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明

张明,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此前曾在KPMG、AssetManagersGroup等机构担任审计师、PE基金经理等职务。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国际经济评论》编委。《世界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南方经济》、《当代亚太》等期刊匿名审稿人。在《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研究》、《China& WorldEconomy》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在《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周末》、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等媒体上发表财经评论数百篇。

中美贸易摩擦平息有何经济影响?


  最近,中国副总理刘鹤团队赴美谈判取得了重要成果,中美双方就双边贸易问题达成了框架性协议,中美贸易摩擦短期内升级为贸易战的概率显著下降。美国财长姆努钦表示,中方承诺显著增加对美国农业和能源产品进口,而美方则会叫停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计划。

  中美双方就贸易问题达成和解,无论对于中美两国经济还是全球经济而言,自然都是好事。一方面,这避免了中美双方将贸易争端升级为投资争端甚至金融争端的风险,也没有颠覆“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这一拇指法则。另一方面,这降低了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个不确定性,使得本轮全球经济复苏中断的概率显著下降。

  然而,我们也不…

Read more

中美贸易战步向何方?


 

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接受新望老师的邀请,来新金融家联盟与大家做交流。今天晚上,我想先就中美贸易战的问题,跟大家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1. 本次中美贸易战升级的背景;

2.回顾——历史上可以对标中美贸易战的案例与从中可吸取的经验教训;

3. 展望——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升级的话,中美两国各自可能出台的政策;

4.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

5. 本人对贸易战走向的一些评论。

问题一:为什么中美贸易战会在当前这个时间段上演?

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在2017年美国的货物贸易逆差几乎接近历史峰值。

大…

Read more

同步复苏趋势转变 资产重估难以避免


  一、全球宏观经济的三个新趋势

  全球经济同步复苏(synchronized recovery)是2017年全球经济的最大特点。在2017年,经济复苏终于从美国、中国等少数国家扩展到全球大多数国家。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的结果,使得全球经济增速在2017年达到3.8%,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全球经济的同步复苏,一方面导致全球贸易与短期资本流动走暖,另一方面也导致更多国家的央行已经或者打算加入美国的货币政策正常化阵营。此外,全球经济同步速度也增强了金融市场信心,使得全球资产价格(尤其是股票价格)在2017年涨势汹涌。

  然而,2018年前几个月的数据表明,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

Read more

审慎应对全球债务水平的上升


  根据IMF今年4月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全球经济增速在2017年达到3.8%,这是自2011年以来全球经济的最快增速。不过,全球经济复苏背后也并非没有隐忧,而全球债务水平的快速上升正是其中的最大隐忧之一。

  根据BIS的数据,全球非金融部门信贷占GDP的比重,已经由2008年9月底的197.2%上升至2017年9月底的244.7%,在十年时间内大致上升了50个百分点。同期内,发达国家非金融部门信贷占GDP的比重由231.8%上升至277.1%,而新兴市场国家的该比重则由109.7%上升至191.9%。不难看出,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的十年里,新兴市场国家债务水平的上升远快于发达国家…

Read more

人民币汇率为何呈现双向波动?


 2017年底至2018年4月2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升值了3.7%,人民币兑欧元与日元的中间价则分别升值了0.5%与贬值了1.1%,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指数升值了2.2%。不过如图1所示,无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还是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指数,今年以来的升值均主要发生在1月与2月初。从2月中旬至今,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约在6.25-6.35的区间内窄幅波动,而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指数约在96-97的区间内窄幅波动。

图1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人民币兑CFETS指数

资料来源:Wind。

 

为什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以及人民币兑CFETS指数从今年2月中旬…

Read more

中国国际收支为何显著改善


  2018年3月底,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7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的国际收支数据。从最新数据来看,2017年中国的国际收支,与2015、2016年相比发生了明显改善。

  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在于用来刻画资本流动的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经历了连续三年的逆差(分别为-514、-4345与-4161亿美元)之后,在2017年终于由负转正(1486亿美元)。从季度数据来看,非储备性质金融744账户在2014年第二季度至2016年第四季度期间曾经经历了连续11个季度的逆差,而在2017年的四个季度,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全部为正。这说明持续的资本净流出在2017年终于得以扭转…

Read more

打贸易战这三个错误不能犯


  本轮中美贸易战升级背后,体现了美国政府以贸易为工具来系统性遏制中国崛起的思路转变,因此,我们不能心存侥幸,而应该对未来一段时间之内中美博弈的复杂性、长期性与严重性做好充分准备。中美贸易战未来有中方主动让步(不打)、冲突有限升级(小打)与冲突全面升级(大打)三种情景,尽管大打情景的概率较低,但我们不能排除其风险。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短期不利冲击包括通过压缩贸易顺差来影响经济增长、通过影响相关行业业绩与股价表现来冲击金融市场,以及反制农产品进口而引发的通胀压力加剧。

  不过,中国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松紧以及金融监管强度来对贸易战不利影响进行对冲。中国政府应该充分借鉴全球范围内贸易战…

Read more

在焦虑的时代也要避免做佛系青年


  我大概是从200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的。过去10年,我在各个学校招收的各种类型的研究生已经超过50人。在和学生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家有一些共同的问题与困惑。因此为了节省交流的成本,我针对几个共同的问题,为自己的学生们写下了20句话。这其中不少的话源自我自己的经验教训。仅供同学们参考。

  一、在学校里面应该做什么?

  1、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够动态调整的分析框架。应该努力来系统地归纳总结自己学习的课程,把精华内容的逻辑关系梳理清楚,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加以总结。

  2、培养与训练自己的快速学习能力。在完全陌生的情况下,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把一门课程的梗概与要点掌握清楚,并用自己…

Read more

2018:分化加剧的中国宏观经济


  近期市场上比较有趣的一个现象是,尽管学者与分析师们针对中国宏观经济乐观与悲观的看法迥然相异,但双方对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指标的看法却惊人地相似。例如,2018年GDP增速约在6.5%左右,CPI增速约在2.0-2.5%左右,失业率保持稳定,货币政策依旧中性,人民币汇率大致企稳(不会破7)等。

  事实上,从2016年起,中国宏观经济就似乎进入了一个平台期,各种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率均显著下降。然而,在宏观经济总量指标大致稳定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却呈现出分化加剧的态势。目前几乎在每一个领域,我们都可以看到乐观的一面与悲观的一面。这恰恰就是为何学者与分析师们的意见大相径庭的原因。

  首先…

Read more

2018年宏观经济十大猜想


   2017年十九大的召开可谓是决定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重大事件,新的发展思路下,我国经济增速走势、经济结构、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基建、金融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均将面临着转折式的变革,我国开始正式跨入新时代。

  2018年将是新时代、新政策导向的开局之年,在思路变革、新旧动能切换的背景之下,我国经济领域将随之发生怎样的变化?

  一、 猜想一:2018年经济增速小幅回落至6.6%

  根据十九大提出的新发展思路,以往片面追求经济“高增长”将让位于经济“高质量”,未来的经济工作将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