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叶倾城

  叶倾城,作家,1995年开始文学创作,湖北作家协会会员。国内发行量最大杂志《读者》的签约作家,其作品在诸多的报杂志中有很高的转载率。著有《情感的第三条道路》、《住在内衣里》、《我的百合岁月》等多部散文集,《原配》、《麒辚夜》等多部长篇小说。“写作之于我,越来越像一桩宿命,一份天赐的枷锁,但我愿意背负这沉重,直至永远。”她如是说。为此,她笔耕不辍,期冀有朝一日成为文坛常青树。

谁认识仓央嘉措


谁认识仓央嘉措
叶倾城
 
能充当社交门槛的,当年是演出,现在就是电影。
数百年前,巴黎的贵妇们,举世若狂地去看芭蕾舞,在沙龙里遇见,开篇就是:《天鹅湖》的人文情怀你觉得如何——不然谈什么?莫非是谈贵夫的贵小三吗?
斯年斯月,凡上微博者,无不在谈论或转贴年度几部大片:让子弹飞一会儿、非诚勿扰得那么二、赵氏孤儿不孤单……你可以对电影、对国产片、对国产贺岁大片毫无兴趣,但此刻至少也得装作洗耳聆听,否则就是自绝于人民,OUT于社会了。
这是一种“装”,“装”是技术活,稍一不慎就露了怯。《非诚勿扰@二》的片尾曲《最好不相见》:“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最好不...

Read more

散非容易聚非甘


散非容易聚非甘
叶倾城
 
女友第二次抓住丈夫出轨——这句话的要点,不是“出轨”,也不是“抓”,是“第二次”。
肉体疲惫,灵魂空寂。女友沉默地坐在我家的地板上,喝易拉罐啤酒,看电视,有眼泪掉在空罐里,一颗颗咚咚响。
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上一次已经表现过了;该撕破脸大闹,上一次已经冲向过一次窗口了——她家住十三楼;该陈明厉害……当然上一次也都陈过了。这一次,她只能精疲力竭、忧愁地说:“不会再有下一次了吧,不会了吧……”上一次,这一次,下一次,是最冷酷的历史重现。
败坏究竟几时发生?不重要吧。如果搬上论坛或者杂志,也就是庸俗的痛心疾首:十年恋情,居然比不上三个月的奸情;或者:我那...

Read more

十二月历


十二月历
叶倾城
 
我认字早,从小什么书都看,不知怎的,记住了一组文章:《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儿童看成人世界,无论是隋末唐初还是2012,全都以为是当下——事实上,那是1977年的高考作文,新时代的开天辟地。
有一篇开首便提到“淡红色的工分手册”,我也记录我的一年:一耕一种,一收一获,是农人,在栽自己的园地:
一月,散文集《一杯闲半生愁》出版:多么惊心动魄的故事,到头来也不过是“闲愁”。我三岁的女儿小年看到新书,问我:妈妈,这是你的书吗?我觉得很奇妙:我拥有的书,和我写的书,她如何分辨,对她来说,哪些才是“妈妈的书”?
也是一月,长篇小说《原配》《麒麟夜》《心碎之舞》...

Read more

小年二三事


一,我问小年:你知道妈妈是干嘛的吗?

她头也不抬:作家。

我很高兴,再问:你知道作家是干嘛的吗?

她答:写书的。

我太HIGH了,再接再厉:你知道妈妈写了什么吗?

她点点头,爬下沙发,准确地从书架上拿了一本我写的书,指着“叶倾城”对我说:妈妈,上面那个字是本来就有的吧?下面两个是你写的吧?

 

二,我送小年上幼儿园,她问我:燕子到哪里去了?

我答:去南方了。(这显然来自她看的书或者听的儿歌,因为我可以很负责地说,敝宅附近是一片大工地,曾经很常见的花鸟虫鱼全部荡然无存,翠鸟、鹭鸶、白头翁……都再也不来了。我很怀疑小年没见过真实的燕子。)

她说:嗯,春天就回来了,鸟冬天都走了。...

Read more

请教电脑问题


各位大师,我把GMAIL放在WINDOWS LIVE MAIL里面用,我就发现,屏幕右侧,除了GMAIL之外还有一个[GMAIL],其内容和GMAIL是完全一样的。问题是,它很占体积(大概2G吧),于是我把它删了。删完之后,电脑还是照常运行着……但我很心虚。请教一下:有谁知道它是啥?到底我删了什么?如何不再让它出来。

 

我想了想:敝博一共就承担这么几个使命:一,贴文章;二,贴小年的照片;三,做广告——我也要吃饭呀;四,请教各种生活问题……

Read more

如何在不拆开羽绒服的前提下,确定里面是羽绒?


列位看官,我这个问题问得是很认真的。

话说,前两个月,我买了件很长很大的羽绒服,在店里买的,确实不是常见的羽绒服牌子——但中国这么大,一定有很多牌子是我不知道的。

一切都很齐全,也有标签,注明是百分之多少的鸭绒,等。

就在刚才,我经过一片建筑工地——我现在的住处是孤岛,周围全是拆迁现场,不小心把衣服挂破了,我才发现:里面一根毛也没有。就是那种,很普通的化纤的棉。

我看了很久,除非是现在技术已经高超到,羽绒可以完全做成棉状,否则这就是一件棉服,而绝对不是羽绒服。

买回来已经有一段,发票早就荡然无存,我估计去吵架也不太现实。

于是我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不拆开羽绒服的前提下,确定里面是羽绒?...

Read more

诗人之死


诗人之死
叶倾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海子是必死的。
他模拟的幸福是:喂马,劈柴,环球旅行,闲极无事,关心农作物成长,“有”一所房子,还是海景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事实上,前几天才有朋友在MSN上与我长吁短叹,说终于在六环外买下一座小宅,离海远着呢,且在他还清贷款之前,非他所“有”。而他为了看房,跑了好几个月,在乍暖还寒的春日里,手脚生出三个冻疮。
神州米贵,居大不易,这种时候说“采菊东篱下”或者“喂马劈柴”,都是极大的奢侈。
海子活着的时候,是一个诗人。而诗人,凡是住在隔壁而不住在历史上的,都很滑稽可笑。首先是诗不卖钱,一赋而令洛阳纸贵,是两千年前的事了,穷人,难有...

Read more

今生就是这样结束的


仅以此文,献给过节还在看我博客的博友们。

纪念一下我曾经潦草混乱,再回想起来,却也“一种风流我最爱”的青春。

——莫对月明思往事,减君颜色损君年。


今生就是这样结束的
    她的大学生涯要是一出四幕剧,那么前三幕他不过是群众演员同学甲同学乙,到他正式出场,已是第四幕的下半场,太仓促了,来不及发生任何剧情了。
  开始毕业设计那天,她最后一个领了绘图板出来,喘吁吁爬上六楼的设计室,早已一屋子坐得满满的水泼不入。她抱了用具站在门口不知所措,犹是早春天气,她却不知不觉,背心渐渐濡湿。角落里有个平淡的声音:“我这边还有个空位。”
  拨开人群挤过去,仿佛是人...

Read more

女大十八变——小年在渐变中


小年在书架前,回头一笑——恰像提刀自立,踌躇满志。

大姨的形容是:“很得意的样子。”

可怜敝宅无暖气,在室内也得穿得这么多。





粉毛衣,粉粉的脸,美丽的小红帽。

穿得很多,仿佛是个胖宝宝。

事实上小年多年来,体重在正常值底线,身高中值偏下。

我很泄气地想:她长大了,就会是一个身高158,体重40KG的妞。

大神呀,让她长高一些,长胖一些——但也不要胖到我这个程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