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的体力、文人的文章


我说,我是铸钱的模子,可是,并没有钱,因为,铸出来的钱都给资本家拿走了。谁让我是工人而不是资本家呢?

汽车零件玩出来的花样行政侵夺科学的灾难美女博客决赛进行北京手机资费下调
现在经常有什么民意测验(台湾叫“民调”),比如,幸福感的民调。有人便概括为幸福和不幸福的两条语录:幸福的人是有钱没病;不幸福的人是有病没钱。我觉得,这简直可以入《名人名言录》了。虽然,我还不知道这句话的版权属于谁。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新时代”的老一辈。

曾经的工人老大哥,一夜之间沦落为下岗工人(现在不在遮羞了,直接叫“失业者”了),心里的郁闷,给一点儿火星,就会爆炸的。有谁从在职工人而坠入失业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可以看到世人的真面目。无论报纸、电视上怎么说,我们现在是走进新时代了,今天是个好日子了,咱们老百姓今儿真高兴啊……我全部当作是狗屁。看到精英们何如描绘未来的蓝图,怎样给当下贴金,我也统统看作是胡说。我只记得鲁迅的话,尚未阔气的,要革命;正在阔气的,要维持现状;曾经阔气的,要复辟。

我已经难得革命了。因为,革命是要掉脑袋的。我摸了自己的脑袋,圆圆的还在,于是,便格外珍惜。我似乎也不想复辟,因为,我似乎并未阔气过,至多,是比现在略微有点儿尊严,因为是有单位的人,是有组织的人,不像现在,孤魂野鬼似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我想怎样呢?我想了想,是改良。

改良,过去不是一个好名声,现在,今非昔比了,是一个好词。她比较温和,比较人道,比较给人出路。你想啊,改革之初富裕起来的人,有哪一个是干净的呢?如果现在我们剥夺了他们的财产,和当初公有化又有什么两样呢?我们怎么能够犯两次同样的错误呢?还是让他们自己寻思着吧,如果良心发现,或者寂寞难耐,就做点善事吧,比如,捐个学校啊,捐个医院啊什么的。

我还希望,国家通过税收政策,调节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差距。现在有一个不正常的现象,逃税几乎成为一种公开的秘密,当然,他们不叫逃税,而叫“合理避税”。其实,就是做假帐,就是朱镕基深恶痛绝的会计制度。我还希望,我们的有关部门切实行驶自己的管理权利,不要沦落为有钱人的哈巴狗,没钱人的白眼狼。嫌贫爱富,人情之常也。但是,公务员不可染此毛病,否则,就不是东西了。

国家有规定,每个城市都有最低工资标准,我希望能够落实,不要停留在文件上面。别指望资本家良心发现。工人阶级的幸福,要靠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表的共产党,理应为工人阶级说话、办事。要让资本家知道,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是可以的(否则,就没有人来办工厂了),但是,剥削也要个限度,不能“最大化”,不能“掠夺性开采”,你吃肉,也得让工人喝汤。

失业了,打工之余,涂抹一些所谓的文章,偶尔,也能换点碎银贴补生活,这样,我就感到高兴和幸福了。当然,也有遗憾。就是,草根的文章,不值钱,又不容易上报刊,只有在网络上,才是草根驰骋的天地。可是,网络又总是免费使用。怎么就不能“表示表示”呢?现在,有博客金行了,就是说,写博客,也可以赚钱了。虽然只是收取可怜的一点儿广告的点击费,但是,有,总比无好。许多报刊,只认名家,名家有了名作,当然值得推广,可是,有些名家也不过是记述了和张山吃过饭,到美国转了转而已,一篇文章刊登出来,马上就被多家报刊转载,现在的文摘类报刊出奇的多,而且,发行量出奇的大,广告客户出奇的多,真是奇了怪了,这样的频繁地炒冷饭,是不是也在浪费着出版资源?胜者通吃的结果是,更多的人没有饭吃了。没有大众的文学,总归不是健全的文学。“大家”,毕竟不能代表大家。

我的意思是:报刊在青睐名人的同时,是不是也给草根一点关爱呢?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一篇稿子,卖上个一二百块钱,不多吧。可是,许多报刊只给三四十元,明显的是克扣文人的思想钱,和克扣工人的血汗钱一样可恶。

鲁迅在八十年前曾经感慨,工人的体力和文人的文章是最不值钱的两样东西。这话搁在今天依然有效。鲁迅的话,是超保质的,简直像是冷冻的精子,几十年后、上百年后,拿出来,还是有生命的,是鲁迅太深刻呢还是我们的社会太混蛋呢?二〇〇六年九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