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狂飙


 

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记载是很多的,这是一个新闻层出、新名词不断涌现、而且被不断刷新的年代,我将偏重回忆不被注意的民间情况,以避免政治斗争的叙述重复和这段民间历史的失传。

街名是首先被列入革命的对象之一,红栏杆街的路名有先见之明,领衔的字幸运地被公认留用,改名为红街,有点王菲歌名的风格(“将爱”是“将爱情进行到底”;“旋木”是“旋转的木马”;“美错”是“美丽的错误”)。但是当时尚没有知识产权的意识,其它地方也出现了冒牌的红街,送信就有了问题。红街还算是幸运的,有的街道被“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地改了许多名称,东面街牌和西面街牌的上面被贴上毫不相干的名称,气魄都很大,例如“红全球街”和“全无敌街”并存,使人无所适从。

“破四旧”的学问就更多了,每个家庭都全方位地把以前一切文化痕迹扫除干净,许多文物也毁于一旦,我在1965年看过的书全部属于封、资、修”(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之列,几乎成了禁书,再看只能一个人暗地里看了,连我经常翻的《外国名歌200首》也被作为禁书,1969年被农场收掉。当时有聪明人用“革命书籍”的封面包喜欢看的书。

人们的衣着必须规范,不能有小裤腿、尖头皮鞋和花俏的打扮,许多小裤腿被毫不留情地剪坏。

1966823,上海开始进入“红色恐怖”之中。开始是所谓“地、富、反、坏、右”黑五类分子作为第一代“牛鬼蛇神”受冲击,戴高帽子游街,扫街等被监督劳动。第二波是曾经的资本家被抄家,他们的家里被任意搜索,财产被任意带走。有的家庭自己把黄金制品扔掉,我家附近的垃圾箱里就有过金戒指。这时候偶然性很强,红卫兵觉得有理由就可以进入任意一个家庭抄家。在若干年后“落实政策”时,归还“抄家物资”也是内容之一。

许多“牛鬼蛇神”被剃了“阴阳头,就是一半光头、一半有发,对女性头发作处理也是毫不含糊的。

红卫兵由北京学生发明,佩带毛泽东的手书“红卫兵”袖章,最初只能由“红五类”(工人、贫农、下中农、革命干部、店员)的子女参加。在血统论的统治下,开会发言前先要报家庭出身的成份,如果不是“红五类”的就会被轰下。当时有一付著名的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基本如此,鬼见愁。”“黑五类”子女为了和发动父亲或母亲划清界线,许多人甚至宣布脱离亲属关系。后来出现了一些红卫兵领袖,当时最著名的是北京的聂元梓和蒯大富。聂元梓“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被毛泽东称为是“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其地位和现在的版主不可同日而语。北京航空学院的“北航红旗”是一个著名的红卫兵组织,也就如现在名牌企业商标、商号的无形资产。

“把斗争大方向指向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的阶段产生了登峰造极之作,北京的红卫兵开始南下,带来了军服热和皮带文化,皮带的使用是以后武斗的前奏。当权者遭受批斗是中国历史空前的,他们在后来还要受皮肉之苦,除了没有剥夺生命,差不多象法国革命把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一样了。

军服皮带上的扣子也非比寻常,可以产生好莱坞大片《耶苏受难》的效果。

法国革命时代出现的“保皇党”也复活了,当时对不“革命”的人就以“保皇派”相称,鄙称“老保”。

上海市明德中学的党支部书记谭真是女士,196722的斗争会(当时的“保皇派”后来称之为“2.2丑剧”)上,她在台上被拳打脚踢。校长杨淡仙也是女士,她感慨“怕苦而不怕死”,后来也成为对抗毛泽东对战士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罪名。

全国出现了无数《红卫兵报》,民间出版业兴旺发达,加上写大量大字报的需要,纸张的需要量急剧上升。如果在现在,纸张概念的股票肯定是大涨了。在显要地方张贴的大字报会很快被复贴而刷新,就如我现在发帖的遭遇差不多。

在北京红卫兵到全国串连的示范下,全国出现了“革命大串连”,在全世界开了坐火车、乘汽车、电车和进入公园、博物馆等参观、观光不化钱的先河,各条铁路线挤满了学生,有的车厢人满为患,以致有男、女生就地小便的情况发生。如果不买另食,可以认为已经进入了低标准的共产主义,因此我不大需要花钱。这个时期没有发生大事故和案件应该说是个衍生奇迹。如果把我当初在北京一个月的消费按照现在的费用来清算,那不会是小数目。

毛泽东在北京接见红卫兵的壮举把最胆小的学生也吸引了出来,“大串连”运动走向了高潮。我在金秋10月到了北京,住在德胜门附近的关厢的一所学校里,我每天吃米饭和馒头,菜是天津大白菜和肉丝,那时是盆柿上市的时候,我第一次吃到硬的柿子。我出发去看大学的大字报,同时也游山玩水,一切都是免费的,我到过凡是知道的地方,包括看香山的红叶。因为若干年以后我多次到北京,现在已经无法区分出哪些地方是我1966年去过的,留下佩带袖标的照片只有在白塔公园的白塔前照的。在那个非常时期,却没有听到过有刑事案子发生,不认识的人都相处很好。我记得是1026那次受到毛泽东接见,我在疯狂的人群中看到绿色的吉普车对缓缓驶过。在之前等候的时间里,高音喇叭里不断播放着毛泽东语录歌。在北京,我第一次看到了“挖出隐藏在毛主席身边的定时炸弹!”“打倒刘少奇!打倒邓小平!”

离开北京以后,我也到过其它地方,不少地方有儿童站岗,我必须回答毛泽东语录才能够通过。当年出现了一批背诵天才,能够把《毛主席语录》完整背出来,这本书被西方称为“小红书”,用红的塑料做封面,再版时由“伟大的副统帅林彪作“再版前言”。关于林彪,以后会专门提及,他充当了当时个人崇拜的总导演。

在任何会议开始的时候,首先是朗读《毛主席语录》,各种观点的人都可以选择领读自己感到有利的语录,以至出现巧妙的语录战。《毛主席语录》分若干专题,第一条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条语录编成的歌后面还有“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无伴奏口号。

全国出现了“红海洋”,就是把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作为政治广告发布阵地,基调是红色。每个弄堂和家门口写上毛泽东的诗词对联,例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油漆概念股也开始上涨了。

所有的人都佩带了毛泽东的像章,像章的大小、材质、画面不一,有的人收藏了许多款式,甚至听说有人把像章别进皮肉。后来毛泽东本人发出“还我飞机”的感叹,因为像章都是用铝制作的。周恩来一直佩带着一个小长方章,现在可以从当时周恩来的照片中看到。

在全国一切地方实现了“早请示、晚汇报”。人们聚集在有毛泽东画像的地方,由扮演领颂角色的人先领读“首先,敬祝我们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接着是读《毛主席语录》,然后在“早请示”中谈一天的工作计划,在“晚汇报中总结一天的工作,最后是合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全曲是:“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

最可笑的是家庭中的学习会,在权威家长的领颂下,全家人从背颂毛泽东最新指示“毛主席老人家指示我们:要斗私批修!要斗私批修!要斗私批修!”开始,然后再各自检查私心杂念。

后来发明了“忠字舞”,以表示对毛泽东的忠心。男女老少都跳起了舞,其场景犹如图腾现场。

每一次发布毛泽东的“最新指示”,各单位就纷纷游行庆祝。后来有了规律,都安排在20时的“新闻和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里。在“最新指示”广播后,各路大游行都出现了,非常热闹。

毛泽东的普及文章是“副统帅林彪所说的“老三篇”,即《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林彪认为:“‘老三篇’不但战士需要学,干部也要学。‘老三篇’最容易懂,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要把‘老三篇’当作座右铭来学,哪一级都要学,学了就要用。搞好思想革命化。”这一段话谱成曲后的歌,我现在还可以唱出来。毛泽东的四篇哲学文章是《矛盾论》、《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和另一篇我已经忘却的文章。

后来的进一步发展是由林彪创新的“活学活用”论。林彪指示说,学习毛泽东的著作要“活学活用、学用一致、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这个导向下,后来出现了一个奇迹,一名不识字的叫顾阿桃的农村妇女居然能够用手绘的草图来进行“无文字报告”,汇报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成果。

“文化大革命”就如一首交响曲,它的第一主题是“乱”,第二主题是“收”,两个主题交替出现,但是这场交响曲演奏的时间实在太长了,一共10年。

(时代录音)1966年的一首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谦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暴烈的行动。”(《毛主席语录歌》,出自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在每次斗争会之前,基调就已经这样定下了。暴烈行动在次年得以全面而充分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