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云计

中年,事业进行中。

写好自己的PPT


   学习

学习朋友的PPT,发现他们的PPT配图很精彩,用词很精致,功力从纸背透出来。

一看就知道他们下了功夫,这个PPT是个精品。

思路需要调整

PPT写的精致,只是其背后的立意却需要提升,他们的PPT几乎100%都在写“我”,写架构、人员、业绩、能力等等。

其实还可以有另外的角度:对于一个好的推介公司的PPT,可以有更好的、更贴近客户的角度。

写这样的PPT有技巧,尝试着给出定量要求:20%的篇幅写“我”,用“80%”的篇幅写客户

写我的部分通常是这样的:我是谁、我怎么做、我做…

Read more

乡村振兴的出路


 一号文件

202202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从实际出发

中国幅员辽阔,情况复杂,不能希望一套政策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全国有380万个自然村,60多万个行政村,必然是千差万别,希望一套办法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

现实中有不少农村地区希望引…

Read more

长期安逸会丧失斗志


 聊天

朋友讲起孩子在国外留学,几乎做到了饭来张口、衣来招手的地步。

特别是这几年来,正在留学的孩子换了几辆车,比在国内的父母换车都要勤多了——仿佛花的是别人家的钱。

更严重的问题是,未来孩子毕业后,大概率会回国内就业,那还得在一线城市给孩子置办一套像样的房子,这还得一千五百万上下。

这情况,听着就让人发愁。

时代不同了

早年间出国留学时,家里给个“初投资”、“启动费”就不错了,剩下在国外留学的费用就得通过打工来筹集了。

那时候,通过打工筹集学费的小学子们,既理解学习的不容易,也理解了父母供他们出…

Read more

入门不容易


 开窍是打开一个开关

上学时就有一个体会:学习某一门课时,刚刚开始就是“--”,绝对就是一种老师主动灌输和学生被动接受

在这个阶段,老师讲的是一,学生能够记住一,就已经算是不错了,绝大多数情况下会有效率损耗——这时学生记住了老师教的一部分。

这种过程是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直至来到了一个临界点:突然间开窍,到了这个阶段,就可以实现举一反三了。

假如没有达到开窍,就会形成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一旦开窍,就会开成没有状元师傅,但可以有状元徒弟的情况。

工作中追求入门

学习中有开窍和开悟,工作中就有入门问题,二者大…

Read more

不限价又如何?


 传闻再来

网传有地方调整房地产政策,重要一环是取消销售限价。

这一政策引来了各种评论,有叫好的,评论不痛不痒的亦有之。

从我的阅历,给出初步的判断:于全国的极少地方来说,取消销售限价可能有用——最多也只是可能而已;于绝大多数地方来说,销售限价是否取消无关大局。

归因要正确

房地产销售下降幅度有些吓人,上上下下都在想办法,期待能够恢复地产的当年之勇,能够再次拉起GDP增长的马车来。

只是当下的房地产销售疲软原因需要搞搞清楚,否则胡庸医乱下虎狼药,病治不好还在其次,副作用巨大可是确确实实的。

先说不是原因的几个方面:

本轮的销售疲软与疫情无关&…

Read more

油价上涨引人忧虑


 七连涨

根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31724时开启。平均分析:92号汽油每升上调0.5995号汽油每升上调0.620号柴油每升上调0.62

 

一般家用轿车油箱多在50升上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230 元。

之前有预测讲92号汽油涨0.99元,95号涨1.02元,本次涨价比预测的少了些,判断是与国际油价下降有关。

油价上涨“危害”大

两年前由于疫情的关系,油价不断下跌,让人开车有了幸福感——虽然经济不太景气,油价下跌也算是补偿吧。

油价从6元时代…

Read more

有人关心是好事


 男足是新热点

最近男足成了网上热点,继大年初一以1:3输给了越南队创了记录之后,又以1:1逼平了以全华班出战的长春亚泰队。

中国男足本次引人关注不是由于即将出征12强赛,迎战约旦和澳大利亚,而是场外因素。

巩汉林在全国政协会议上,点名指名了中国男足没进取心、丢人。

于是网上形成了隔空对峙,先是董路回怼,直指巩汉林是外行云云。

接着就是原国足队长冯潇霆发文,表达了球员很寒心,讲了自己很是委屈,表达了大家都希望中国足球好,不希望有那许多的键盘侠。

倒是李玮峰和李毅发文讲了足球界人士的另外见解:没出成绩不能不让别人批评。

谁人不受议论?

巩汉林绝对讲出了很多国民的心声,…

Read more

顺义是文明城市的缩影


 过马路的感受明城市的代表

陪父亲看病,进医院的车辆排队得有五十辆以上,目测一个小时能进医院就足够走运了。

为了换取时间,只能把车停在马路东侧,步行500米再到医院——如此要过两次四上四下的大马路。

在顺义过马路非常安逸,机动车绝对主动避让行人。有的车在距离人行横道线较远的地方就减速、停车,为的是不吓到行人,让行人感受非常好。

老人过马路,行走速度比较慢,对于这种机动车的礼让更是感到亲切!

顺义不愧于文明城市!

主城要学习

顺义的礼让行人,让人想起了香港——香港的停车线与人行横道距离很远,规避了机动车不小心闯线,吓人一跳…

Read more

先解决最大痛点


 开年两个月招聘市场火爆

进入2022年,整个招聘平台表现很是火爆。

关于此,海总的评价是:早年间,信息不对称,多数是招高端人才时才上猎头;如今就是招一个前台人员,都会在平台上漫天撒网。

龙总给出了他的见解:现在是就业端表现火爆,主要就说明市场上漂着的人才够多,而需求端不够旺盛,于是就剃头挑子一头热。

现下有人关注管理吗?

经济景气度下降,不少公司出现了资金困难,直至员工工资延迟发放。

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人真正关心公司的培训和管理吗?

原来是做得好公司赢利就可以更高,现在就是做好了也未必能如何。

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说,培训和管理不属于刚需,招聘也不一定是&mdash…

Read more

数据治理不应是口号


 数据化转型

这两年,强调数据化转型、数智化转型的企业逐渐多了起来,而且有不少企业还做出了特色。

数据化转型可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再现的,而是要做系统建设,不断调改,直至数据有效性足够:其一是想用的数据都得到了收集和分析;其二是无效的数据,也就杂音得到了有效过滤。

当下信号够多、噪音更大!

泛滥的数据

技术快速发展之后,数据绝对够多、够滥。

我们上了高中的1980年代,除了课本、报纸外,很少能够见到铅印的资源——那时的卷子都是油印的。

后来市场上就充斥了大量广告的杂志、报纸,《精品购物指南》就经常有100多版,厚厚的一大摞,还经常有铜板纸印刷的,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