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林景新

现任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系国家精品课程《公共关系原理》主讲人,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媒体与企业传讯讲座教授。
知名公共关系专家,企业危机管理专家,中国移动通讯集团河南有限公司特聘危机管理顾问,企业危机公关盘点年度系列报告主笔。

2010年十大企业危机公关事件盘点分析


20102月,丰田“刹车门事件”爆发,这家全球的新汽车老大立即陷入巨大的危机漩涡之中。

20103月,央视315晚会点名批评惠普笔记本存在质量问题,舆论的怒吼很快将惠普这家中国最知名的外企、全球IT巨头吞没。惠普的品牌危机排山倒海而来。

20106月,富士康员工“13连跳”惊动了整个中国社会、震动中国制造业、极大损害了富士康这家全球最大IT消费电子制造企业的声誉。

201011月,腾讯与360之间商业恶战,引发了中国互联网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网民怨声载道、工信部采取严厉措施制裁两家企业,企业声誉...

Read more

比尔·盖茨如何重塑CEO形象


  2010年9月29日,备受瞩目的盖茨和巴菲特慈善晚宴在北京昌平拉斐特城堡庄园举行,比尔·盖茨在宴会中表示,“我和太太一结婚就知道,我们以后不会留给孩子们很多财富,我们一直都在找机会把我们的资源转到社会公益上。”

  此次盛大的“巴比”慈善晚宴不仅标志着比尔·盖茨慈善中国行的开始,也开启了一代商业天才蜕变成为全职慈善家的奇梦之旅。

  比尔·盖茨的天资聪颖和勤奋执着,开创了使微软帝国的商界传奇,而他的华丽转身,却不仅仅是商业天才的人生传奇,更是透明化时代中,其在生命“火灾&...

Read more

广告公关化:营销传播新趋势


  “我知道我有一半广告费浪费了,但是不知道是哪一半。”广告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从广告作为一种营销手段诞生之日就存在。半个多世纪来,广告从大众传播、分众传播到现在走向精准传播,传播的手段不断升级、传播的到达率不断在提升。

  虽然如此,广告仍然面临着巨大的难题:过度泛滥的广告信息、强力的广告宣传已经使受众的注意力发生高度飘移,对广告信息也有了潜意识的抗拒心理。所以,广告传播的发展正在谋求变形,谋求以新的模式突破目前遇到的困境——广告发布开始不只于谋求简单的信息告知,而是希望能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制造有关注力的话题,吸引媒体及公众的关注。使得...

Read more

大众麦克风时代,微博将打败开心网?


 

  在碎片化的网络世界,大众不在乎个人发布内容的含金量,而致力于草根创造信息的信源角色。微博是否会后发制胜,打败开心网?

 

 中国网民已超过4亿,中国正在进入全国的互联网社会。在互联网普及率高达28.9%的中国市场中,社交网站(SNS网站)成为网络社会中最热门的社会性平台——在这背后,是中国社会思潮大转变:中国迎来了所谓的“大众麦克风”时代。

“大众麦克风”时代指的是在以P2P为技术初衷,多媒体为渠道节点,互联网为沟通平台的Web2.0阶段,通过使用以网络媒体...

Read more

面对危机的决策:上帝不会保佑说假话的企业


  2010年9月1日, 《法制周末》通过记者暗访,报道了雅士利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金城镇龙泉村的一处冷库曾“藏”过30吨被召回的问题奶粉,并将这些奶粉回炉之后,重新包装销向全国各地。

  面对着汹涌而来的企业危机,雅士利市场部的负责人矢口否认事件的真实性,这是一个完全符合想象的结果。多年来,在重重企业危机的打击下,中国本土企业已经基本上掌握应对危机的初级本领——面对公众质疑与负面报道,矢口否认几乎成为许多企业管理者进行危机管理的原始反应。

  不分青红皂红地否认事实是错误的,虽然这种否认策略的出发点是为了最大程度挽救企业声誉,...

Read more

企业应重视声誉危机管理


  最近的上市公司丑闻不断,从五粮液股份的“虚假信息披露”到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涉嫌“税务门”,及至新华都陈发树慈善基金的“逃税风波”,甚至刚刚走上创业板的莱美药业、特锐德等,这些上市公司无一不在经受舆论质疑和公众揭黑的煎熬。

  与三鹿、蒙牛等产品质量危机不同,上述公司的危机是由于企业管理运营层面的问题而引发的舆论不信任——从类别来讲属于企业声誉危机。

  企业声誉危机虽然不像产品质量危机那样冲击直接且巨大,但如果声誉危机未能管理到位,也可能会产生滚雪球效应,最终演变成一场影响力...

Read more

笨精神制胜:商海竞争法宝


  笨是一种内在的坚持力。

  在这个聪明人过剩的时代,聪明不再是稀罕物,没有多少人喜欢那些“聪明成精”的家伙——相反,商场上、职场上、生活中,那些看起来笨笨的、钝钝的、善善的、憨憨的人,成为了这个精明时代的“宝贝”。拥有这样一个老板,拥有这样一个同事甚至是爱人,会让许多人都感到心里踏实。

  通过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理解为何像麦兜一样的人物:《士兵突击》的许三多、《功夫熊猫》的熊猫阿宝、《冰河世纪》的树懒锡德、《怪物史瑞克》的史瑞克这些经常被捉弄、被嘲笑的家伙,最终却以他们的“笨&rdqu...

Read more

央企的增长与名声问题


  在公众眼中,央企最令人痛恨的生存逻辑就在:依靠政策保护垄断市场,不顾民众利益而最大化自身及企业员工的利益。在周而复始的媒体偏向性传播之下,央企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形象怪圈:规模越大,恶评越多,形象越差。

  2009年9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等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以建立健全中央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此指导意见的出台,令央企的高薪问题再次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之前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千万年薪”事件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Read more

偶像的黄昏:章子怡形象危机公关启示


  “人们在表面上崇拜偶像,但在潜意识中却希望打倒偶像……每个人都有一种难以解释的社会性冲动。”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在其名著《乌合之众》中曾经这样写道。

  从2008年开始,相信中国许多企业家、娱乐明星、学术大师们都有这种感觉:一向对他们顶礼膜拜的大众、一向对他们吹捧至上的媒体,似乎忽然间拨刀相向、倒戈而伐,偶像们的某些失误被铺天盖地地放大、他们的隐私被无穷无尽地挖掘并添油加醋,偶像们一场前所未有的形象危机席卷而来。

  “倒神运动”汹涌来袭,偶像的黄昏到来了吗?

  倒神:当触及公众主流价值底线...

Read more

企业家如何管理自身形象


  “人们在表面上崇拜偶像,但在潜意识中却希望打倒偶像……每个人都有一种难以解释的社会性冲动。”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在其名著《乌合之众》曾经这样写道。

  从2008年开始,相信中国许多企业家、娱乐明星、学术大师们都有这种感觉:一向对他们顶礼膜拜的大众、一向对他们吹捧至上的媒体,似乎忽然间拨刀相向、倒戈而伐,偶像们的某些失误被铺天盖地地放大,他们的隐私被无穷无尽地挖掘并添油加醋,偶像们一场前所未有的形象危机席卷而来。

  “倒神运动”汹汹来袭,偶像的黄昏到来了吗?

  当触及公众主流价值底线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