁:我觉得余永定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让我们去理解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像水和堤坝,水的不平衡造成这么大的流量,但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否则水大了就会把堤坝冲垮。美元作为唯一世界的储备货币,会产生一些问题,早就有这样的预言,这个预言很长时间没有被验证,甚至认为被推翻,因为中间有一些变化产生,国际货币组织也采取了一...

Read more

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谨防一错再错


           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谨防一错再错

         ——在CCER中国经济观察第12次报告会的发言

                                周其仁
 
  最近的情况是,在通胀指数继续走高的形势下,一方面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依然很快,一方面政府实施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具体看,2008年1月CPI同比增7.1%,PPI增6.1%,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18.94%,人民币贷款增16.74%,而银行的外汇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