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杨国英

1979年生,原《华人世界》杂志主笔,现江苏新黄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青年财经评论员。关注经济,爱好金融,心在三农。

为何需要周小川留任央行行长?


  3月16日,周小川再度出现在新一届财经高官的名单中,周小川此次“破格”的留任,不仅是对其过去10年央行功绩的整体肯定,亦是对此前业界强烈呼吁其留任的一种响应支持周小川留任央行行长的呼声,可谓响彻今年两会。除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以及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公开表态支持周小川留任外,3月13日播出的央视两会特别节目《两会1 1》,更透露出“多名经济学家联名希望周小川留任”。

  周小川是否留任央行行长,之所以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不仅因为我国经济体量位列全球第二、外汇储备量位居全球首位,更因为在周小川过去10年央行行长的任期内,我国央行已完成从辅…

Read more

财经新高官能否引领转型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之后,我国新一届财经高官人选已经全部落定:央行行长周小川、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证监会主席肖钢以及国资委主任蒋洁敏。

  这样的人事安排,有的在舆论预料之中,有的则出乎舆论意料。在上述五大财经高官中,周小川可谓老将坚守,在连任两届之后,再度留任央行行长;高虎城则是副职升迁,由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商务部副部长,升任为商务部部长;楼继伟则可谓是回归荣升,在中投掌舵5年之后,重回曾任副部长的财政部并任正职;而肖钢和蒋洁敏则可谓国企大佬“上位”,此番分别领军证监会和国资委,所不同之处,仅是肖钢此前任职的中国银行是…

Read more

通胀时代的财资策略


  通胀猛如虎。货币流动性过剩必然引发要素价格的大幅上升,从而使货币的购买力下降。通胀之加剧,不仅挤压个体衣食住行的质量,更吞噬着企业的利润,乃至危及企业的生存。

  我们必须承认,过于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我国经济,在人民币尚未完全自由兑换的状况下,其本身存在一定的通胀合理性。但渡过2003—2006年CPI年均2.1%的温和通胀期后,我们正进入一个急剧加速的通胀时代。

  2007年至今,剔除2009年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0.7%短暂通缩外,我国CPI已达到年均5%的高位。而进入2011年,在经过第一季度5%的增幅后,CPI仍没有任何减缓的迹象,4月、…

Read more

以“城镇化”引领全面变革


  我国未来经济的增长动力,将有赖于“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这无论从今年两会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从去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十八大报告,亦或从去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的布署中,我们均可明确感知。

  毫无疑问,在未来5年、10年、乃至更长远的时期内,“城镇化”均将是我国经济政策的核心关健词,亦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城镇化”为何如此重要?这与我国经济当下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密切相关。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在度过短暂的刺激式复苏之…

Read more

减少重复计税须以强化油企内控为前提


  减少成品油重复计税,可以直接降低零售油价,这貌似是一个显见的逻辑——据《金羊网》3月4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中海油炼化公司技术中心经理苑少军认为,当前成品油价格中包含消费税、增值税、城建税等多个税种,其中消费税和增值税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计税,而如果计算增值税时先刨除消费税,那么一升油至少可节约1.7元,占到零售油价的20%。

  此论似乎值得称赞,因为,无论是对于税制改革,还是对于降低消费成本,减少成品油重复计税均貌似极其可行:对于税制改革而言,减少重复计税本就应深化推进,对于降低消费成本而言,减少重复计税更可赢得民众掌声。

  但是,如果结合&ldq…

Read more

亏损央企产业重组比财务重组更重要


  可以预见,在一连串的财务重组之下,巨亏之下的中国中治,又将重新进入“正常”的运营轨道——据《中国经营报》2月23日报道,在中国中治发布的最新业绩预亏公告中,预计2012年全年亏损将高达72亿元。而对如此额度的巨大亏损,中国中冶貌似已经找到解决之道,即通过财务重组的手段,将持有的葫芦岛有色51.06%的股权以1元对价转让给中冶集团,将持有对葫芦岛有色约77.5亿元的债权以8.6亿元转让给中冶集团,从而达到所谓断臂求生的目的。

  但是,如此“左手倒右手”,将不良资产从上市公司(中国中治)转移至大股东(中冶集团),…

Read more

“货币战争”,空洞的伪命题?


  本已成众矢之的的日元大幅贬值,却在欧美的护短之下,成功逃避G20会议的指责——2月15日至16日在莫斯科闭幕的G20会议,针对日元50天贬值8.4%的现象,G20会议不仅没有对其敲打,而且欧美还对其进行仗义辩护。包括IMF主席拉加德、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以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等欧美金融高官,均一致否认“货币战争”的真实存在。

  那么,“货币战争”是否真实存在?还是如德拉吉所言“是一个空洞的伪命题”?

  其实,只要略知国际货币史和金融史,我们就会知道:“货币战争&rdqu…

Read more

“私企利润超国企”真伪辩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称,2012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4163亿元,同比下降5.1%;私营企业实现利润18172亿元,同比增长20%。同期私营企业利润超过国有企业4000亿元。

  面对这组数据,叫好者有之:私企利润、利润增速双双超过国企,似乎说明了没有“国进民退”那回事,民企明明发展得很好。激愤者亦有之:受政策雨露滋润的国企,其经营业绩竟然下滑,似乎又说明了国企的某种困境。

  但是,先验的情绪化判断,往往会忽视常识。上述统计数据值得辨析一下。

  首先,在一般语境中,私企往往被完全等同于民企。可是细究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对民企则…

Read more

“弯道超车”后需踩刹车


  如果不出意外,2015年江苏的GDP总量将超过广东,从而问鼎全国首位—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虽然江苏GDP总量仍比广东少3000亿元左右,但是,10.1%的同比增速却比同期广东高出2.6个百分点。而以苏粤当下的经济增速计,那么三年后,江苏GDP总量将超出广东逾千亿元。

  江苏GDP问鼎全国首位的趋势,不论广东如何忧虑,仍将难以阻挡。因为,依照经济增长的惯性,江苏相对高速的GDP增长以及广东相对低速的GDP增长,均将会维持数年时间。

  如果非要对江苏GDP问鼎全国首位的趋势寻找一个阶段性的时间原点,那么次贷危机爆发的2008年,显然是江苏经济开始新一轮突破的年…

Read more

简单比拼广东江苏GDP毫无意义


  头顶“GDP皇冠”23年的广东,在苏浙鲁等省市的竭力追赶之下,正颓势日显1月20日,江苏省省长李学勇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2年江苏GDP同比增长10.1%达5.4万亿元。坊间以此推测,对于出口驱动特征明显的广东经济,在国际贸易环境尚未真实好转之下,其2012年GDP额度极可能低于江苏,从而无奈地将“GDP皇冠”的宝座拱手让出。

  尽管,以广东去年前11个月7.9%的经济增幅核计,2012年全年广东GDP仍将高达5.7万亿元以上,仍将高出同期江苏的GDP,如此,广东似乎不必为“GDP皇冠”旁落他省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