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过去,灾民遍野。政府的各项赈灾措施正如火如荼地实施,灾民的生产自救也搞得热火朝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笔者家乡正式拉开帏幕。
工作组进驻乡村,为农民实打实地解决困难,鄙人为之叫好!但提醒我们的政府官员注意,“好钢用在刀刃上”,赈灾、救灾的对象应该是那些收入来源最差、受灾情况最严重、家底最薄弱且有老弱病残、孩子学费支付困难的人们。赈灾、救灾不能走过场,不能讲人情,宜雪中送炭,不宜锦上添花。否则容易好心办了坏事,引起农民兄弟更大更严重的不满!
笔者的牢骚和提醒并非空穴来风,别的村子我不清楚,但笔者出生的村庄——耒阳市石准乡南田村七组的赈灾、救灾工作却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同样是房子倒塌,同样是农田冲毁,同样是颗粒无收,经济基础良好,甚或在县城买了房子的人评了“三无户”,享受政府高额赔偿和月三百元的救济金,一些无权无势、鳏寡孤独、软弱寡言的人却只能勉强评为“半倒户”!
笔者将继续关注此事,并核准所有事实后,考虑撰写纪实性报告文学投发公开媒体,也已联系了一些媒体记者。相信在2006“和谐年”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旋律和主题下,通过政府和乡民的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能够很快消除这些噪音和阴影,还政府职能部门一个“勤政爱民”的形象,还农民兄弟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情绪稳定。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笔者希望,这样的一些文字,能够为我们的父母官关注和重视!
我们希望,洪灾过后,百姓不会沮丧:
灾,百姓苦;赈灾,百姓怨!
既然是耒阳市各级官员无动于衷,咱也学学蚍蜉,撼一下这棵失去民望的大树!
虽然耒阳有很多落后和黑暗的地方,但作为耒阳的子民,我们从来不愿在外人面前说耒阳半句坏话。现在,既然我们的父母官对子民的疾苦无动于衷和麻木不仁,咱也不能热脸贴了冷屁股,还一个劲地为他们遮羞捂臭。
希望乡亲们往后见到这样的文字时,不要惊诧火山的自爆家丑,不要愤怒火山的抹黑行为。我自小就是个认死理的人,如今我就认定一个理儿:
不关心我的政府,休想得到我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