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嚴係雲

退休前担任教师。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护国战争前后严复与梁启超的“对话”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护国战争前后严复与梁启超的“对话”   (2019-02-16 19:32:10)[编辑]转载▼

标签: 严复 梁启超 雨果 历史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护国战争前后严复与梁启超的“对话”
 
陆建德
 
摘要:研究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必须具备国际眼光,尤其不可忽略地缘政治视角。
 
民国…

Read more

郑重在纪念严叔夏先生大会上的讲话


  按语:1897.7.6.严叔夏先生出生于天津。是时,严复《天演论》手稿(抄件)已经在友人中广为传阅,《国闻报》正筹划即将出版。严叔夏是与《天演论》《国闻报》同时诞生的。为纪念严叔夏诞辰120周年,特发表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老会长郑重先生1994年的这一篇讲话。“太平如有象,莫忘告黄泉”!“莫忘,莫忘”,今天太平有象了,李克强总理说“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叔夏,我们不会忘记!你的子孙更应该不会忘记吧!

 
叔夏,我们不会忘记的
 
——1994年11月…

Read more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


 按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博鳌又传中国扩大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回顾三年前李克强为福建自贸区的战略发展来福建考察的重要讲话,实在应该好好学习、应及时深刻领会中央的改革开放坚定决心和深谋远虑的战略部署!特此再发表本文。(2018.4.)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

陈端坤20155.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强调: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

Read more

严复的异性情缘与思想境界


 严复的异性情缘与思想境界

 
【原文出处】《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101
 
【作者简介】黄克武(1957-)男,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研究。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内容提要】过去对严复的研究多半注意他的理性思维与公众角色,然而严复的思想萌生于具体的情感世界与家庭生活之中。本文即以严复与他的妻妾之间的互动,以及与女学生吕碧城和甥女何纫兰的来往,来一窥严复的异性情缘,并进一步思索此一私人的情感世界对他思索公共议题时所发生的影响。作者强调思想家的情感世界与政治理念之间隐然有一脉络可寻…

Read more

最早提出船政文化的是谁?


 最早提出“福建船政文化”的是谁?

“福建船政文化”是在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提出的。文革前担任福州市委书记的老同志郑重,八十年代初开始担任福建船舶工业公司董事长,创建“马尾造船厂厂史馆”(马尾造船厂宣传科负责),创立“福建造船工程学会”、“福建船政学堂校友会”、“福建严复学术研究会”(均由郑重担任会长),出版《福建船政史稿》(林庆元编著),举办福建船政120年纪念大会和学术讨论会,参与上海江南造船厂有关大型活动(郑重在五十年代中担任江南造船…

Read more

“惟适之安”——严复“天演宗”哲学思想的最高概括


 严复墓埕横屏上刻的四个字有何深意?

“惟适之安”——“天演宗”哲学思想的最高概括

        陈端坤 

 一、暮年严复概括人生哲学的警句

1918年底、192010月,严复二次回闽,终老福州,
    1918
129日,严复带着第三子严叔夏(严琥)回到故乡阳岐,为儿子完婚,身体虚弱得连走几百步的力气都没有。
    1919
5月下旬,严复从福州到上海治病,住进上海红十字医院,经…

Read more

人文社科民间学术团体与统战工作研究 ——以福建省嚴復学术研究会为例


人文社科民间学术团体与统战工作研究

——以福建省嚴復学术研究会为例

                                                  陈端坤 2016.9.

一、统一战线工作主要任务与人文社科学术团体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第三条明确指出:&ldqu…

Read more

启蒙先驱严复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0MjA5NjU2MA==.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paction

电视纪录片《启蒙先驱严复-》(纪念嚴復150周年诞辰)

2004年2月8日,福州。福建省召开嚴復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暨严复学术研讨会。

本电视片是纪念严复诞辰一百五十周年大会组委会录制,本片回顾、总结一个世纪以来严复学术研究的成果,对严复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功绩、首创精神进行全面、客观、正确的评价。联系梁启超、孙中山、鲁迅、毛泽东等对严复及严著的评论,如“中国西学第一&rdq…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