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物质按层次存在时空中且下层服从上层


虚物质按层次存在时空中且下层服从上层

可以想像,人体对于细胞来说相当于 “小宇宙”。人体是按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细胞、器官、肢体等层次构成的,且每一层次都载有自身的虚物质(包括物性、人性)。因而,虚物质在人体中也是分高低层次的。这些人体中不同等级层次的虚物质在人体集成时,才有机地联接集合成人体层次之虚物质---人性。本能、意识、大脑思维等只是在人性支配下,为配置、协调、实现各层次尤其是最高层次---人体等的消费体系而表现出来的广义物质(本能、意识为虚物质表现,大脑思维为实物体运动)在生命运动中的哲学范畴。

现代哲学把物质、能量诸形式间的运动转化能力看作是物质本来具有的。其实这个“本能具有”应是指虚物质的潜在,因为物能运动与转化实质上是个虚物质控制的广义消费T10过程。即人的衣食住行乃至争人权求自由是由虚物质控制的。整个宇宙是个大系统,又是按层次布局的,无论整体或层次都充满着虚物质。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宇宙是个超级大脑”。事实上,宇宙中一切物体里的虚物质既有自身的消费体系又要服从其上层直至宇宙级最高层的消费体系实现的需要。这其中贯穿着各层次物体本能或意识的作用,也说明时空中一切物体运动具方向性、目的性、有序性,而非紊乱。紊乱无序是物体间矛盾运动的暂时性表现,世上一切事件现象亦非由偶然堆积起来。作为宇宙中地球上的人类目前感知不到宇宙“大脑”的控制,犹如人的行为受控于其大脑而身体中任一器官或细胞不能感知到的道理一样。但我们每个人无不明白社会的约束、感到上级指挥与监管的存在;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现被认识被改造的非智慧体也有本能式反应,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于人类社会控制个人,具体单元人除本能感觉外,还有意识式认识,如服从与抵制。相邻载体间下层载体能感知到上层载体的控制,而且相离越远的载体间控制关系越弱感知越难。

    目前人类暂感知不到最高层虚物质载体---宇宙的明显控制是时候未到,思维认识能力不够。“无为而治”规律性效应存在的根源正在于这种个体离不开公体、下层受控于上层、个体能力更为有限且呈渐进发展性。如果不是这样,则能力无限、可用资源无限,也就不需要什么集体与合作,也不存在令人反感的对立与竞争。

    物体的运动轨迹既有自身虚物质的作用,也受诸层高级载体虚物质的控制。换句话说,个体生命运动轨迹是在遵从宇宙自控调谐的同时,以自身虚物质作用方向为主导的必然结果,而非偶然结果。这种观点绝不反对个体虚物质决定的自我奋斗,因为个体奋斗与否也是宇宙自控调谐中的一个必然,且个体又必须按照自己的虚物质控制去行动,以遵循这种宇宙的必然安排。这不是完全由理智可以控制的,正所谓物竞天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即个体奋斗目标是基本,奋斗结果则由宇宙虚物质或称机遇定。机遇正是上层载体与下层载体之虚物质作用方向偶有一致时的产物。如我们认识水平有限,既不了解宇宙如何控制我们,更不能做到趋利避害、自我选择,一般情况下只能是无奈地随机应变。

总之,物体分层次按结构分布于宇宙中,高层物体由低层次构成,即高级载体由低级载体构成。相应地,虚物质也分为高级与低级等无穷个虚物质层次,且上级虚物质方向制约下层虚物质方向。低级载体既要按自身虚物质控制方向运动又要服从诸层高级载体尤其是顶头(即上一层)载体之虚物质的控制。高级载体的虚物质往往不易为低级载体感知,其原因是高低级载体间多为间接联系;其结果是上层对下层因系一体且无成见而持“宽大胸怀(通常所说的‘大人有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因为高层把下层当作自己的成员,再加上不太接触没有印象而形成的‘大人不记小人过’)”态度;其表现为充满空间充满社会的纷繁复杂矛盾、事件、现象上下层载体相互不甚明了,且活动中上层占主导而下层处于被动。这些表明,物体生命运动存在定数或可知性,但仅在很窄的范围内物体有能力改变自己命运,即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自身的虚物质并不能绝对掌握自己命运,是故生命不止奋斗不已,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扩大有为而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