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言说的“道”究竟是什么?
熊铁基先生在自己著作的《中国老学史》中说:“老子的‘道’究竟是什么意义?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首先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其次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第三就是生活的准则,属于伦理道德的范围。
我认为老子在《道德经》不同章节中言说的“道”不是没有差别的同一个“道”,而是有差别、有不同含义的两个“道”,一个是具有彰显或创造能力的“本源之道”,另一个具有主宰运动、发展、变化…
作者文章归档:张建民

试解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注释:
1、道:天地万物的产生者和本源。“玄牝之门”是老子“本源之道”的原型,玄牝之门是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是胎儿从母体娩出的门户,它具有天地万物的本源和胎儿从母体出生的产道双重含义。因为老子受到中国古代母系氏族社会生殖崇拜文化观念的影响,所以老子用玄牝之门、道(产道)这类词语指称天地万物的产生者和本源。
2、一:以“…
试解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释:
1、善:善是个别的事或物具有的有利于人类社会和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性质和能力,是人类通过认识活动从部分事物中发现、界定、彰显、抽象、产生出来的元实体事物。上善:最高级别的善。众人:大家。本章指万物。
2、道:天地万物的产生者和本源。“玄牝之门”是老子“本源之道”的原型,玄牝之门有天地万物的本源和胎儿从母体出生的产道双重含义。所以老子用“道(玄牝之门)&r…
试解老子的道德经第十四章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释:
1、见:(xian音现),出现。不见,即不出现。夷:不发光、不反光的事物。
2、闻:发声。不闻,不发声、不出声。希:不发声音的事物。
3、搏:触摸。不得,摸不着。微:细小的或摸不着身体的事物。
4、诘:究诘,追究。
5、皦:明亮、清晰。
6、昧:阴暗、不清楚。
…
试解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注释:
1、孔德:孔即大。德:人类的社会行为准则、规定、规律、要求。“孔德”即大德,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准则、主要规定、基本要求。
容:容貌、面貌。
2、“道”: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个语句中的“道”,是指运动、变化、行为这类事情具有的必然趋势、规定…
试解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大日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释:
1、混成:浑然而成,混合而成,不清楚如何而成。
2、寂:静寂。廖:空虚无形。
3、殆:通怠。懒惰、懈怠。
4、强:勉强,尽力而为。大:老子用“大”指称“道”,指没有边际、高于一切的事物。
5、曰:在本章当作“而”或&ld…
试解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释:
1、反:通返,意返回、往返、反复。
2、动:本意为运动、运行、变动。本章引申为运行方式。
3、弱:细微,纤弱,虚、空、冲。
4、用:状态、形式。用与体(内容、实体)相对。道之用:道的存在状态和表现形式。
5、有:即“有名”,《道德经第一章》“有名万物之母”。“有”指人们发现、界定、彰显和冠名自然认识对象,使天地万物得以从混沌中彰显和产生出来的人类科学思想认识活动。
6…
试解老子的道德经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注释:
1、谷:山谷,两个山脉所夹的空间。“谷”具有虚空的形态特征,人们常用“谷”表述事物的虚无缥缈形态。神:神话传说或宗教中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谷神,指具有虚无缥缈形态的万物创造者。
2、牝:雌性动物。牡:雄性动物。玄牝,奇妙的有生育能力的雌性动物。老子用“玄牝”指称天地万物的产生者和创造者。
3、玄牝之门:指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婴儿从母体出生的产道和大门。玄牝之门,即生生之门、产生之道、…
试解老子的道德经第四章
原文:
道冲,而 用 之 或 不 盈 。渊 兮 , 似 万 物 之 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 兮 , 似 或 存。吾不知谁 之 子 , 象 帝 之 先 。
注释:
1、道:天地万物得以形成和产生的原因、本体或根源。冲:虚、空虚。《老子》有: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盈:非常充足。若:好像、如同。若冲:如同虚空)道冲,道虚幻、空虚。
2、而: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词具有并列、转折、相乘等关系,本章中的“而”表示前后两个词组具有转折关系。用:作用、价值。或:也许,或许,可能。盈…
试解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道:
首句的第一个“道”是名词,处在主谓语句的主语位置作主语,是谓语——“可道”陈述的对象。它指以“道”作为名称的各种事物:行之而成、有交通之用的“通道”;划之而成、有记录之用的“划道”;自然而成、有产生之用的“产道(玄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