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蒋本浒

麦家,作家,编剧。原名蒋本浒,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曾从军17年,辗转六个省市,历任军校学员、技术侦察员、宣传干事、处长等职;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97年转业任成都电视台电视剧部编剧;2008年调任杭州市文联专业作家。

世界杯19:罗本,请掷地有声


有些人,你给他青山不老,给他地久天长,他也注定碌碌无为;而另一些人,你给他电光火石,给他弹指一瞬,他就能立竿见影,开花结果,荡气回肠。毫无疑问,荷兰飞侠罗本应该划归后者。

昨晚荷兰与斯洛伐克的比赛如同一局对神坐照的围棋,过程淡于比分,要领只在胜负,过往数日的飞扬激越在两支防反队伍拖沓沉闷的脚步下如烟而去,化为乌有。两队的胶着仿佛叔本华的皱纹,惹出一片深入骨髓的绵绵痛苦。所有圆瞪的双目中,汹涌的流水姿态平静,波澜不兴,火焰放弃了亡命,飞鸟停留在少女的叹息,恍然有一片从去年冬傍晚下坠的树叶,至今仍然在风中飘荡无已。南非的时间变作一座空虚的闺楼,大力神杯则笼罩在柳絮纷飞的薄雾里。

场上有...

Read more

世界杯16:期待非洲足球的明天


黎明和夜晚之间,是痛苦、光亮和焦虑的深渊。

                      ——博尔赫斯

 

非洲足球是一缕敏锐而神秘的香味,这香味来自殖民者墓碑上的含羞草,在草原的拂晓或撒哈拉的黄昏里摇曳着赫拉克勒斯的隐喻。这缕香味于1990年意大利之夏横空出世,并就地史诗般呈螺旋状繁殖开去。它或许不易令人迷醉上瘾,却能轻松捕捉到那属于光辉与神秘的第十三根肋骨,...

Read more

世界杯17:给韦恩·鲁尼的一封信


给咆哮奇迹者或能够点燃海水的魔术师韦恩:

 

首先请原谅我,这个来自遥远的足球落后国度的球迷用如此奇怪的称呼给你写信。这色彩斑杂而吊诡的标签,来自于2002年10月19日那个独特的、丰腴的下午,你,一位仅有几分钟英超经历的17岁少年,将手中本应迷茫或稚嫩的剑,呼啸着递出,完美刺伤了威名赫赫的希曼用近40年光阴写下的,那沉重而传奇的尊严。那一剑如同山谷间莫测的回声,至今仍常常在我脑海激荡绵延,挥之不去,呼之即来,每次都辛苦而兴奋。我一次又一次搜肠刮肚,为你和你那一剑寻找堪足匹配的词藻,以最恰当的名义,逡巡在华丽与莫测之间。可惜如同称呼之所示,我终究徒而无功。

当然,韦恩,任何...

Read more

世界杯18:荷兰足球成为谨慎的胜负师


轮廓分明的荷兰足球是英俊的哈姆雷特,亦是痛苦的哈姆雷特。为了热情洋溢地踢出最深奥同时也是最简单的足球,荷兰人心甘情愿忍受了多年的痛苦,“无冕之王”既是勋章,也是伤痕。在任何时候,他们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任何一场比赛的胜利,但奖杯却总是离他们很远,远得就像擦肩而过的朋友,抑或对面不相识的路人——唯有巴斯滕那记释放了全部意志和才华,耗尽一生运气的“零角度”射门,才能带给他们微不足道的一点补偿。

如今,“全攻全守”的缔造者米歇尔斯早已不在人间,年过花甲的克鲁伊夫则为拉玛西亚青训耗尽了心血,范加尔远走慕尼黑悠然装饰起红色垂杨柳,而三剑客们随着喧嚣的华灯散去也渐归宁寂。苍茫而热烈的旧日子如同一...

Read more

世界杯15:再见,卫冕冠军


仅仅过了四年,上届冠亚军就以火箭般的速度竞相演习自杀,他们因费解而茫然的眼神背叛了英俊的队徽,因痛苦而扭曲的手臂则是他们在南非的标志,唯一的标志。

岁月催人老,地中海略带咸味的风吹皱了卡纳瓦罗、赞布罗塔和加图索的脸,也吹锈了英雄的心,那曾经的光荣随着时间的一去不返而消失得了无踪迹。从沼泽中走出的斯洛伐克递出了淡如白水的铁剑,巨人就这么倒地,没有轰然的巨响,如同烂泥一般悄无声息。

死了,心脏带着指甲一起燃烧出情绪激动的火焰;死了,青春作伴好还乡,没有了青春,故乡就变作了发黄的海市蜃楼,变作了永远也无法企及的梦境。你看那镜子在墙上徒劳地生锈,而大门的锁孔正慢慢老去。死了,一切就这么尘埃...

Read more

世界杯14:英格兰掌握了“活”的哲学


在我看来,英格兰队在卡佩罗接手之前,如同一座大而无当的中世纪古堡,其周围散漫地布满了茂盛而不事修葺的蔷薇,隐隐发暗的墙壁上胡乱涂抹着青色苔藓,锈迹斑斑的铁门无力地遮掩着凝重、黯淡的历史,而深入蔓草腹地的青石板小路则在刻意营造着某种深邃,这样的深邃却因漂浮在空中,那缺失了若干关键音符但仍骄傲无比的琴声而显得苍白虚无、毫无生气,于夕阳下摇曳出不详的光芒。

如此笨拙的骄傲,使得加斯科因之巧,希勒之勇,贝克汉姆之锐以及欧文之灵,都无法令积重难返的古堡焕发活力。以致长久以来,它虽无时不具备坚实分量,却始终难觅合理说服力,这让万千钟情于力量与风度的人们充满了失落与哀伤,他们真诚的眼睛在流泪,固执...

Read more

世界杯13:献给两位阿尔及利亚天才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孱弱的阿尔及利亚队出现在南非也许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给了他们一个怀念齐达内的理由;而对于像我这样的少部分人,则还有另外一个意义,这个意义的关键词叫做阿尔贝·加缪。

在很多时候,他们二人被相提并论仅不过因为,每当西风突变时,英雄疲乏的背影都向着同一片疆域伸展、拉长:那里是地中海水,是森林,是草原,是黄沙漫天;那里有不可计数的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天才;那里有一个恬淡平和的名字:阿尔及利亚。

出生在那里的法国人加缪,从另一个星球带来了某种不属于时间和空间,隐藏在阴影之内,没有诞生也没有死亡的东西。凭借它,加缪参透了世间最高级的迷,他披着黑色的透明外衣,为人类勾勒布景,他的...

Read more

世界杯12:多梅内克的法国队本就不该出现在南非


我要对神圣的因果迷宫,表示感激之情。

——博尔赫斯

 

毫无疑问,在两百多天前败在亨利手球下的爱尔兰人,早已为今晚准备好了激动的美酒和幸福的焰火,他们的人民将涌出街头,痛快地把法国队注定的颓败舞蹈成为最大的快乐。他们以类似谵狂的姿态,感谢神将连日以来的祷告变作现实。只是有一点,他们不太明白:那些以最不道德的方式杀进南非的法国人,那些将里贝里嫖宿雏妓之事一笑置之的法国人,怎么会因一句暴露的脏话就祭出最道德的大旗临阵斩将?这到底是迷宫,是象征,是近义词还是谋略?

且让我们回到两天前,回到一组蒙太奇:

惊愕的机票,慌乱的行李,惨遭出卖的阿内尔卡正低头。沉重而细碎的脚步令通往伦敦的...

Read more

世界杯11:巴拉圭令我又想起了奇拉维特


 

弗洛伊德曾经得出结论:压抑的动机会驱使人遗忘与之产生联系的专有名词(人名),反之,即兴奋的动机则会驱使人找回记忆。一场巴拉圭的比赛,贝拉和里贝罗斯的两粒进球也许无关宏旨,但却令他们的前辈、传奇门将奇拉维特变作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穿越雾色笼罩的时空,畅快淋漓地洒到我的世界里,贡献出充满欢快和叹喟的涟漪。

在我看来,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平凡人,平凡人数目众多,他们的任务是用一亿世的时间重复平凡,按部就班,心安理得。另一种人,凤毛麟角,大概是上帝用盛夏之烈日配搭冬夜之寒风锻铸而成的宝剑,他们存在的意义是无事生非,是用狗繁殖骆驼,是从豆腐里吃出骨头,是在西瓜藤上结出榴莲,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