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蔡凯龙

互联网金融千人会执行秘书长

普惠金融的艰难抉择 先普还是先惠?


  “借我6千元盖个蔬菜大棚,买种子和肥料,我半年后一定连本带利还给你们,除了高利贷,我实在找不到其他借钱的地方,帮帮我吧!”

  这是在2016年2月的一天,向我们恳求的是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一家贫困户的一位农村妇女。顺平县是当地国家级贫困县。我作为国内一家著名“三农”互联网小贷企业的高管,当时跟随我们当地加盟商的信贷员深入申请人的居住地实地考察。

  由于“三农”互联网小贷的借贷申请者都是农村的低收入人群,没有固定收入,没有信用,也没有资产抵押,因此,贷款都是无抵押的高风险信用贷, 信贷员需要深入了解申请人,评...

Read more

由“714高炮”引发的现金贷监管反思


  3月15日晚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714高炮”非法网络贷款骗局。所谓714,指的是那些期限为7天或者14天的高利息网络贷款,而高炮,指的是加上高额砍头息和逾期费用,其综合年化利率高达1000%以上。

  据央视报道,一位董姓女士在店铺周转出现短期资金问题时,接到了一个推销贷款的电话。对方称在他们的APP平台贷款,利率只有每个月0.6%,董女士被诱骗陆续在多个平台借款7000元,实际到账却少了30%,这部分作为服务费(砍头息)被扣掉了。随着7天到来后数笔借款还不上,董女士和她的亲友不断地接到各种侮辱性的催收电话。董女士无奈到其他平台进行借款...

Read more

如果时光倒流,现金贷的命运会不同吗?


  沸沸扬扬的现金贷风波接近尾声,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监管部门、业者、舆论、学者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和选择吗?现金贷的命运是否会不一样?

  历史回放 

  “现金贷”一词始于2015年2月15日,腾讯开始试运行手机“QQ现金贷”,严格意义上属于无担保无场景的超短期贷款。但是早在2014年,“校园贷”的方式开始流行,实质上也是现金贷的一种,只不过放贷是针对学生这一涉世不深、又无经济基础的特殊群体。

  从2014年到2016年的短短两年内,校园贷迅猛发展。很多校园贷利用学生的弱点,诱导学生过度借贷,利率畸高...

Read more

对现金贷动刀子要切多深?


  1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虽然该通知针对的是网络小贷的牌照,但一纸“特急”文件,仍在业内引发较大反响。业界普遍认为,这是监管层对现金贷开出的第一枪。

  自今年4月17日,监管部门发出《关于开展“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起,对现金贷严管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然而只听打雷不见下雨,监管部门并未出台任何针对现金贷的具体规范。而如今,政策眼看就要落地。

  11月23日上午央行、银监会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参会人士对媒体表示,监管层已明...

Read more

美国现金贷监管恐生变


  最近美国金融监管层频频换人,除了美联储主席换届,另有一个重量级的金融监管高官: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局长理查德-科德雷(Richard Cordray) 11月16日宣布辞职。消息一公布,便在美国金融界引发轩然大波。很多人拍手叫好,也有不少人痛哭流涕。媒体舆论一片哗然,全部聚焦在其辞职事件和后续影响上,反而冷落了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11月20日的辞职声明。现任CFPB局长,理查德-科德雷特朗普总统上周五24日宣布预算局长Mick Mulvaney为代理CFPB局长,并在这周末发推文,全面否定CFPB,称之为一场灾难,决心改变CFPB现状。即将卸任的...

Read more

金融数据共享离中国并不遥远


   当今银行正面临4方面的挑战: 

  首先来自客户对银行越来越高的期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客户对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支付、储蓄和理财。客户需要金融服务更加便利、快捷和高效的同时,成本也要更低。客户需要金融服务能结合用户的实用场景,像水和电一样,按需出现。总之,客户期望金融服务能带来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数字体验。

  其次,跨界竞争对手的挑战。在数字体验上遥遥领先的,恰是对银行虎视眈眈的跨界竞争对手:科技公司。除了为数众多的小而美的金融科技创新公司外,还有实力雄厚、既大又全的中外科技业巨头跨界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美国摩拳擦掌中的GAFA(Go...

Read more

监管和银行在挑战中前行


  金融数据共享必将引发全球金融巨变。变革的浪潮将席卷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和个人。监管也必须相应调整和改变。正因为共享的是最核心的金融数据,牵扯到各方利益,甚至重新洗牌,因此金融数据共享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挑战一:银行的抵制银行的利益首当其冲。对银行来说,金融数据共享等于把自己最宝贵的资产拱手相让。在金融科技公司不断蚕食银行业务的大环境下,开放金融数据的直接后果是客户的流失和利润的减少,甚至会面临生存问题。 PwC 咨询公司在2016年的一个调查报告中指出,Open Banking 大潮下,以居民为服务对象的银行和支付最有可能受到影响。银行业估算他们将损失24%的业务。

  面对...

Read more

不开放的银行未来岌岌可危


   金融数据共享必将引发全球金融巨变。正因为共享的是最核心的金融数据,牵扯到各方利益,甚至重新洗牌,因此金融数据共享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不开放的银行未来岌岌可危不开放的银行未来岌岌可危

  金融数据共享必将引发全球金融巨变。变革的浪潮将席卷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和个人。监管也必须相应调整和改变。正因为共享的是最核心的金融数据,牵扯到各方利益,甚至重新洗牌,因此金融数据共享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四座大山

  挑战一:银行的抵制。

  银行的利益首当其冲。对银行来说,金融数据共享等于把自己最宝贵的资产拱手相让。在金融科技公司不断蚕食银行业务的大环境下,开放金融数据的直接后果是客户的流失和利润...

Read more

金融数据共享正引发全球变革


  当我们还沉醉于中国金融科技遥遥领先世界的荣誉时, 西方金融业静悄悄地发起了一场足以颠覆传统银行模式的革命:金融数据共享,一举把全球金融科技竞争带入下半场。 银行业者惊呼这是银行互联网化后金融业最大的变革;金融科技者激动地称之为继虚拟货币、人工智能之后,金融科技的下一个热点。以措辞严谨著称的《经济学人》杂志对此毫不吝啬用词,直接描述它为银行业的“地震”。 

  金融变革来袭, 各国如何应对?

  英国政府的竞争和市场委员会CMA (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类似中国的发改委)&n...

Read more

ICO遭央行团灭,为何比特币却任性反弹?


 “比特币价格涨得太疯狂,就是泡沫。”

“那你觉得比特币应该值多少才不是泡沫?”我问道。

“……”对方一片沉寂。

“这是第几次你说比特币是泡沫?”

“……”对方又是一片沉寂。

ICO遭封杀,比特币先抑后扬

ICO遭央行团灭,为何比特币却任性反弹?

火币网比特币截图

央行等七部委周一下午3点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ICO)融资风险的公告, 一时间所有ICO代币血流成河,市值跌去大半,甚至等着被退市清算。而比特币价格从28300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