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济学人,我常常对某些经济学家的说法十分不解与愕然。近日,国内某些擅长预言宏观经济走势的知名经济学家们说,消费物价指数CPI将有望逐步走低,而另一方面更大的噪声来自以下的消息: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发布的近期大中城市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情况(以下简称变动情况)显示,与3月份相比,今年4月份居民住宅价格、医疗收费、管道煤气和自来水价格、花生油、豆油、鸡蛋等食品价格,以及钢材、化肥等22种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仍在上涨。
新华网北京5月10日电(记者刘铮 张旭东)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的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未来价格上行风险依然存在,价格走势值得关注。
近期,猪肉价格暴涨已成为各地市民热议的话题,济南、南京等多地的猪肉价格已达历史最高点。农业部网站消息称,进入五月因为猪源紧张,多数省区市猪肉价格同比大幅上涨,而猪肉价格上涨也拉动其他肉类产品价格的波动。
猪肉价格上涨带动肉蛋禽类产品全线上涨。
看来即使有关物价检测部门都已明确提出物价上涨的隐忧,而且调查数据确凿的情况下,我们的有些经济学家似乎还睡在梦中。是梦话还是帮助政府稳定民众情绪?
此前一直被人诟病的CPI计算方法忽略了地产价格这一重要统计对象,导致房地产即使猛涨也不影响CPI一直保持足够漂亮的低数值。但稍有常识者都应该知道,这里列出的22种日常生活商品无疑都是计算CPI的重权项目,这些商品价格上涨无疑会带动物价指数上涨。
我实在是不明白,这世界到底是变化太快,还是某些人对变化视而不见呢?