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育琨

一个历经人生冷暖的灵魂,从最低的山谷,走到了人生的正午,避开喧闹,获得一种静观。看事、看人、看物都有了别样的视野。视野即价值。近年出版的畅销书有: 《强者:企业家的梦想与痴醉》(2006.8) 《全球化之舞》(2006.2) 《失去联想》(2004.11) 《商业领袖底蕴》(2004.1) 《企业的山脉》(2001.7) 《思想片断》(2000.7) e-mail: [email protected]

马克·赫德果断终结惠普矩阵管理结构


  马克·赫德的心里只装得下需要解决的真问题,不为任何高深的理论所束缚。他以贯彻“问责制”为契机,果断终结了惠普的矩阵管理结构。

  王育琨/文

  与马克·赫德的深潜相适应,他把革新的矛头还直接指向了在大公司管理中正取得位势的矩阵管理结构。

  小公司领导都知道该管什么。身边的十几个人,每天做什么都已经很明确了,事情催着人走,由不得你三心二意。可是,一旦公司变大,有了庞大的机构,如果还跨越了区域甚至国界,这个时候起初显而易见管什么的问题,则会陷入迷茫。没完没了的会议,没完没了的饭局,没完没了的采访,没完没了的勾兑,常...

Read more

做企业一山不容二虎


  “假如组织里的成员都有CEO的潜力,又不甘于现在这份工作,那你一定问题大了。”

  ——吉姆·柯林斯《基业常青》作者

  王育琨/文

  做企业既需要有众人拾材火焰高的热劲,又需要仰仗乾纲独断的果决。这两个纬度的力量缺一不可。它们交融平衡的方式,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前程。而有些企业经历不是很厚实的人,却很容易轻易举起“民主”这个法器。在他们的想象中,一个讲究民主管理的公司是理想模式。可是现实却不接受这样美好的愿望。无论是中国公司还是外国公司,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民企,举凡有所成就的公司,...

Read more

新一代需要的新禀赋


  与一般人想象的不同,强势企业家特殊的战斗力,既表现为一次次“回归零”以便与每一个新发生接触的能力上,又表现在向战略专家或业务专家转型的力度上。

  王育琨/文

  最近读了一些书,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阿尔温·托夫勒的《财富的革命》,大前研一的《专家主义》、《全球新舞台》,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感触挺深。这些一流大师不约而同强调一个特征:互联网改造了世界,形成了一片大家都比较陌生的新大陆。他们概括的新大陆的实质是:今后推动世界运转的,不再是国家之间或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个体之间的竞争。优秀...

Read more

联想的企业家文化与整合的出路


  挡住联想的“坎”不是杨元庆誉之为“核心竞争力”的业务模式,也不是看上去很严峻的敏捷供应链,而是根植在联想基因中的企业家文化。

  王育琨/文

  联想集团在《新联想新世纪联想2006年总结》所高调宣示,“联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坐标,成为中国企业冲向海外的象征,更寄托了国人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期冀”。而我们对联想整合IBMPC的观察,却发现联想收购后文化整合乏力。受此影响,美国市场上从盈利转为亏损,今年又不得不宣布裁员1000人,3月份又遭逢20.5万块电池召回的命运,而电池制造商三洋紧接着发表...

Read more

合约精神在宗庆后的创伤中生长


  在激愤、抗争、无奈与妥协中,中国商人终将认识“合约精神”的意义:合约精神是中国公司全球化市场的入场券;你可以在特定时点上获得胜利,但是却要以中国人更大的更长远的损失去弥补!公司不是私人赚钱的工具,而是一件社会公器,承载着企业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王育琨/文

  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达能并购娃哈哈其他非合资公司51%股份事件终于偃旗息鼓。在过去的几周里,中国最出名的公司是娃哈哈,最具明星效应的企业家是宗庆后。保护民族品牌的民族大义,成了许多媒体的头版报道。一大堆不相干的利益群体被席卷进来。已经有太多的信息充斥在各种媒体上了。

  应该说娃哈哈的...

Read more

卡莉·菲奥莉娜:唐吉坷德式挫败


  看上去一个逻辑非常清晰强劲的卡莉决策,后来却显得荒唐透顶;而一个貌似平庸的马克·赫德方式,却能化腐朽为神奇,而且有力地证明了卡莉远见的价值。

  王育琨/文

  企业家多有与众不同的思维与心理过程,强势的自我激励,使他们成为卓尔不群的族类。他们高瞻远瞩,饮马天河,依剑昆仑,可是回头一看,却没有后来者,成了独战风车的唐吉坷德。这或许正是卡莉·菲奥莉娜的故事。

  追溯到2000年,惠普走到了经营的十字路口,面临两种选择:向左走,把精力投入在高端企业,专攻大型企业客户市场;向右走,转入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卡莉关注康柏一年多,提出收购的动议,却在...

Read more

马克·赫德引发的管理悖论


  自以为第一等聪明的人,是世界上最笨的人;而笨到绝顶见人就问的人,却是第一等聪明人。

  一个逻辑非常清晰强劲的决策,最后可能荒唐透顶;而一个貌似愚蠢的决策,反而可能成为一个好决策。

  王育琨/文

  本栏上篇“马可·赫德之独门秘笈”中,那个“深知自己,也知道每个员工的感受和兴奋点,正是马克·赫德成功的看家本领”的判断,引起网友的批评:没有判断力的人才打情感牌;而且,十几个人的小公司,CEO可以够得着每个人,公司大了,惠普有15万人,有着健全的体系,一个CEO不去充分授权和发挥人的作用,而是...

Read more

马克·赫德深潜掘金


  真正的智者总是对未知事物有着很深的敬畏,通过深潜来启动每个人都是源头的体系,也就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决策和体系的效率。

  王育琨/文

  一如郭士纳一样,马克·赫德拒绝“远见”,而崇尚务实深潜。接掌惠普后,他没有搞声势浩大的誓师大会,也没有让世人惊奇的出师表,他甚至也不急于率领惠普的千军万马去追逐看似宏大的战略计划,而是以其惯有的冷静冷却了惠普的躁动与混乱。

  相比豪华的盛典和论坛,马克·赫德更喜欢撸起袖子和团队一起干活,他会花更多时间跟员工呆在一起,这种具体深入的工作作风,是许多大公司CEO想做而没法做到的。在赫...

Read more

联想的一堂公开课


    第一代企业家身后成长起来的经理人或是接班人,是靠孜孜不倦地贯彻一种指令而最终出人头地的人,他们完全没有变革期斗士的信念与思想准备,也缺乏使自己的肉体和精神在未知空间经受锻炼的气魄。

王育琨/文

    当我们置身事外,站着说话不腰疼,抓住一点皮毛就以为自己发现了什么新大陆的时候,联想的同仁可能早就在现实中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安排,那是他们的命。他们对联想事业的关心要远远超过旁观者。那些公司运行中的真问题,在真正找到解决办法之前,是联想刻意要隐藏的。一如没有人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脱下裤子来缝补。具体细节的较真既不...

Read more

惠普之道在书本与现实中的PK


  马克·赫德深谙“咖啡谈心”这个不传的秘密。他抓住了1957年确立的惠普之道的精髓:公司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每一个惠普人都全力以赴。

  王育琨/文

  马克·赫德是幸运的,卡莉已经给惠普拨正了大的航向;马克·赫德也是不幸的,他要在卡莉“英明正确”的前提下,证明排斥卡莉的事实上的正确。同样,卡莉是幸运的,马克的执行铁三角使她当初备受争议决策的英明特质凸现出来;卡莉又是不幸的,同样一支团队,在她眼里将弱兵疲,不堪一战,而在马克手上,却一个个龙虎精神,格外具有战斗力。马克与卡莉的幸运与不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