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稻葵

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至1986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HIID)访问学者。1992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经济学)学位,后任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中国经济学家协会主席,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曾在《美国经济评论》、《欧洲经济评论》、《比较经济学》、《兰德经济学》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入选2006年《中国10大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

这才是影响当今世界金融走势的三大因素!


  最近一个时期,随着荷兰和法国大选的尘埃落定,国际政治经济界稍微松了一口气,大家所担心的结果并没有发生,欧洲似乎在回归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总路线,但是,美联储的缩表行动,随即又引起新一轮的担忧。

  所谓美联储缩表,源于美联储主席耶伦、副主席费舍尔以及其他的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委员近来明确表态,美联储将在不久的将来,开启量化宽松的逆操作,即通过某种方式、以某种节奏,售出他们过去五六年来所购买的高达3.6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券及其他金融资产。

  金融市场一般认为,美联储缩表行动中,由于其潜在出售美国国债的规模高达当前美国国债存量的20%,一定会带动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并使美国的固定…

Read more

雄安新区成超万亿GDP大城市不现实


  雄安新区应该成为21世纪中国现代化制度探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体来说,其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探索方面,具有标杆性的创新意义。

  经济体制

  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开始定型,出现了一些在全球范围内值得回顾总结的创新点。但不可否认,中国经济现有的很多制度还必须持续地改革、不断地创新。

  首先,在土地管理方面,现有体制过分依赖市场化的土地出让机制,这使得各个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出让的收入。同时,土地财政推高了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房地产价格,带来了一系列社会恶果。为此,雄安应该探索一种由政府管理与市场机制紧密结合的土地管理办法,比如说,可以探索一个…

Read more

中国经济能否回归潜在增速水平 有赖于民间投资


  2017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实录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的主题是讨论经济的形势、宏观的走势,大家现在现在没有什么争议,观点比较一致的,甚至相当兴奋的一个观察或者观点,就是中国经济目前已经出现一轮的回暖,刚才余主编做了很好的主旨发言,我们贾康老师也做了非常好的发言,这一点大家没有分歧。

  但是我想需要分析的是两件事,第一件事儿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出现这一轮经济回暖。第二更重要的,下一步会怎么样,跟着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做什么。

  为什么出现这一轮的回暖呢?我看这个问题是有分歧的。学术界、政策界有分歧:一派观点认为,可能是前一阵的改革、政策发力了、到位了,这一…

Read more

遏制中国经济“脱实向虚” ,根本发力点是降成本、挤泡沫!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脱实向虚”又变成了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的确,2016年GDP增速有所放缓,而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的增速仅为4%,还不及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一半。而民间投资及与之高度关联的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与资金不愿流入实体经济密不可分。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向“脱实向虚”问题。证监会2016年底开始明确表态要打击资本市场上兴风作浪的“妖精”;保监会叫停了“万能险”,对过去一两年来利用险资在资本市场…

Read more

2017年要想方设法减轻实体经济负担


 

  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三大亮点

  2016年中国经济走过了一个不平凡的一段道路,2016年的增长速度虽然回落,但是2016年的经济却有众多的亮点,我们认为有三个非常突出的亮点。

  第一,经济结构持续改善。其中包括服务业增长值的比重达到了51.6%,比上一年又提高了1.4%。再比如说从内需结构来看,消费占GDP的比重接近47%,我们估计按照这个态势去,到2020年消费应该能够占到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2016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将近65%,这个也是非常令人欣慰的。

  第二,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不断涌现和成长,为我们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

Read more

解决“脱实向虚” 打妖精不是根本


  近日,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向“脱实向虚”问题。证监会2016年底开始明确表态要打击资本市场上兴风作浪的“妖精”;保监会叫停了“万能险”,对过去一两年来利用险资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运作的个别机构提出了劝告和惩戒;最近证监会又修订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若干规定。

  这些监管层的动作对解决“脱实向虚”问题有没有帮助呢?这需要从“脱实向虚”的本因开始分析。

  “脱实向虚”的第一个成因是高成本

  中国制造领域的企业大多是民营企…

Read more

中国人的理财需求迅速高涨


  我想聚焦于中国金融的新格局,这个新格局的判断对我们回过头来仔细研讨科技金融的发展可能有一些帮助。

  谈中国金融新格局离不开对最根本、最基础因素的基本判断,所以我想未来这一两年,影响金融走势的无非是三大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中国实体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二个因素是国际政治和金融格局的变化,第三个因素是科技。

  百姓的经济兴奋点转向了投资理财

  首先来讲第一个因素,即实体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个调整对金融有什么直接的影响?其一,2007年开始,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从1992年到2007年,中国的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但是2007年开始,中国的劳动收入占GDP的比…

Read more

中国若想向上,得虚心学习美、日、德


  中国若想持续向上,还得虚心学习,尤其要向我们的竞争对手学习。美国在尊重法制基础上的开放、多元、包容,日本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德国精准调控市场经济的各种措施和制度,是中国经济继续向上发展所必修的三门功课。

  中国经济腾飞要学好三门必修课

  中国向上,还要做什么?

  毫无疑问,我们必须以虚怀若谷的心态,综合性地汲取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精髓,这是中国能否真正成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国和强国的关键。如果我们不能够持续地学习,很有可能将倒在从中等发达到发达、从大国到强国的门槛上。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重点学习的对象,至少在经济领域,是日本。那时,中日友好关系处于巅峰状态…

Read more

美国独大时代终结 中国将真正成为全球领导者


  每年一度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都是窥视世界格局变迁的重要窗口,2017年1月的达沃斯论坛尤其如此,其很可能成为折射未来世界经济变局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高屋建瓴地阐述了中国对当今世界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看法,尤其是提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治理、发展模式存在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既要有分析问题的智慧,更要有采取行动的勇气”,必须务实地推进全球化,而不是开倒车。这吹响了中国风格的新型全球化的号角,明确树立了中国作为全球治理和全球化新领军者的定位。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会者对特朗普未…

Read more

特朗普要做的三件事,对世界金融或是灾难


  最近,我和特朗普的团队有过沟通,2017年特朗普想在三方面干事:

  一是减税。减个人所得税,相当于GDP的1%,这很厉害,马上会刺激消费。因为美国的民众有了可支配收入之后会马上消费,消费占GDP的1%,这是刺激性政策。

  二是特朗普不仅针对中国,还要针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边界调整税”,相当于中国经济的VIT(增值税)。不同的是,中国收所有产品7%的增值税,不管是否进口。特朗普是直接向进入美国的产品收5%-10%的税,这个政策对美国经济本身短期是个刺激,进口产品价格贵了,本土企业就受益了。但它是违规的,因为它是歧视性的。

  所以,我们要做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