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资源有四种方式:暴力、宗教、政治和市场。我们这个国家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所以宗教在我们整个市场要素里面发挥的作用很弱。但是我们能看到暴力、政治和市场配置资源带来的一些关系。所以这里面不妨把这个扩大一下,过去的暴力拆迁显然是看不到市场的,更多的是政治和暴力结合。回过头再来看传统的城市客运服务,我们在座的不少人搭过黑车,也搭过正规的出租车的黑服务,给你绕路,一口价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属于暴力的一种形式的体现而已。
我们知道,今天十八届三中全会告诉我们,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效力最高,这是我们第一个大的前提。第二个,市场在配制资源中可能面临...
作者文章归档:张国华

研究方向包括新空间经济理论和新制度经济理论、“产业·空间·交通”的新型协同规划技术体系、城市群和国家中心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综合交通枢纽整体规划设计、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规划、TOD综合发展、智慧城市规划和智慧交通规划、基础设施投融资等新型城镇化领域。
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博士、教授、高级规划师。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城市交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专家、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研究方向包括新空间经济理论和新制度经济理论、“产业·空间·交通”的新型协同规划技术体系、城市群和国家中心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综合交通枢纽整体规划设计、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规划、TOD综合发展、智慧城市规划和智慧交通规划、基础设施投融资等新型城镇化领域。
北京地铁,把什么丢了?
北京轨道交通拥挤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从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到实际运营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而是行政计划色彩过浓。
首先,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要充分尊重乘客出行规律和出行习惯,适应客流规模的需求。比如北京地铁除近年开通的6号线为8 B(8节B型车辆,国内的地铁车辆分为A、B、C三种车型,与A型车相比,B型车要苗条小巧,造价也要比A型车便宜)编组外,全部为6 B编组,单一的运力配置,实际与地铁客流规模很不相称,这不可避免导致如1号线、5号线、4号线等客流集中路段拥挤,反观国外如日本东京在运量大的干线上基本都安排10 A(10 ...
地方政府应拿出气魄让移动互联网专车合法并试点
交通运输部近日透露,出租车改革的指导意见目前已经形成,正在征求相关部门和各方面的意见,一旦各方面的意见收集整理完毕以后,将会适时征求社会的意见,以便达成最大的共识。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表示,这项改革涉及到乘客、驾驶员、公司以及移动互联网平台等多个主体,同时还需要统筹考虑不同城市的发展阶段、出行的需求,以及城市治理等方面的需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有效监管的关系问题。
观点:运营牌照管制是暴利之源
各地居高不下的出租车牌照转让价格就是垄断收益的直接表现
Q:出租车公司收取“份子钱”一直饱受质疑...
要计划还是要市场
1月12日和13日,成都市出现出租车集体停运事件。而从元旦以来,相似的场景已经在沈阳、南京等省会城市出现。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出租车垄断牌照,收取高额“份子钱”给出租车司机带来的极大生存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近期兴起的各种“专车”服务给出租车市场带来的冲击。
针对出租车的公司管理制度,作者曾撰文(详见《财经》2014年第1期“是时候打破出租车垄断了”)明确指出,当前的出租车公司制度乃至整个出租车行业的管制制度基础都已不复存在,通过改革打破行业垄断,提升行业效率、服务质量势在必行...
是时候打破出租车垄断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无疑是颠覆、革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也面临着被颠覆的命运——出租车行业就是其中之一。
2012年出现的打车软件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就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从出租车司机到乘客,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用打车软件出行。而在成功抓住用户后,打车软件们还推出了自己的专车服务,进军商务约车市场。
然而,要彻底改变一个传统垄断行业不可能一帆风顺。事实上,打车软件从开始就争议不断,而出租车作为准公共交通服务,向来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打车软件的出现也给政府出了一道难题。
首先, 打车软件的一大争议在于其在某...
从保护创新看专车管理
对于专车这样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产生的、切实便利了人们出行的服务创新,监管方应该做的是尽快完善管理办法,在尽可能少干预市场运营的前提下将其纳入到监管体制内,让人们能在有法律法规监管、有更好的服务、安全保障机制下享受到专车这种服务创新带来的便利。
事实上,从服务模式到服务质量,专车与人们熟知的路边随机揽客的黑车,有区别。黑车司机身份无法辨识(不规范的专车平台也有身份识别问题),乘客安全和服务质量都无法保障,同时价格靠口头协商,效率低,而且黑车通常为一次性服务,乘客无法事后追索,只能在每次使用黑车时“自求多福”。
而专车通过移动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