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纽约时报》评论员戴维·布鲁克斯(David Brooks)用短短800字道出了我在过去15年里一直想对全球企业高层领导人和心怀壮志的年轻人要说的话。在这篇题为“It's Not About You”的专栏文章中,布鲁克斯对毕业季的某些演说予以了驳斥,不赞同在演说中号召年轻人跟随激情、追求梦想,尤其是做令自己快乐的事。“这是在推崇表现型个人主义,”布鲁克斯警告说,“这种言论几乎会在每个领域起到误导作用。”
尽管他说的都是大实话,但在彩球缤纷的毕业典礼上,在这个由即时通信、全球互联和网...
作者文章归档:李相勇

你的企业有什么关键词?
最近,因为IT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大事件频发,让我们看见这个领域充满了竞争,也充满了创新。这些都使得这个行业要成就百年基业变得不是那么容易。
前段时间,IBM公司刚刚度过他的百岁生日。虽然IBM自身在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需要被突破的地方,但我们依然愿意把IBM公司看成一家伟大的公司。因为在百年的风雨变化中,IBM都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步履稳健。如果给IBM公司有个关键词,我们现在愿意加上服务。虽然IBM之前是生产硬件多,在中国的销售业绩也是硬件好于软件,但是自从IBM向服务转型以后,我认为他的品牌塑造是成功的。
再说说苹果,我个人认为苹果的关键词是创新。这些年,苹果不断给...
让顾客激励你的队伍
一个短短5分钟的会议,激励了大学的募款人员,让他们每周的生产力提升了400%;仅凭一张照片,放射科医师诊断的准确率提高了46%……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
是经理人激发了这么伟大的成果吗?其实不然。在上述两种情况中,经理人都不是催化剂。事实上,他们认为,用鼓舞人心的讯息激励员工,并不仅仅是经理人的职责。相反,他们选择依托另一股强大的力量,鼓励员工付出更多的努力。他们把激励的任务“外包”给更适合的人来完成。
那么,更适合完成激励任务的人是谁呢?答案就是“最终用户”。顾客、用户、病患等从公司产品...
企业更需文化管理
企业需要管理,这是共识。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则见仁见智。
一种观点是,企业需要经验管理。因为经验来自实践,实践创造历史,历史启迪明天。只要按经验管理,就可使企业内部既分工明确又统一协作,生产经营一路“绿灯”,有效减少资本消耗的费用,从而获得较多的利润。一句话,经验管理,能使企业安全有饭吃。
一种观点是,企业需要科学管理。因为科学求真、求是。求真,重视定量分析;求是,重视定性分析。定量与定性的性格是尊重数据、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不迷信“定论”,充满着创新进取精神。只要按科学管理,就能有效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使企业...
乔布斯的领导遗产:重视策略
可怜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不仅因为健康状况不佳而放弃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和公司,他一定也遭受着吐温般的阅读自己的讣告的恐惧。毫无疑问,很多人会赞扬他的设计感、展示技能、广告营销能力、痴迷细节和管理能力。很多企业领导者拥有这些天赋,但他们很少表现出来。乔布斯之所以会出类拔萃是因为他做了不那么浪漫但却极为罕见的事情:战略一致。
如今,很少有CEO会有一个战略,这是Richard Rummelt在他的新书《良好的策略/糟糕的策略》(Good Strategy/Bad Strategy)一书中得出的结论。但乔布斯最大的优势之一是他对外部事物的理解力和敏感度。2005年...
谈判王道:如何取胜而不失道德规范?
商业谈判中,谈判双方最终达成协议签成合约时是否都能问心无愧?“价值谈判”系列专题的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探讨商业谈判。
商业谈判中,我们经常发现谈判者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采取不合道德规范的策略,比如不自觉地夸大事实甚至制造虚假情况;特别是当谈判者选择用强权、霸道或信息优势来压倒对方时,更可能使用不合伦理的谈判策略。
INSEAD教授奥拉西奥。法尔考(Horacio Falcao)在接受INSEAD智库网访问时指出:“如果你选择用强权,你的心理就是‘我一定要赢,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得到我想要的&rsqu...
谷歌可以向皮克斯学习什么
谷歌公司(Google)已经到了企业发展历史的关键时刻。那么,谷歌怎么才能超越如今已经进入日趋成熟阶段的核心业务,继续扩张呢?为了深入探寻谷歌公司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我们不妨看看皮克斯公司(Pixar)的情形。
皮克斯公司是一个持续学习型的组织,公司的创新能力已得到证明,并且拥有一种真正的谦逊文化。皮克斯公司创始人兼总裁爱德 卡特莫尔(Ed Catmull)力求未雨绸缪,致力于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他知道,自己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他通过这种方式来坚定不移地持续对抗人类对成功的自然反应,这一点值得谷歌公司的创始人学习。
尽管11部卖座大片接连出炉,不过...
董事会内斗可以避免!
1996年,达能同香港百富勤一起,与杭州娃哈哈集团进行了合资。当时,在合资公司中,达能同香港百富勤共同出资成立的新加坡金加公司,占51%的股份,娃哈哈集团占49%的股份,娃哈哈商标由当时的娃哈哈集团作价一亿元人民币投入到了新成立的合资公司。稍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百富勤将其股份全部卖给达能,也就是说达能完全掌握了金加公司,从而在娃哈哈的股份上也达到了控股的51%。
2007年初,达能认为宗庆后违反当初协议,未经合资公司董事会同意,擅自让非合资企业使用娃哈哈商标,提出要用40亿元收购非合资企业的控股权。双方引发了口水战。
娃哈哈达能事件的本质是一场双方对企业控制...
为什么要建设新型组织?(2)
传统组织的症结
大约在半世纪之前,德鲁克创造了“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这一新词,用以描述一个新型工种,这些员工的基本生产资料不再是资本、土地或劳力,而是有效地利用知识。
麦肯锡纽约分公司资深董事和董事Lowell Bryan 和 Claudia Joyce一起研究分析说,随着这些专业人员作用的凸显,他们的效率却越来越低下。细想一下协作行为,在公司中工作的专业人员人数的每次增长都会导致潜在协作者和低效互动几乎呈指数级的(而非线性的)增长。目前,许多大公司都雇用了10000名或更多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大约有5000...
为什么要建设新型组织?(1)
现在的企业组织无法维持“一成不变”的日常运作,持续变革已经成为企业常态。新组织的成长必须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
在这个飞速变化的历史时期, 每一个中国企业都不乏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都在发展中面对重重困难、每前进一步都要应对新的挑战、都是自我的突破。
一方面,未来不可预知、经营环境不确定、技术日新月异、竞争不断加剧;另一方面,管理幅度逐渐加大、管理难度持续上升、关键人才总是缺乏、知识更新的压力一天天在增加。
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企业只有持续提升基础能力、构筑组织学习能力、形成创新能力,才有机会继续发展。
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