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梦.舞台
人类社会诞生了文字,精神文明后出现了一个无法解开的谜题:生命是什么?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原始人类面对苦难、天灾、饥饿创造了神话和传说,利用图腾,祭祀慰藉自身脆弱的心灵世界,建立起一种虚无漂渺的信念。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各民族逐渐发展完善了适合自己宗教信仰,不论是亚伯拉罕(犹太人之祖)的犹太教;耶和华(上帝),耶苏(基督)的天主,基督教;安拉(真主),穆罕墨德(先知)的伊斯兰教;乔答摩-悉多尼(佛祖释迦牟尼)的佛教;摩诃天(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的印度教;还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玉帝,阎罗和众仙;古罗马神话中的宙斯及众神;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无神论,它们都是人类在苦难中寻找灵魂寄托和信念的港湾。
“生命是母亲举在手中的一枝素馨草,脆弱而美丽;生命是一种设想,一个梦,到后来却变成另一种现实;生命是一段乐曲,它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听懂它的人;生命是一片雪地,即使被践踏了,仍洁白耀眼。”生命是人们面对出生婴儿的欢喜和期盼。生命是人们面对死亡降临的思索和感触。生命是人们面对他人不幸的领悟和欣慰。生命是人们面对自己困境的无奈和迷茫。虽然谁也不知生与死哪个是终点哪个是起点,虽然谁也不知自己是否能拥有明天。虽然许多时候人们都明白每个人都是空手而来也都要空手而去,但面对现实人人却都在为衣食住行名利情这现实生活中的虚幻七色彩虹而忙碌,奔波,烦恼,求索。当我们自己临近死亡时才会真正感叹生命的可贵和短暂,明白生命只是一种只属于你自己的经历和过程,我们其实只拥有属于自己的每个今天。
人生如梦!而立之年的人都常如此地感叹,一位古人偶然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翩飞的蝴蝶,醒来后却苦思冥想是蝴蝶在自己的梦中还是自己在蝴蝶的梦中。人生如同是一场漫长难醒的梦,在这个梦中每个人出生、成长、衰老。 梦中有美景、人潮、社会、世界。人生之梦中也常做短暂的梦,灵魂暂别现实去追寻美丽或恶假,梦中之梦短促易醒,而且美梦醒来更觉失落,恶梦醒来更觉轻松。世上每个人都在每一寸光阴中努力追寻不同梦的目标,体会各自不同梦的成受,走不同梦的路途。但是不论是谁终究要走向梦的终点,却也有一些人为了梦中虚幻的美好事物而在不容允许的行为中,缩短了梦的旅程。也有少数不幸的人在不知不觉的危险中走了梦的捷径,瞬间中断了梦的继续。即使每个人都在努力把握梦中匆匆逝去的机遇,但终有更多人梦中碌碌无为,或者哀叹命运之梦的无情。平静走到梦之终点的人,又有多少真正无愧地认为自己人生这场梦是完美如愿的,他又怎知生命之梦如何醒来?是否就如那梦中之梦般逆反?
人生更象一个最真实,最广阔的舞台,每个人在这大舞台上扮演自己姓名的那个角色而且一生不变。大舞台因场景不同又有众多小舞台,每个角色随时光飞逝在不同的小舞台上也要随时更换服装和行囊变换角色身份:从孩童到小生、老生或小旦、老旦。小舞台上的角色也常会扮演各种角色,演技最不真实的会成为明星、大腕或是领袖、政客、富商。他们是少数派的主角和名角,而普遍多数的配角是大众平凡百姓,他们的演技最真实。配角中许多人都争相让自己变得不真实以便换取出人头地,自然有许多成功者靠不真实的演技换到实惠而成为主角或名角。于是大众都争相效仿也渴望能有幸成为少数派。可舞台就那么大,容不下几多名角和主角。不变的大小舞台,随时光飞逝不断变换的主角、名角、配角争名斗利却终究要让出舞台给下一拨演员。不论主角、名角、配角谁也不知自己在剧本中的角色是喜剧还是悲剧,因为写剧本的是最长寿的时光老人,下一拨演员评说上一拨悲喜,自身却要等下一拨去评论,说到底所有演员都是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