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须重视金融脱媒现象


  金融脱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未来10年到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脱媒是中国金融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金融脱媒将带来两方面的巨大影响:

  对商业银行,金融脱媒加速分流了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客户,迫使银行支出增加的同时收入下降,大大削弱了商业银行的生存能力。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方式主要是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以信贷资产为主要产品,以利差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在金融市场全面开放,金融脱媒加剧以及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的大背景之下,商业银行传统的利差盈利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要保持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战略转型,优化收益结构。因此,商业银行必然会大力寻找信贷替代产品特别是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化等创新理财品种,以在规模总量控制从严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对于监管当局,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控制信贷闸门从而控制投资的实施难度将加大。当前宏调困难很大程度正缘于此,可惜我们的监管当局往往醒悟过晚。实际上西方金融市场在脱媒方面比我们走得更远,监管也更为困难,在虚拟资金远远超过M0甚至M2许多倍的情况下,还在那死死盯住M0、M2不放,这就跟守株待兔一样荒唐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