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呂维松

1949年到东北解放区参加工作。1951年到苏联重工业工厂、重工业电气工程设计研究院实习叁年。1957年至1978年在包头钢铁设计院工作。频敏变阻器的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88年调至北京自动化研究设计院。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著《差动调速连轧技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岁月悠悠——吕维松传记(20)


                  在查波罗什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实习的经历

     从莫斯科乘火车一天便到了查波罗什市。我们住进了建工部在该市的一所招待所。招待所是一幢二层楼房,二楼为客房、歺厅、厨房,卫生设施及两个大卧室,有位常住的女服务员负责清洁卫生。一楼是面包房,每天供应新鲜面包。头天售剩的面包烤成面包干出售。招待所门前有无轨电车直达工厂大门口,交通很方便。大楼外...

Read more

岁月悠悠——吕维松传记(19)


                   赴苏联的学习的旅程及安排

       赴苏旅程分两段:从沈阳到中苏边境的满洲里,再从满洲里出国境进入苏联境内后沿西伯利亚铁路,跨亚欧大陆分界的烏拉尔山脉进入欧洲境内。经过斯维德洛夫斯克等沿线城市后到达莫斯科。全程共九天。

       中国东北境内的...

Read more

岁月悠悠——吕维松传记(18)


                   在沈阳参加俄语学习班

       我在基建工程队工作约三个月后,接公司经理办公室的通知,杨维总经理找我谈话。杨经理有两位秘书,张雪涛和周德义。杨经理告诉我们三人:“东北工业部将组织一个实习团到苏联去学习,你们三人都己确定为去苏人员。实习团成员将选自东北的各工业系统。有技术干部,亦有学习工厂...

Read more

岁月悠悠——吕维松传记(17)


               记忆中青色的初恋与订婚

      解放前在上海居住上学的时候,二嫂韻苏和她的妹妹韵芝都住在静安里四号。每当学校放暑假期间,我经常在一楼客厅里一张长籘椅上或坐着或躺着学习看书。韵芝每天都会准时来看我,有时还坐在我的腿上聊天玩耍。每次她的到来,我都感到特别的愉快,真的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心里逐渐地明白,她对我很有好感,我也逐渐对她也产生了...

Read more

岁月悠悠——吕维松传记(16)


                 巨型直流电动机的试运行与修复

      变流机组的直流电缆沿高塔的电梯的角锕架敷设,直上高达六十米的操作平台同控制盘与直流大卷电动机连接。这些电缆均己敷设就位。经测定,绝缘正常,可以通电。我对电机的控制盘进行了脱机操作试验,操作正常。

      矿务局派机械工人到现场对大卷的机械部份进行了检...

Read more

岁月悠悠——吕维松传记(15)


                   彩屯竖井煤矿大卷的修复工程

     完成南芬铁矿供电系统的修复工程后,动力部陈主任在部务会议上谈到了公司当前的修复任务情况,高炉的修复工程即将全部完成。公司领导对南芬铁矿的供电系统能提前修复使南芬矿的修复得以全面展开很是满意。

    我抵达本溪煤铁公司后,每天都能听到两座900立米高炉工地上冲击钻...

Read more

岁月悠悠——吕维松传记(14)


                南芬铁矿主变压器的修复过程

    南芬铁矿是本溪煤铁公司高炉的原料基地。南芬铁矿是富铁矿,露天开采。解放后主变压器因多年未用,绝缘低下,不能受电,影响铁矿的修复和生产。动力部的任务是要尽快修复这台主变压器。电务课承担了这项工作,同时还要修建一个中央变电所。

     南芬铁矿负责电气的是位姓庄的科长,他直属矿长,但业务上他希...

Read more

岁月悠悠——吕维松传记(13)


                           担任电务课课长职务

    电务课课长的担子确不轻。全厂的供电,全厂的变电所,高低压外部线路和各种电动机传动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都得照顾到。我发现,这些活对电务课这批老工人却是轻车熟驾,他们对这方面的工作从不吝啬自己的精力。同他们相处不但能...

Read more

岁月悠悠——吕维松传记(12)


                      在本溪煤铁公司工作的经历

     我们来到东北工业部时,已有不少年青人在这等待分配工作。夏部长分批给大家谈话。周仲民分配到沈阳变压器厂工作,我和另外四位分配到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本溪煤鉄公司工作,并指定我为去本溪的小组长。这四人分别是张林、方生、王萍和程宕。张林是浙江大学电机系四八届的毕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