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是最好的股票?


  向贵成2007-12-14

  2005年3月,读了时任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副主任的祁斌同志(现任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翻译的美国人戈登写的一本关于华尔街历史的书《伟大的博弈》,当时中国的股市正处于极度低迷的时期。但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结合美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分析当时中国的市场,我预感一轮大牛市即将来临。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华尔街350年史鉴:小股民需要大智慧》,其中有一段的小标题是《赶上那一波潮流———哪怕一生一次》。

  “这一波潮流”,从2005年6月开启,到2007年10月达到一个高潮,然后,调整、反弹……2008年,是向上还是向下,是继续膨胀还是走向崩溃,“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莎剧中汉姆莱特的问题,是今天中国股民一个共同的问题。人性是一样的,中国证券市场的故事与美国是如此相似。我们不妨再来回顾一下美国证券市场的历史。

  其实,美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就是一个又一个泡沫的形成和破灭的历史。从19世纪的运河股、铁路股、20世纪早期的钢铁、汽车股、50年代的铝工业股、60年代的电子股和塑料股、70年代的石油股、80年代的生物制药股和房地产股、90年代的网络股等等;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设立股票交易所到设立证券监管机构,从对投机的放任到越来越严格的监管,科技、政治与战争、经济周期等等,是这些泡沫深层的原因。美国历史上这些股市的大行情,无一不是与重大的科技发展、政治与战争联系在一起。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总是超过大多数人的想像,同样,摧枯拉朽的下跌更加超过预料。1929年的9月5日,市场开始下跌,10月29日,道·琼斯指数一泻千里,跌幅达22%,创下了单日跌幅最大百分比。到1932年,道琼斯指数较1929年的历史最高点下降了89%。道琼斯指数历经了25年的时间,直到1954年11月23日,才收复了1929年9月3日以来的全部失地。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是5049点,此后的3年半,该指数跌去61%,2007年12月11日,其收盘点位是2652点。

  支撑我们眼前的这波行情,有很多美丽的故事,像经济的高速增长、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资产注入、奥运会等等。但理性地分析,找不到2007年涨到6000点的理由,股权分置改革平均10送3,指数合理的涨幅应是从1000点到1300点,同样,别的因素都可进行量化。我们只能说,在这些美丽的故事背后,是人性的疯狂在推动。对于中国目前绝大部分连市盈率都不知道的股民来讲,股票在他们那里,就像历史上知名的荷兰郁金香泡沫中的鲜花和近年中国的普洱茶。

  从美国、日本、台湾地区的股市泡沫破灭时的情况看,在泡沫的顶峰,一般大盘蓝筹股的平均市盈率可达到60-80倍,从这一点上看,前期A股已达到。乐观的人可以找到很多理由继续入市,比如奥运会、比如政府不会让股市大起大落等。但泡沫的破灭,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就像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夜里下了今冬的第一场雪。

  在跌破4800点以后,反弹了,因为美股在涨、港股还在涨、人民币还在升值、市场已经过了1000点的调整……还有很多的理由。但12月11日,美联储在短期内第三次降息后,美股以暴跌来反应,于是港股大跌,A股大跌。

  也许,故事要真正结束了。现在,我们该认真考虑是规避风险,甚至,是逃过劫难。因为,泡沫破灭时的跌幅会达到70%甚至更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个泡沫的破灭是另一个泡沫的开始,那时,“现金是最好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