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一件官司,恐怕没有人知晓,北京俏江南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兰已经于2012年9月17日注销了北京户口,成了一名外籍人士。
作为企业家,张兰移民无可厚非,更不必大惊小怪,因为这并不是特殊的个案,而是赶上了一次浪潮,准确地说是第三次移民浪潮。自1949年以来,被公认的移民潮有两次,上世纪80年代初的出国留学潮,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技术移民潮。这些人选择移民的原因大多是:方便子女教育、出入境方便、活得更有尊严、为未来养老做准备。这一次与前两次有所不同,近些年移民的多是以新生富豪为代表的群体,而移民的手段主要是投资,而且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家,移民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人身和财富安全。…
作者文章归档:杨佩昌

德国欧中经济技术交流促进会会长、欧华管理技术机构总裁。先后就读于德国莱比锡大学、北京大学,师从于德国经济政策协会主席、德国总理府首席经济政策顾问哈瑟教授,从事欧洲经济政策与中欧贸易研究,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倡导者。
2006年-2007年受德国政府邀请前往德国弗莱堡大学从事能源经济研究并担任高级访问学者;同时担任欧洲应用技术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内申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大中华学区专家委员会委员。
第一个全面将欧洲教练技术引进中国的中国人。
拥有国际教练联合会认可的高级教练证书、国际NLP联合会、欧洲教练协会认证的高级培训师证书,将欧洲教练技术第一次引进中国。
杨佩昌教授在旅居欧洲期间,在德国举办专业讲座、发表多篇专业论文并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宣读、交流。此外先后在中德有关媒体上发表论着,例如《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德国右翼势力试图打破禁忌”、在《国际广告》杂志发表20余篇专栏文章、《中国摄影报》“媒体的力量--图片中的纳粹德国”、德国国际发展基金会会刊“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开发上的具体应用”(德文)、与德国联邦移民署高级研究
如何拯救 “卖火柴的女孩”们?
小时候看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同情国外女孩苦难的同时,庆幸自己生活在伟大的新中国。尽管当时肚子饿得咕咕叫,但依然坚信我们比外国孩子更幸福。
不解的是,这种幸福感随着阅历的增多反而逐渐减弱。突然有一天,幸福感变成了负数,这天就是2012年11月16日。当日清晨,贵州省毕节市一处垃圾箱内,发现5名10岁左右男孩的遗体。据警方称,这些流浪孩子因为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而中毒身亡。对于警方的话我是多有保留的,因为躲猫猫死、喝开水死、睡觉死等愚弄普通人智商的说法正是来自这伙人。不管是中毒死还是被冻死,反正在垃圾箱里死了。这是一场令人心碎的悲剧,不好意思给国家抹黑、让领导添堵了…
从美国大选和中国人下跪看中国崛起
最近,美国大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两个美国鬼子在辩论中多次提及中国,并且在第三场电视辩论中将涉及中国的主题命名为“崛起的中国及其挑战”。不管说好还是说歹,反正不少中国人听起来内心很是受用,很多网民心潮澎湃,认为中国真的崛起、成为举足轻重的大国了。某些学者甚至到国际上探讨起“中国模式”,似乎中国道路是通往光明的最佳选择。特别是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一些人更是自鸣得意,以为欧洲不行了,美国还没有缓过气来,只有中国一枝独秀。
正当人们豪情万丈地憧憬祖国美好未来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消息:柬埔寨某服装厂的一位中国籍女性管理员在柬埔寨官方哀悼西…
华为、中兴在美国受阻的积极意义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长达一年的调查之后,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最终认定,华为与中兴两家中国电信公司的设备可能被用来针对美国民众进行间谍活动,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风险。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在报告中建议,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应阻止涉及这两家公司的并购活动。美国政府应避免使用这两家公司的设备,美国企业也应寻找其他可替代的电信设备供应商。
这份报告对华为和中兴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也可以说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为此,网上议论纷纷,博客中国甚至召开论坛就此进行讨论。绝大多数人的看法是,这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遏制手段,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阴谋。当然,也有的学者称之为阳谋,说明美国和中国公开叫板。
…
德国大学校长怎样当?
教育部门无权任命大学校长
十余年前,我负责德国奖学金项目。一次,德方负责人特鲁沃博士问我,是否有兴趣共同举办一次“中德人力资源研讨会?”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了。
各项准备工作顺利,会议如期召开。特鲁沃带来了两位德方人员,一位是德国无纺布公司的人力资源顾问,另外一位是德国一所大学教人力资源管理的教授?格林纳先生。当时,教授在我心中并未有多高的地位,所以也没有特别接待,更记不得他当年讲了什么内容。
奇怪的是他对我印象却很深,回国后给我来信,对我的会议主持工作表示满意,并说,喜欢我平等待人的态度和方式。我给他回了信并希望今后保持联系。从那开…
中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多远?
2010年夏天,我带领一个企业家代表团前往慕尼黑理工大学访问,参加该校主办的企业精细化管理培训。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访问中出现的一段对话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刚走到大楼门口,一位企业家突然问:“这是大学吗?”我回答:“为什么不是?门口不是有牌子吗?”这位企业家以不信任的口吻反问:“既然是大学,怎么没有看到围墙和门卫?”我回答:“国外的大学都没有围墙和门卫”。他似乎在自言自语道:“没有围墙和门卫,那还是大学?万一有坏人进大学怎么办?”他的问题令我实在无法回答。
…
能否给理想更多的空间?
2011年凤凰网将部分博文集结成书,取名《给理想一点时间》,今年再次出版,名为《给理想一点时间II》,我的两篇博文被收录其中,分别是《中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多远?》和《德国民富国强的逻辑》。
坦率地说,我对这个书名有点不同想法,主要是不太喜欢书名后面的“二”字。在这个够二的时代,我们还给自己的书标上“二”字,岂不有些滑稽?此书出版前我曾问过凤凰博报有关负责人,将会取个什么样的名字,他告诉我这个书名。看他的语气比较坚定,我就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其实很想建议他将此书改名为《给理想更多的空间》。
为什么要做这样改动呢?原因…
德国劳动改造的真相
这是什么地方?
在距慕尼黑市区八十多公里的郊外有一处游人常去的景点,这个景点的大铁门上有一句德语:Arbeit macht frei, 翻译过来就是“劳动使人自由”或“劳动带来自由”。这究竟是个什么地方?莫非是一座大农场?
这并不是什么农场,也不是一个普通的景点,而是臭名昭著的达豪集中营,用来关押那些够不上犯罪之人或根本不属于犯罪分子的地方,唯一的原因是纳粹不喜欢这些人。这座集中营于1933年正式投入使用,先后关押过21万人,有犹太平民、德国异议分子和战俘等,其中约3.2万人被枪杀或遭迫害致死。
纳粹的小九九
…
为什么德国民富国强?
一、我眼中的德国
我本科学的是德国语言文学,硕士是德国经济政策,博士是德国经济史,我算是对德国有所了解。但是今天我的演讲并不是学术性的演讲,而是我在德国期间的观察和体会。既然是一种主观感受,所以没有正确不正确之分。我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我今天跟大家分享,只是给大家带来一种视角。
今天讲两部分,第一部分,德国真的民富国强吗?第二部分,为什么德国民富国强?第三部分,如果有时间的话,谈谈德国给我们会带来什么启示。
演讲之前,我给大家看几张图片,让大家对德国有一点直观的感受,然后我再讲。
三个图,这是装玻璃瓶的垃圾筒,今年1月份拍的,我每一年都会在德…
让思想自由飞翔的“德国高考”
如果看到“论教育”这样一个题目,你会怎么想?这是博士还是硕士论文题目?都不是,而是德国汉堡市中学生的统考试题。题目确实很大,但你可以写得很小,可以是学校的事情,也可以是社会上某一事件引发对教育的思考。没有标准的答案,也没有观点的对错之分,只要能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发他人的思考,这就是一篇好文章,德国老师就会给高分。
其实德国没有统一的全国性高考,中学生只要拿到毕业证书即可申请大学。但是,要想申请到理想的大学,毕业证书上的成绩是关键因素。
毕业证书上载明的成绩由两个部分构成:各州统一的毕业考试(Abiturprüfung)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