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产生结构性泡沫,投资理念产生畸形,“劣币驱逐良币”。大量的梦想一夜暴富的新股民涌入股市,加大了市场的投机性和非理性行为。虽然以2007年1季报年化业绩计算,市场整体市盈率仍为合理区域的上端,仅为30倍左右。但市场投资理念正在被扭曲,以券商概念、交叉持股概念等游资参与为主的热门股短线涨幅惊人,累积的获利盘十分巨大。可公司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新股民偏爱搞绯闻的坏孩子,看不起认真做事的好孩子,盈利能力高的企业溢价低,盈利能力差的企业获得了过高的估价。市场出现风吹草动,这些股票走势迅速逆转,大量的获利筹码会蜂拥而出兑现利润。今日的下挫就源自于它们的风险暴发。相比之下,许多具有业绩持续成长能力的公司股票能够提供较好的安全边际,市场热点重新回归大盘蓝筹绩优股的迹象比较明显。公开资料显示,以今年一季度报表为基准前推12个月,市场总体PE(市盈率)为44倍,中小板PE为58.3倍,沪深300PE为34倍。而以大盘蓝筹类公司为主的钢铁、石化、金融等行业估值明显低于其他行业估值,其总体PE分别为18倍、19倍、28倍,是目前阶段市场相对的估值洼地。从市场估值和近期行情来看,大盘蓝筹股有望回归,从而成为大盘上行的主要推动力。根据目前市场点位,大盘蓝筹股下跌空间十分有限,大盘蓝筹股有望迎来补涨行情。从盘面本身的情况来看,大盘指标股和二线蓝筹股依然保持了稳健向上的态势,这种市场格局显示,目前积极做多的恐怕并非是刚刚入市的中小投资者,基金等机构更多地站在了多方阵营。172402.56亿居民储蓄余额追逐50204.08亿元的流通市值,其结果必然是股价的大幅上扬。因此目前大量老百姓排队到证券公司开户是一种正常的、必要的理财行为。加息尽管对市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优质企业盈利增长水平可能远远超过资金成本上升对回报的要求,从而会出现加息与股价上涨并存的现象,美国上世纪开始的牛市就是如此。资本向优势企业集聚的牛市机制将更加显著,优秀的企业能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迅速做大做强。自2007年2月以来,大盘基本上在5周均线之上运行, 5周均线目前已推升至3820点附近。证监会有关防范市场风险的通知以及银行系QDII可投资境外股票,带给市场的只是短暂的心理压力,上证指数中长期向上的趋势并未扭转。股票投资是长期投资,而长期投资最大的困难是抵御市场每天都发生的短期诱惑。股票投资的标的是企业,股票投资的目的是获得伴随企业价值增长的回报。蓝筹优质公司的溢价必然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时间会站在优质公司这边。处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黄金十年的历史阶段之中的每一位投资者,在不远的未来恐怕难以离开股票泡沫带来的焦虑和煎熬。企业盈利增长相对来说更容易把握,但估值水平的变化常常超过大众的预期。相信未来股市运行将会更理性,长线投资可以让我们真正分享到中国经济成长的盛宴。
截至昨日,已有451家上市公司预告半年报业绩。其中,249家公司带来好消息,超过预告业绩公司总数的55%;163家公司业绩同比出现下降,占预告公司总数的36%;3家公司业绩同比基本持平;36家公司业绩增减情况尚不能完全确定,但增减幅度一般不超过30%。对比可知,业绩增长公司数量是业绩下降公司数量的1.5倍。在中期业绩同比增长的249家公司中,有140家公司预增50%以上,且最高业绩增幅达到2000%以上;54家公司预计扭亏为盈,51家公司的业绩增长但涨幅未达到50%;4家公司表示能够成功减亏。从上市公司年报和季报的统计来看,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主要有三大路径:一是企业外在因素。如行业景气旺盛,再加上上市公司管理层管理效率等因素的影响。二是企业内生性的增长。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挖掘潜力获得的增长动能。较为典型的有管理费用降低所带来的净利润率的提升,如股改后的三项费用明显降低,从而使得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明显提升。再如产品结构的调整,即管理层锐意进取,以中高档产品取代中低档产品,从而获得盈利能力的提升。三是非主营业务常规性的盈利,包括投资收益等。
2006年医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令人满意。2006年,医药上市公司克服行业三大利空因素(反商业贿赂、药品降价、药监风暴与新药审批放缓)影响,净利润增速(29.81%)明显快于收入增速(8.89%)。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和少数股东损益的减少。另外,期间费用得到有效控制,经营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一季度医药上市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2007年一季度医药上市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期间费用的大幅下降,主要来自于营业费用的增长放缓和管理费用的下降。2007年1-2月医药行业经营形势明显好转。2007年1-2月医药行业及各子行业均表现为利润总额增速明显快于去年,且明显快于收入增速。主要原因是三项费用的增长均明显放缓,尤其是管理费用。从长期看,影响医药行业的三大利空因素将向利多转换,未来将加速行业的淘汰、整合和集中,促进行业良性发展。新医改政策的出台必将促进医药行业的快速增长。..多因素促进主要医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这些因素包括:产品收入增长、毛利率提升、期间费用下降、投资收益贡献和新会计准则的影响。推荐板块:医药生物、电子元器件、纺织服装、商业、银行。
声明: 在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本文章仅供参考,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本文章在全国各大财经网站同步发表◆
联系我们:文渊阁股票投资群 Q Q: 1926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