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感冒,俗称“伤风”,是呼吸道常见病,常为急性自限性。感冒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感冒大部分由病毒引起,全年均可发病,季节交替,冬春气候冷暖变化时更为多见。受凉常常成为发病诱因。

  感冒分为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两种:流感和感冒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帕或衣物传播。

  流感:流感病毒引起,发热典型,高达38.8摄氏度以上,持续3-4天。头痛明显,全身疼痛常见且严重,全身极度乏力出现早且明显,有时鼻塞、流鼻涕、咽痛。咳嗽轻微或中度干咳。并发症为肺炎、支气管炎等。

  普通感冒:致病原为多达200种不同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等。一般不会发生严重并发症,不会引起大流行。咳嗽普遍甚至严重,鼻塞、流鼻涕、咽痛常见,全身极度乏力一般不出现,全身疼痛轻微,头痛发热少见。由此可见,流感和普通感冒在病原体、临床症状及疾病后果等方面完全不同。它不是普通感冒的流行,而是一种比普通感冒严重得多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需要特别加以预防。

  根据疾病控制中心监测报告,目前发生的大多是普通感冒。症状主要是:鼻塞、流涕、头痛、咳嗽、发热。检查血液,白细胞总数不高。但是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可能是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这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请大家不要过于紧张。建议大家采取如下措施预防感冒:

  注意保暖:气温骤降时要及时增添衣服。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身体好,冻一冻没关系。人体的抗寒重点在于头部、足部、背部的保暖,因为头部是人体散热最大的部位;足部、背部的许多穴位是内外环境的通道,寒冷刺激可通过这些穴位影响肌肉、骨骼和内脏的功能,使人致病。

  取暖适宜:居室开空调时,室内温度不要太高,以18℃至20℃为宜,以免室内外温差太大,进出受凉。每日要开窗通风2-3次,每次5分钟,使空气流通,这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方法。

  体育锻炼:在风和日丽时,应到户外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机体的活力,从而增强抗病力和适应能力。

  合理营养:营养是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的物质基础。每人每天吃:1瓶牛奶,1只鸡蛋,50克鱼、肉,豆制品,500克新鲜蔬菜、水果(4:1)。多饮水,最好饮绿茶。少吃冷食、油炸、过甜或过咸的食品。

  减少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以有效消除疲劳,使人体产生新的活力,使心情愉快,还是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要劳逸结合,不熬夜,不透支睡眠,争取天天睡个好觉。

  个人卫生:外出回来先洗手,再洗洗鼻孔。不可用脏手揉眼睛、挖鼻孔、摸脸面,打喷嚏要避人,要用手帕掩住口鼻,还要少去封闭环境的公共场所活动,以减少感染机会。

  注射疫苗:据报道,接种过流感疫苗的人群其流感发病率只有4.8%,而未接种过的人群其发病率却高达17.4%。由于疫苗含有与当年流行的流感病毒一致的毒株抗原,从而能有效预防流感。

  隔离意识:预防流感的传播要树立一种“隔离意识”,得流感后不提倡“带病工作”,而医生也应积极地说服流感患者在家治疗休息,以免延误病情,引发并发症。“家居隔离”一周左右是预防流感传播的可行办法。

  有平常心:对流感的预防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冬春季注意防流感,就像夏季注意防腹泻一样,决不要有心理上的恐慌,更不要认为种了疫苗就万事大吉,正确的做法是沉着应对,从日常生活细节小事做起。

  及时就医: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确定感染物类型,以便明确诊断,对症下药,然后按照医嘱服药两到三天,如果效果不明显,再到医院进行复查。尽量不要频繁出入医院,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自我护理:治疗感冒的良方是休息。所以感冒伴有发烧症状时最好卧床,避免劳累,多喝白开水,多吃水果、蔬菜,加大维生素C的摄取量,饮食宜清淡,以减少肠胃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