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莫开伟

中国知名财经评论家

银行股权缘何由争抢之宝蜕变成了烫手山芋?


  据披露,最近包括上市银行中原银行、准上市银行苏州银行在内的大批银行,其股权正被低价批量拍卖。2019年开年至今,共有1170次银行股权被拍卖。这些股权绝大部分是各地区城商行、农商行和村镇银行的股权,尤其以农商行为主。出人意料的是,这些股权被拍卖时大多无人问津,其中流拍场次高达626次,流拍率为60%(5月14日《时代周报》)。

  银行股权出现流拍结局,确实出人意料之外。曾经银行股权被视为各类金融资产中的“宝贵资产”,是十足的“紧俏货”,被社会各种资金追棒,有些小股东缺乏资金时私底下就可高价转让;尤其银行股权成为民间资本最热衷的投资&...

Read more

如何使降准资金流向政策指向?


  近日,央行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从11%降至8%。据统计,全国约有1000家县域农商行可以享受该项优惠政策,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对于央行此次降准,其实已早在市场预料之中,且之前央行一个月内曾就坊间谣传央行降准进行了两次辟谣,实属罕见。然而,无论如何,央行选择此节点降准,依然引发社会广泛地反响和联想:此次降准到底有何深意?其降准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显然,要将这些问题全部搞清楚,需要我们对当前客观经济运行环境及政策环境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才能对此次央行降准有一个比较全...

Read more

银行过度赚钱效应未抑制 企业融资贵就无法破解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第七期发表了《银行如此赚钱融资焉能不贵》一文,披露2018年是中国银行业获利颇丰的一年,整体银行业净利润达1.83万亿元,其中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行等六大行净利润超万亿元。

  通篇看完该文,不仅让人高兴不起来,也着实令人心酸,因为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旧较大,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局面改善缓慢的状况下,形成了银行与企业经营冰火两重天的结局:一边是银行红火的生意,赚钱效应不仅没有抑制,反而更加牛气冲天;一边却是实体企业经营进入“严冬”,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日子也更加艰难。

  早在2016年7月,美国麦肯锡公司最新一份研究报...

Read more

银行以子公司进入证券业应是大势所趋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4月1日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年会(2019)上表示,如何突破银行业资源进入证券业的制度障碍,来推动直接融资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在笔者看来,银行以子公司进入证券业应是大势所趋,对我国金融发展意义重大。

  从当前金融改革与发展现实看,银行以子公司进入证券业将发挥重要推力,不仅能促进证券业快速发展现与经营业绩的提升,也会为银行经营实力扩张,提高经营盈利能力、为银行业拓宽一条新的经营发展通道奠定坚实的基础。最为重要的是,银行业与证券业融合生长,更能增强证券业对上市公司的吸纳能力,为推动我国企业直接融资、提供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起...

Read more

714高炮超利贷乱象扰世 除了悲伤还该反思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714高炮”小额贷款骗局,不少借款平台被央视点名,包括快易借、速贷宝、小肥羊、天天花、机有米等;同时,信贷导航、融360等贷款超市也被点名。

  “714高炮”这个生造的、新鲜的“金融术语”,相信会让很多的老金融们深感汗颜,因为这个词语在过去可是闻所未闻的,直到今天才真让人脑洞大开。

  那么,“714高炮”到底是个什么东东?所谓“714高炮”指的是那些期限为7天或者14天的高利息网络贷款,“714”...

Read more

银行发行永续债的意义和作用


  今年1月25日,中国银行成功发行首单银行永续债。一次性完成400亿元上限发行,实现2倍以上认购,发行利率处于预测发行区间的下限,获得市场的充分认可。其他银行也跃跃欲试,准备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这表明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已由理论探索阶段进入实质操作和实践阶段。

  同时,为商业银行永续债发行顺利推进营造有利环境,金融监管机构及财税部门积极配合,一路“大开绿灯”:比如银保监会扩大了保险机构投资范围,允许其投资永续债等资本工具;财税部门已明确了永续债的会计处理,很快还将明确永续债的税收处理;央行创设了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并将合格的银行永续债纳入央行担保品范围...

Read more

农商行信贷人员行为监管永远不能松懈


  据媒体披露,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张尹庄村200多村民去央行冠县支行打印征信报告;征信信息显示,不少村民名下至少有一笔贷款处于逾期或呆账状态。其中,大多数贷款“担保人”与“主贷人”不相识,且这种现象还在其他多个村有发现(2月26日《新京报》)。

  说实话,“被贷款”这个问题近年屡有发生,也不断报诸媒体。今天润昌农商行“被贷款”盖子突然被揭开,可是让当地村民始料未及,这些问题的发生,也将这些村的村民害惨了,他们在按揭买房、买车被打入了信用“黑户”,被告知由于有贷款不良记...

Read more

银行票据和短贷融资飙升有多大风险?


  近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针对当前舆论对货币政策、1月信贷社融数据的质疑声音亲自作出回应;并指出票据融资、短期贷款等两类融资行为上升比较快有可能造成“套利”和资金“空转”等行为,且极可能会带来新的潜在风险(2月20日中央政府官网)。

  既然李总理指出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两类融资行为可能存在和隐藏风险,可银行金融机构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为何还急剧飙升?难道银行对这种风险缺乏识别能力或者说熟视无睹?在笔者看来,这应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任何事情背后都有其深刻的背景或原因,银行金融机构热衷票据融资和...

Read more

城商行大学生缘何离职率高?


  西部某城商行员工披露,城商行就是一座较大的“围城”,通过各种考试艰难途径进入城商行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很多人在城商行工作少则一年、多则两三年,由于承受不住巨大的存贷款考核任务,就跳槽另谋高就,使城商行年轻大学生员工离职率呈高企之势(2月13日澎湃新闻)。

  事实上,近年不只是城商行年轻应届大学生离职率高,其他地方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比如农商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及村镇银行的离职率都相当高。

  据一位在农商行管人事的朋友透露,该市下辖10个县(市区),从2015年至2018年四年间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考方式录用员工642人,离职312人,仅留下330...

Read more

监管对银行不良贷款考核从严背后


  在近日召开的第203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上海银保监局表示,2018年在强化管控信用风险方面,督促银行机构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余额全部纳入不良贷款统计范畴。

  这则新闻实际释放了银行保险监管当局对银行不良贷款考核从严的一种积极信号,对不良贷款监管从紧这种趋势的出现并非偶然:一方面受当前客观经济形势的驱使,银行不良贷款尤其是中小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呈回升态势,这需要监管部门对银行机构不良贷款采取更加谨慎态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真实反映银行机构不良贷款,提高银行机构抗击金融风险能力的现实需要;只有全面真实反映不良贷款,才能让监管当局、商业银行自身对信贷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