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市场主流“兴奋点”


追寻市场主流“兴奋点 ”——上半年行情简要回顾与下半年新机会展望

 

上半年行情简要回顾:新一轮牛市强劲复苏

 

在政策面积极促动之下,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我国股市终于在2006年上半年迎来了新一轮强劲的牛市初步复苏行情。上证综指从上年度收盘的1161点起步算起,至62日上涨至1695.58点,绝对最高涨幅46.04%,半年度行情结束时收报于1671.98点,以接近最高点位收盘,这一涨升幅度也是自2001大盘回落5年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

 

上半年行情大至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股指承接上年末的初步上涨趋势,一路缓步涨升至1300点关口附近遇阻进行蓄势,至3月初开始回调但幅度有限;第二阶段:3月中旬开始股指展开新一轮上涨,于月末攻至1300点之上,其后加速涨升至1600点上方才开始止步调整;第三阶段:6月初,多空在1700点这一长线重要关口之下出现分歧,并在6月上旬央行上调准备金率消息冲击之下出现一急速的回落过程,但最低遇1500点即获支撑,其后新多资金再度入场,股指以持续的小阳方式重新将失地收回,多方重新夺回行情主导权。

 

如果从行情“板块”运行的特点来看,促动股指强力上涨的因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利好效应的持续累积。自2004年初“国九条”颁布开始,管理层对股市的关注与希望复苏的愿望非常明显,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措施,这措施所积蓄的能量,终于在上证综指回落至1000点附近时,以股改契机作为突破口迸发出来;第二是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股票投资吸引力的明显增强。股改一方面消除了长期困扰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股权“二元”分置的制度痼疾,另一方面,也因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而大幅提升了股票的估值水平,为吸引场外资金入场奠定了制度的与市场的基础。上述两个因素再加上境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坚定看好、上半年香港市场新一轮涨升带动的H股差价与A股股价的大幅缩小,以及国际部分原材料及金属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等等,都对A股市场的复苏与升温起到了烘托作用。

 

在热点运行方面,上半年市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股权分置改革成为贯穿半年度行情的持续热点,那些对价支付比例较高、方案受到市场认可的股票受到追捧;

 

2、业绩高成长的蓝筹股受市场追捧热度最高,该板块中的一批个股如贵州茅台、中金岭南、宝钛股份、振华港机、海油工程、苏宁电器、盐湖钾肥等等短时间内即走出翻番行情;

 

3、中石油收购引发的“私有化”浪潮在市场中一度掀起巨澜,辽河油田、锦州石化、吉林化工、扬子石化、齐鲁石化等股票在被要约收购退市之前的大幅飚升,对市场的人气及股指产生了明显的带动;

 

4、一季度,受国际金属期货价格上升影响,整个有色金属板块受到市场的强烈追捧,黄金、铝、铜以及其他稀有金属或资源类股票受到投机性炒作,但5月中旬之后也是受国际期货市场见顶回落影响而大幅退潮,成为后两个月下跌幅度最大的板块之一。

 

在上述热点运行过程中,股改以及上市公司业绩成长与价值挖掘成为行情展开的最基本的决定因素,成为贯穿上半年行情始终的主流热点。这也是长期以来以上市公司业绩成长为核心的估值观念在市场中延续的具体体现;抓信主流热点,把握强势个股,是上半年行情中跑赢大市的关键。

 

下半年市场机会展望:追求市场的主流“兴奋点”

 

 

2006年上半年行情绝对涨幅接近50%的情况下,下半年行情将如何演绎?这是每一位市场参与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从整个6月份多空分歧局面来看,我们认为下半年行情中双方的分歧将会进一步加大,短时期内,1750点作为市场长期的分水岭,其阻力作用将会继续显现,但从6月份多方继续占优的局势看,年中阶段的行情将会在双方的进一步缠斗中向下的空间似乎日益被压缩,但调整的方式可能将更趋于复杂;目前在固定投资规模继续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市场信货政策也应坚持适度从紧的呼声正在高涨,这一宏观背景加上市场不断上涨累积的调整压力,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加大。因此就市场的全年走势来看,我们认为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市场主要的上涨阶段已经在上半年结束,下半年涨幅将会大大缩减,主要以调整、整固为主;尽管,我们尚不能预测这可能出现的调整的方式、时间及幅度。

 

但在市场热点与机会方面,下半年行情无论如何演绎,由于市场内部及外部环境已经出现了深刻变化,主要是由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估值变动、不同股份之间的利益格局的新变化尤其是陆续有上市公司法人股渡过锁定期、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境外投资者对我国股市表现出的日益浓厚的兴趣、五年股市回落所压制的市场热情爆发后的进一步渲泻需求等等因素,都使得市场中的个股机会将会多于往年而不会全面沉寂,这是06年市场区别于往年的中同的局面。

 

在热点展开方面,我们虽难以事前作出有把握的准确预测,但结合各类信息,可以提供的思路、并认为能够成为市场机会的潜在热点将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后股改时代”的机会仍将被市场关注。

 

由于股改是最能深刻、直接地改变个股估值的因素,在大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完成了股改的情况下,未进行股改的公司因数量渐少而可能益发引人关注,“含权”效应将会凸显。尤其是目前大量绩差或基本面较差的公司股改动向如何,“对价”究竟以何种方式支付,与之相伴的大股东资产重组动向等等,都将继续会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第二,从市场已经形成的“价值投资”基本理念及机会挖掘入手,上市公司的业绩持续性及成长状况,将是市场以一贯之的长期关注的焦点。本人曾经对2001-2005年的市场涨跌情况做过统计,在5年时间市场平均下跌幅度为44%的情况下,两市仍有115只股票保持了上涨,其中涨幅超过30%的股票共有55只,这些上涨股票尤其是55只股票中,可以说全部都是业绩优异且处于持续增长之中的高成长股票。而统计也显示这些高成长股票在其后每一波段的涨升行情(包括今年上半年的行情)中,平均上涨都明显高过平均水平。以业绩成长为契机,那些业绩处于持续增长趋势之中的股票、或经营近期有望有善的股票、或上市公      司基本面可能改观的股票,以及虽业绩平淡但市场价值可能被低估的股票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关注对象。

 

第三,从行业角度入手,受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影响,商业零售、旅游、物流、社会服务等“消费类”股票将有继续复苏的机会,该行业中上半年已经有一批公司走出了大牛市行情,预计下半年仍将有继续表现的机会;机械行业中的部分公司如果有新市场开拓带来利润增长的机会,也将可能成为进一步挖掘对象。金融类股票随证券市场的复苏经营环境改观,且政策面下半年预计会有进一步的波动机会,而且国家金融政策可能发生的一些变化,都可能成为促动股价波动的因素。另外在交通运输与工程建设行业中,国家对铁路建设的强力投入给该子行业的若干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成长机会,下半年我们继续看好该行业的成长性。

 

第四,在地域方面,由于发展机会各不相同,一些地区可能因政策倾斜与并照而显露出不同的市场机会。如滨海新区建设给环渤海湾地区带来的机会,西部振兴计划、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为契机给西部尤其是青藏地区的旅游、商贸物流、能源资源开发等行业带来的巨大机遇等等,都有可能被市场挖掘而奔出个股机会。

 

第五,市场创新。如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的股指期货下半年推出的可能持续增加,新股IPO方式可能出现的一些变革等等,以此为契机引发的市场关注将可能给市场带来新的气象(关于股指期货推出的市场,目前一般的想象是大市值蓝筹股的市场关注度将会进一步提升)。

 

第六,其他的潜在热点,如类似于上半年中石油“私有化”举措,无论是绩优公司的强强联合还是绩差公司“对价支付”等方式引起的上市公司各类重组、购并等重大事项,由非流通股锁定期结束之后带来股份全流通引发的股价波动(一些公司股改完成后股价仍处于净资产值以下),以及新股发行上市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激发板块、个股活跃的因素。而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中,预计可能成为市场“主体性”热点的是股改因素、市场对业绩与成长性的长期挖掘热情带动的个股机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