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高连奎

2011年房价或可平稳回落


翰啸 《中国大形势》作者 睿库社科研究院研究员

摘要:当前中国房地产价格回归合理价位也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加息。因此可以预见在2011年中国房价出现平稳回落不是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直播间,参与《重返灾区——中国之声温暖行动》节目时表示,将继续加大力度抑制房地产投机,有信心让房价回到合理的价位。笔者认为,基于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形势,总理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房价是受加息影响的,而中国经济的加息周期可以说是被大大地推迟。如果不考虑外部条件,只考虑中国经济的周期,中国经济在2010年后几个月...

Read more

政府金融公共服务不足导致企业扎堆美国上市


2010年12月28日 “中国企业家思想传承与发展论坛”上纽约证券交易所北京代表处代表冯玉慧继续推荐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他表示“2010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又达到了新的高峰,一共有34家赴去美国IPO。而在之前的最高峰2007年是29 家”。这几年中企业美国上市已经成为热潮,笔者认为这集中凸显了中国政府在金融公共服务方面的供应严重不足。

  对这件事情的解读,我想联系另外两件事情。第一个是12月5日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张维迎指出“真正的消费是企业家开发出来的,经济发展柳传志比周小川更重要”。其次是“经国务...

Read more

《中国大形势》:西方民主 从政党分赃到文官统治


中国大形势》:西方民主 从政党分赃到文官统治
在中世纪,欧洲的官员几乎全是教士、贵族、封建诸侯,行政机构都没有,更不用说文官制度了。
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后,英国进入了政治学中的政党分赃制时期,既在议会选举中上台的党派,把政府官职看作是战利品,公开地进行论功行赏,分配到自己的党派,特别是在竞选中为自己出力的人,也就是封官许愿。
政党通过占据行政职位,达到控制国家的目的。在地方上,分赃制度强化了政党领袖的力量,他们利用人事权利来收揽人心、操纵党员、控制选举,在求官者看来,官职只是能带来便利,满足私欲,因此官员们疯狂的利用职位谋...

Read more

美国的民族主义加民粹主义救市行为是央行一直不加息的根本原因


美国的民族主义加民粹主义救市行为是央行一直不加息的根本原因
中国央行25日晚宣布,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是年内启动第二次加息,笔者认为这次加息的参考点是股市,但着力点将是楼市。而央行之前一直未加息的根本原因则在于美国的民族主义加民粹主义的特色救市措施。
笔者之前预计央行会在3000点左右才开始加息,而央行结果在2900点时候加息,可见央行所受到的压力比笔者所想象的更大。很多网友问管理股市是证监会的事情,为什么笔者总强调央行的作用。这是因为央行负责是宏观调控,而证监会负责是微观调控。微观调...

Read more

中国不需要“韬光养晦”?


中国不需要“韬光养晦”?
高连奎笔名翰啸,知名财经学者,《中国大形势》作者,睿库社科研究院特邀研究员、草根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和讯网特约财经评论员、江西文学网文学顾问,提出“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理论。对政治学及经济学研究有独特兴趣,陆续发表财经及历史类评论近百万字,文章及观点被各大媒体广泛转载,2006年,在联合早报网发表的《美新财长上台,中国应高度关注》一文,成功预测到华尔街金融危机,2010年完成学术著作《中国大形势》一书。  另外翰啸在中国改革网、中国改革论坛网、共识网、选举与治理网等高端智库网站以及21世纪网、中国经营网、金融界、凤...

Read more

《中国大形势》:西方经济学家视中国老子为思想教父


西方经济学家视中国老子为思想教父
中国经济思想在西方的传播,是从法国重农学派开始的,重农学派是西方第一个经济学派别,是西方经济学的真正鼻祖,而之前的重商主义只是一种社会风潮,重农学派提出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直到现在自由主义思想仍然在西方经济学中居于主流地位。
魁奈是法国重农学派的领袖,被尊为欧洲孔子。他本人也十分崇拜孔子,曾经写过《孔子简史》,儒家的重农思想对魁奈产生过重要影响。1756年,魁奈曾促使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于模仿中国古代皇帝,举行了籍田大礼。然而对魁奈影响更...

Read more

《中国大形势》:启蒙运动是孔子的理性道德取代基督教“神的启示”


众所周知,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统治着人们的思想,而当中国的人文思想进入欧洲之后,这一切开始了变化,首先是中国的印刷术可以使更多的人学习圣经,教会慢慢失去了对圣经解释权的垄断。
启蒙时代,在黑暗中寻求光明思想家,一直企图突破神权理论的束缚,他们找到了孔子的学说,开始了思想解放的先声。
欧洲人看到,基督教不是人类唯一的宗教,基督教只占世界很小一部分。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三亿人口,跟欧洲差不多,没有基督教,也没有享受“天主的光辉”,但人们并没有因此吃苦,这是一个惊人的事实,既然中国人可以按理性活着,而且还活得很好,那么神学就是不必要的,“神的启示&rdquo...

Read more

《中国大形势》:中华文明是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之源


在17-18世纪的欧洲,中国思想的传播,让一批欧洲启蒙思想家都狂热地崇拜中国,如伏尔泰、莱布尼茨、霍尔巴哈、魁奈、歌德、马克思韦伯等。正如伏尔泰所言:“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发现精神的世界。”当时西方的学者大部分都是汉学家,都有中国专著,最起码也对中国非常了解,即使是当时标新立异的学者,也要从对中国的批判中树立自己的学术合法性及社会影响力。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来人认为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伏尔泰是中国思想在欧洲最有力的鼓吹者,他和他的“百科全书派”一直主导着法国的启蒙...

Read more

《中国大形势》:中学西渐路线图


 

《中国大形势》:“中学西渐”陆路线图
在现代西方文明的形成过程中,中华文明功不可没,也可以说中华文明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主要思想源泉,中国先是西方的老师,后是西方的学生。
17-18世纪的“中国潮”时期,孔子的道德哲学、老子的治国思想、中国的悠久历史、汉语的哲学意义,一时都进入西方人的生活,成为他们谈论的话题、模仿的对象与创造的灵感, 1600年到1649年,欧洲每年就出现了30-50部包含中国的著作,1700-1759年共出版了599部有关中国的著作。
中华文明西传可以分为启蒙运动前期和启蒙运动时期两个阶段。...

Read more

为什么中国没有爆发启蒙运动?


为什么中国没有爆发启蒙运动
在人们印象中, “自由、平等、博爱”这些理念诞生于法国的“大革命”,并从西方传到了中国,而其实历史的真相是这些理念最初是从中国传到西方的。
法国人很早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老子,孔子,孟子,司马迁等中国思想家的书籍很早就译成法文,在法国知识分子中流传,中国思想启蒙了法国及整个欧洲,使生活在那里的人民摆脱了愚昧,获得了自由,最终步入文明社会。
在以前,中国学者接受的基本上是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宣传,而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才发现:中华文明影响西方文明是历史主流,而西方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反影响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