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企业家属“牛”?


  中国的企业家,在全球的企业家当中,是属“牛”的。我这里说的牛,不是“很牛”的意思,而是“当牛作马”的意思:在全球的商业价值链中,做着最辛苦的制造业生产环节的活,附加值很低,缺少核心技术,没有高端品牌,或给世界名牌当代工,赚很少一点差价,还把污染留在了本土本乡,给自己的农民和工人同胞的工资待遇也很低,有的甚至十年没有涨过钱。少数企业有点专利,或挣的是技术的钱,日子也很难过。这是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在过去的十年中基本的群体形象。

  为什么会这样?

  其中的一个原因,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中国的股市不发达,中国的股市的融资不方便,中国企业难以利用股市的杠杆作用,通过增发配股等手段来提高自身掌控的现金流,因此收购兼并也就不发达,最终,企业赚的钱,还都以经营性的利润为主。那又能有多少钱?利润率最高,也不会超过100%吧?这样一来,中国企业的新产品研究开发的投入就很有限,开发新市场的眼光就不得不短视,最终的结果是中国的企业在战略上是机会主义的,是急功近利的,不敢冒大风险投入,不敢大赌大赢,最终在全球的商业竞争力就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