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广州日报与南方报业的纷争


一、事件


2月25日,广东省纪委向媒体公布2002年广东查处的大案要案,原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广州日报社长黎元江因严重经济违纪名列其中。26日,南方报业属下南方都市报、羊城报业属下新快报以及人民日报等中央各大媒体均对此进行了报道。


27日,广州日报属下信息时报在一版显著位置抛出一篇本报评论员文章:“《南方都市报》如此恶炒意欲何为”,称南方都市报是“强奸民意的恶意新闻炒作”,文章中同时配发一张拍于南方都市报评报栏的照片,清晰可见“化愤怒为力量,痛灭广州日报”字样。


二、是非


从新闻的角度看,南都的报道没有任何问题:高官落马,当然引人注目,黎元江乃中国报业传奇人物,且自去年初因其情妇、原广州日报总编辑何向芹事发被“双规”后,连带出黎元江事件后,一年之后方有消息,以黎做标题,自然合适不过,这是新闻的亮点。况且南方都市报在新闻链接中,对黎评价很公正:“据称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党报老总。”对黎元江一手创建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介绍也客观。


站在广州日报的立场上,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问题大大的:黎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与我广州日报何干?为何一定要加上“广州日报原社长”字样?


三、前嫌


南方都市报与广州日报结怨,应该始于2001年5月。当时南方都市报转载了人民日报属下的《市场报》一篇稿件,稿件中有广州被列入十大污染城市的内容,在广州市委的授意下,广州日报对南方都市报进行含沙射影式的攻击,《信息时报》刚毫不客气直呼南方都市报的名字,加上这次的点名,信息时报在中国报业史上开创了点名批评同行的先河。在受到攻击之后,南方都市报在即将反击时,被省委干预制止,受了气没法发泄,南都全体员工群情激愤,发誓要灭掉对手,这就有了信息时报所刊登的那张照片。此后,两家就结下了不解之冤结了。


四、误区


南方都市报这一报道,因为省纪委的通报没有透露更多的关于黎的消息,内容过于单薄了,一个吓人的标题,但是一个空架子。


信息时报最大的失误,应该是原本此事就与已无关,即使是子报,在这样的事件上也不应该抛头露面。很显然,信息时报的评论是有人授意的。据可靠消息,在接到这篇评论时,信息时报内部非常不满,但迫于压力(有人说来自广州日报以上更高层的压力)才不得不为之。


通观信息时报今天的版面,很不妥。头版上方图片报道“信息时报队战平甲A劲旅”,下面是评论员文章,如果按照版面语言来分析,有甘认南方都市报是甲A劲旅之嫌,充其量也只是战平而已,作为战斗性的版面,这样的安排不能鼓舞士气。


评论员文章也有不当之处。一是称南都的报道“是对省委宣传部一再强调的宣传纪律、新闻纪律的公然蔑视”,不妥。如果南都点了广州日报的名是违纪,信息时报发表这篇针对性的评论就更是明知故犯了,有自打嘴巴之嫌。二是称南都的报道是“对广东公布反腐败成果本意的一种蓄意亵渎”,显得非常牵强附会。三是第三段评论说:“黎元江确实曾担任过广州日报社长,但这已是2001年7月以前的事。”这句话大错特错了。黎所犯的事,应该是在任广州日报社长期间的。如果这样说的话,评论的本意就把黎所犯错误的责任推到黎担任市委常委期间去了,有攻击广州市委领导不力之嫌。老实说,黎元江作为我们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创始人,功不可没,这一点不能黑着良心说话。四是刊发南都领军人物程益中在去年的一段讲话:“我认为我们现在要思考的问题,不是南方都市报在广州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有没有生存必要和生存空间的问题,而是南方都市报该如何尽快成为广州报业老大的问题。我敢说不是南方都市报会不会成为广州某报、羊城某报的对手的问题,而是广州某报、羊城某报会不会成为南方都市报的对手的问题。”程的这段讲话西祠有贴的,程想在南方都市报上见报还没机会呢。引用这段话作为攻击南都的证据,本意是联合羊晚,但仔细推敲,现代同城的报业竞争,谁都想当老大。南都想当广州老大的想法,也没什么错。这段评论长了他人志气,显得底气不足。


五、内幕


昨日南都的报纸出来后,黎元江的继任者、现任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迅速与广州日报社长、总编一行人等开会,会议群情激奋,虽然关着门,但依然能听到一片咒骂声。中午,一份紧急报告打印多份由广州市委宣传部递交到省委宣传部和省政府有关部门,但不知何故,省委办公厅没有接到这份报告。报告的内容,当然是要省委宣传部严惩南方都市报。省委宣传部接到这份报告后,认为南都的报道基本上没有大问题,就没有发出任何有关不予报道的通知。广州市委宣传部及广州日报觉得不解恨,下午三时,由广州日报组织人马立即撰写评论员文章(刘某主笔),并交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审阅,修改了四遍后通过。为了不被抓辫子,这篇评论上没有任何人签“同意发”或“同意见报”字样。


六、放大


——在全国所有的报业集团中,子报公开替母报复仇,只有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中出现。相反,很多报业集团内部报纸之间互相诋毁的现象倒是非常普遍。这说明广州日报对信息时报的管理和控制是绝对权威的,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信息时报的无奈。


——在全国的党报中,广州日报一直享有较高地位,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正因为这一地位,所以内部的权力纷争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众所周知,黎元江在广州日报期间,作风比较武断,基本上是一个人说了算,当时的局面可以说是“亲小人,远贤臣”。这就招致班子里很多成员的不满,黎任市委宣传部长以后,仍然遥控广州日报,实行垂帘听政,更招致了广州日报一些人的愤怒,而要摆脱黎的控制,就必须搬倒黎的情妇何向芹。于是,向中纪委、省纪委告何向芹的信件一封接一封。何出事之后,就拔出萝卜带出泥,黎元江自然而然就脱不了干系了。


——按照中国政坛“人走茶凉”的规律,黎倒台后,广州日报新班子已经到任多时,应该不会再受黎的任何影响。但广州日报这次替黎雪耻违犯了常律,因为现任的领导班子完全没必要为前任而且是犯了事的前任去保驾护航,这样岂不是显示自己的无能?这就只能这样解释:要么广州日报的高层中,仍然有大量黎的亲信,要么就是广州市或更高层中有人害怕因黎而牵出自己。


——在中国,省会城市不买省直机关的帐的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广州日报有广州市委宣传部撑腰,加上上次“肺炎”事件中,通过动用各方力量与省委宣传部抗衡,最终取得了胜利,并得到了省委书记的表场后,感觉腰粗气壮,所以这次就不经省委宣传部同意,当机立断地抛出一枚重磅炸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广州市委宣传部在某种程度上流露对省委宣传部的不满,而且已经找到了逐步摆脱省委宣传部控制的模式和方法。


七、综述


广州日报是广州市委的机关报,南方都市报是广东省委机关南方日报的子报,广州日报与南方都市报的抗争,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